第三五三章 送我一个城市吧

第三五三章 送我一个城市吧

古地的太平洋方面军,是从宾松、丰桥和尾鹫一带登陆的。他们的任务是从名古屋一带横向切断日本本州岛,阻止西面日军向东京增援,并积极向东京运动。从三个登陆点登陆的分别是新7军、新21军和第4军,从一开始,古地就打算用最猛烈的攻势,瓦解日军的抵抗。而他们面对的,则是日军中仍然非常精锐的近卫第2师团、第9师团和第155师团。

袁维绪离开古地到总参任职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当她再次站在古地的身边,帮他处理各种前方送来的战报,分析战局和给他对策建议的时候,她就像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样,一切都那么的熟悉和自然。其实她在古地身边做事是属于“不务正业”,因为她真正的职务和工作是负责处理与盟军的联络交流等事宜。

而古地,在袁维绪不在身边的那一阵子,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由100军军长提升为他的方面军参谋长的陈安平上将在参谋业务上做得也是相当不错的,他就算没有什么特别的计谋,但是以他的慎重和稳定,也从来不会让部队吃什么不该吃的亏。不过,陈安平再好,会有老婆好么?打得高兴的时候,他能对他说点什么流氓的话吗?打得郁闷的时候,他能猛然把他一把拉到个角落里,狠狠的亲一个然后另想办法?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何况他们在一起那么多年,那份心灵的相知相通,又岂是别的人可以代替的?

就是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们,也更喜欢袁维绪留在这里,不为别的,有个绝世倾城的美女看着,不比看着陈参谋长那张没有什么特色,又喜欢板着的脸好看多了?至于袁维绪的业务水平,那就更不用说了。

仗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日本人虽然在负隅顽抗,但是整体的作战水平,显然是比不上战争之初。不要说现在的日军严重缺乏战斗经验丰富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就是天皇御亲兵近卫师团,也存在缺员、缺物等所有不利于战斗的因素。

最新成功登陆的是林森的新21军。登陆之前,美军的舰炮和航空炸弹将数以吨记的各类钢铁不计成本的砸向了日军的滩头阵地。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人的慷慨大方后面,是他们还停留在各种大小军舰里还没有登陆的士兵。

袁维绪发现凌杳的旧部在作战风格上和古地200师出来的部队有些不同,200师出来的部队,都有点流氓,打起仗来是什么招数都要用上的,像他们抓了俘虏,照样会学日本人的样子,把这些俘虏赶在前面当炮灰。缴获的任何日本人的非常规武器,都会照单给他们送回去,才不管它是毒气弹还是细菌弹呢,国际公约对他们来说,就是他妈的扯淡。用火焰喷射器的时候,他们最乐于看到的,就是日本鬼子被活活烧成烤猪,谁要是这时候补上一枪,绝对会挨上老兵一个耳刮子。

凌杳带出来的部队作战风格十分的硬朗,敢打,也能打,而且打起来的时候喜欢一声不吭,憋着一股气恶狠狠的打,尤其是在拼刺刀的时候。这使他们在作战时给人的感觉非常森冷,就像一把锋利得可以割开空气的尖刀。在作战技巧上,凌杳的旧部比较讲究小团队的组合与配合,机枪和步枪的火力搭配堪称天衣无缝。也许是早期在第4军的时候弹药并不算很充足,打起仗来,也比较节约子弹,不像200师出来的部队那样大手大脚的,讲究的是射击的精准度。甚至,直到这个时候,弹药已经不再是问题了,还有一些老兵背着大刀片子,肉搏的时候,那大刀舞得好像一朵花似的,看着都过瘾。

虽然美军砸铁活动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新21军登陆战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倒真还是靠着古老的大刀片砸开的。这对于跟随在新21军的美军顾问看来,真是难以理解,可事实就是这样的。

新21军在尾鹫登陆,守卫在这里的是日军还算战力强悍的第9师团。说是强悍,其实比起早期的第9师团,现在的这支日军部队还是差多了。很多兵都是少年兵,或者老年兵,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地堡群,虽然在美军火炮飞机的不断轰炸下,阵线仍然保持得很不错。新21军的推进十分平稳,逐层用强大的火力拔掉日军的各个据点。但是在最重要的一条阵线上,日本人打得也十分的顽强。

