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南小镇
故事开始于这样的一个小镇:几座不大却连在一起的山横在西北,山脚下开始到镇子前,是一片翠绿的林子,林子前一座小庙,小庙墙体斑驳,有些破败。庙前一条小路,在杂草中歪歪扭扭地通到镇上。
镇子不大,西边到东边,三四十户人家而已。何立跟着学堂先生去过一趟北边的芴石镇后,就回来对着父亲小声嘟嚷说,人家那个才叫镇,我们这个应该叫村,别人镇上的学堂里,几百号学生呢,我们才十几个。
没见过世面,你懂什么。当时的老何一边说着,一边头也不回地继续忙活手头的木活计,隔了一小会儿,他停下手来,吸吧了下嘴上的烟袋,又似乎自言自语地说道,村长改的名,改了他就叫镇长,不改他还是个村长。
何立听了一愣一愣的,他不是不明白村长为啥改名,而是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说他没见过世面,为什么会认为他不懂,这个很难懂吗,这个就叫世面吗?
何立今年十二岁,个头不高,比一般同龄的孩子要矮上半个头。何立七岁那年,母亲就因为一种大脖子病不治去世了,这种病在山南镇这样多山的地方很常见,但谁也不知道原因,请了芴石镇上的大夫来看也束手无策。在何立七岁前的印象中,母亲总是忍着脖子上的疼痛,在家忙着忙那,她做的饭菜很香。每当家家炊烟的时候,她的声音哑,不能像别人家的娘那样站村口喊各自孩子回家吃饭,但是何立却总是能在吃饭时间准时赶回来,因为母亲做的饭菜确实很香,多远他都能闻得到。
母亲去世办丧事的时候,何立出乎意料地没有哭,他只记得当时弱小的自己独自站在堂屋门口,静静地看着邻里乡亲忙进忙出,初秋的风吹来,虽然身上披着厚厚的麻衣,何立却觉得特别的冷,冷中,有着一股说不出的孤独。
可能是因为家里只剩下两个男人的缘故,何立跟父亲的话特别少,一整天都难得说上个三五句,而且都是吃饭上学这样无关紧要的话。不过,何立知道,父亲虽然表面上一脸严肃,仿佛对自己爱理不理的,但心里面却关心得紧,他曾经私下做了一对桦木靠椅送给学堂先生,叮嘱先生在学堂多多照顾何立。
何立第一次要去学堂的时候,老何把他叫到了跟前,一本正经地跟他说了一大番话,谈这个家的家境,谈他的愿望,谈何立以后要走的路。老何的意思是,虽然他自己没念过书,但知道读书是最好的出路,是走出这个小镇最好的办法,他可不希望何立将来子承父业,学他的手艺,做一个木匠。
可惜,不知道为什么,何立虽然不想做一个木匠,可也不怎么喜欢读书。严格来说,也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不喜欢读学堂老先生教的那些诗书礼义。何立喜欢看书,但他喜欢看的,是一些传奇志异、章回评书,喜欢书里面讲的那些仙侠斩妖除魔的故事,喜欢书里那些关于山河地理的知识。
很明显,这些书对何立在学堂的功课没有什么帮助。刚开始,凭着自身的聪颖,加上答应过父亲的努力劲头,何立的功课非常好,还跟着老先生去了一趟芴石镇,参加了镇上的会考,俗称童生试,结果名列前茅,老先生得了奖品,听说是很贵的一套笔砚。回来后的老先生眉开眼笑,特地吩咐老伴杀了只鸡,请了何立父子俩吃了顿饭。
那一阵子,老何脸上的笑容多了很多,人也仿佛更有精神了,走起路来腰板直了不少,逢人就谈论自己的儿子。
但是,毕竟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久而久之,何立就坚持不下来了,功课也就一落千丈。为此,老何没少黑下脸来,有几次看见何立偷偷看那些“乱七八糟”的小说,老何脾气发作起来,往往当场把小说书撕了个粉碎,反手拿起扫把就打。
渐渐地,家里的扫把也打断了好几根了,老何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有一次打完后,看着揉着双腿疼得流泪的小何立,他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但从那以后就没再打过何立了。只不过,往后何立再看到父亲时,总是能感觉到从父亲的眼睛里流露出的失望。
小何立早熟得很,老何总认为何立这也不懂,那也不懂,但其实,何立只不过是个头矮小了些而已,很多事情、很多道理,他都是明白的。
这点,除了何立天生聪颖之外,恐怕还要得益于他爱看杂书的癖好了。
何立不是不明白什么路才是正确的,不是不明白要怎么做才能让父亲开心,他也知道,只要自己肯整天埋头于那些诗书经卷之中,长大后考个秀才,做个官回来光宗耀祖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不管怎么强迫自己,他都在学堂坚持不了多久。
也许,也就是命吧。
此时,何立正躺在山脚的这个小庙中,手里正拿着一本残破的线装书,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这个小庙是最常见的那种格式,朝南,白墙青瓦,红漆木窗,庙外还有半圈围墙,庙堂内除了香台之外,就只有五六个身位的空地了。自从云顶观在芴石镇上设了分庙后,这个小庙本来不多的香火就断了,大部分地方都已破败不堪,甚至连香炉也不见了,早就不知道被哪个人偷去换酒钱了。
所幸的是,蒲团还在,而且柔软非常,把蒲团垫在屁股下,靠着香台看书,是何立每天下午最惬意的时候。
何立正津津有味地看到紧要之处时,却被庙外一声大喊吓了一跳:
“何立!”喊声未落,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就出现在了庙门口,见到何立,哈哈一笑,身手敏捷地跳到何立身边,挤在蒲团上坐下,咧嘴道:“我就知道你在这儿!”