这些士兵似乎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甘愿为天皇“玉碎”。人在这样的心境下,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确实是难以估计的。即使面对新21军士兵近距离的机枪扫射和火焰喷射器的烈焰,他们也依然宁死不退。亲上前沿的新21军军长林森眼睛一红,牙齿一咬,就下令老兵们抽出被美军讥笑为原始社会武器的大刀片,也不吹冲锋号,一个个咬着牙,瞪着眼,闷声不响的就冲上了阵地。

凌杳的旧部在肉搏战时是从来不吹冲锋号,也不喊不叫的,要的就是一种森冷的爆发。肉搏战对日军来说本来也是必修的战斗科目,虽然新兵和老年兵较多,但是日本人在幼儿时期,就开始接受各种变态的准军事训练了。所以,肉搏战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熟悉的。可是,新21军的老兵那雪光飞舞的大刀片,带着一种冰冷的死亡的气息,阴沉沉的气氛中,只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日军头颅被大刀剁下来,又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新21军士兵死在日军的刺刀下。他们依然那么沉闷阴冷的厮杀着,以野蛮和残忍为生存准则的日本士兵,却很快就崩溃了。

这种崩溃是心理上的,那些滚落的人头,那些纷飞的刀光,那写森冷的目光和面孔,终于让他们那种为天皇“玉碎”的勇武和无畏瞬间崩溃。心理的崩溃,比阵地的崩溃更为可怕。很快,新21军就杀开了一条血口,将第9师团切成了首尾不能兼顾的两段。后继部队迅速的登陆跟上,在第2军的配合下,新21军第一个建立了一个登陆场。紧跟着,大量的美军和美军的坦克部队也跟了上来。

而差不多也就是在新21军突破日军阵地之后两个小时,在宾松,新7军也突破了日军的阵线。新7军打的是东京来的近卫第2师团,兵员比第9师团整齐得多,有火炮,也有约40辆日本最新的“四式”坦克。新7军也不差,他们的第5装甲师装备了近百辆美式M4“谢尔曼”坦克和更多的轻重型装甲车。

由于滨松海滩较为宽阔,日军虽然早就布下了大量的反坦克障碍,但是在大量的炮火打击下,登陆的工兵花了一点时间,总算顺利的清除了大多数反坦克障碍。于是第5装甲师和日军的近卫坦克旅团就在滩头展开了日本自明治建军以来最后的一场坦克战。

“四式”坦克可以说是专门针对美军的M4坦克设计和建造的,加厚了正面装甲和火炮的口径即穿甲能力。可是,“四式”坦克还没有来得及经过实战检验,而其,由于海运被切断,本身就缺乏资源的日本根本无法按照原有的图纸进行生产。他这几十辆“四式”坦克真正达到设计标准的,几乎就没有。

滨松海滩坦克战对于日本陆军战史来说,是极其惨淡的。很多日本的史学家都尽力的想避开这一段,可惜,避无可避的是,近卫坦克旅团被全歼,新7军的第5装甲师却损失极小这个事实。准确的说,“四式”坦克在一交火,就出现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在没有能实质性的解决装甲问题的同时,日本坦克原有的机动能力的优势也丧失了。新7军第5装甲师的迟滞和损失,绝大多数还是在滩头的反坦克障碍上。

1月10日黄昏。密集的枪炮声中,古地和袁维绪登上了日本本州岛的土地。

“看起来,我是没地方shopping了。”袁维绪想着自己到了日本,将要面对的不是那种繁华的现代都市与购物天堂,嘿嘿的笑了一下,对古地说:“老公啊,既然你不用陪我逛街,买个城市给我好不好?嗯,我要仙台。那是迅哥呆过的地方,有名人效应。”

“买?”古地鄙视的看了她一眼,说:“老子没钱,不过老子可以给你打下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穿越之铁血抗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穿越之铁血抗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五三章 送我一个城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