“晕死,以后别叫这么大声。”何立皱着眉头,挪动了开来让少年一起坐,表情上却老大不情愿。
“又被我吓到了吗?”少年说道:“看你在看什么,哇,又是这本,你不是看过了吗?”
何立抬起头,白了少年一眼,口气很是无奈:“我再看一遍不行吗,叫你跟我去芴石镇一趟,你又不跟我去。”
“我很忙嘛。”少年露出了一幅很无辜的神情。
何立瞪圆了眼睛看了少年一会儿,似乎终于被他的厚脸皮打败了,拿起书起身走到另一边坐下,低头看书不再理少年。
何立知道,少年并不忙,现在世道不太平,养猪的人少了,猪肉涨价,少年老爹是卖猪肉的,算是这山南镇数一数二的富户了,他小公子一个,有什么好忙的。
少年的名字很是怪异,按理说,他应该叫黄继定,因为他姓黄,名继定,可是……如果有人真的这么叫他,他肯定会跟你急,哪怕是跟他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何立也不例外,因为他说,他们家族祖上是做过皇帝的,传下来的祖训是必须叫族名。这一带的住户大多是因为战乱移民过来的,为了敬先法祖,叫族名也并无不可,比如何家是从北边的庐江郡迁来的,可以叫做庐江郡何氏六世名立。可是,要叫黄继定的族名可就麻烦了,因为他族名叫:
姒武一世祖传姒氏六世河西原周氏十一世周武国帝传三世迁平川黄氏五世迁山南二世字继名定
这让人怎么叫?
据说他们家刚迁来的时候,这个怪祖训让小镇的人头疼不已,叫名字你要拼命,叫族名咱又记不住,就算记住了也太……太那个……不过人们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法,那就是,少年老爹不是杀猪的吗?就叫“那杀猪的”,儿子就叫“老爹杀猪的”或“杀猪家的小子”。
少年家勉强接受这个称呼方法,就在此地定居了下来。但别人那么叫,何立却认为不太文雅,作为小镇上为数不多上了几年学堂的人,何立给少年另外取了个外号,叫“名字很长”,少年很喜欢这个外号,也很喜欢知道很多神奇的事情、能给他讲故事的何立,于是两个人就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名字很长知道何立每天下午都会来这个小庙看书,他也会经常跑过来磨着何立给他讲故事,最喜欢听的,就是那神仙剑侠斩妖除魔的故事。
“你快给我说说,后来那个徐道士怎么样了?有没杀死那会飞的蜈蚣??”见到何立依然在看昨天看的那本书,名字很长兴致盈然地又凑了过来。
“不知道,就写到了那儿,后面没有了。”何立一脸遗憾。
“啊?”名字很长一脸惊讶:“没有了?什么意思,难道太监了?”
“不是,”何立摇了摇头,指了指手上线装书的封面,说道:“你看。”
封面上虽然污迹斑斑,但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书名《某某某封魔录》下面,还有个括号,括号里是一个正楷小字:“上”。
名字很长看了后,一脸的失望,不解地说道:“那你还看个什么劲?”
何立模仿老者摸胡须的样子摸了摸下巴,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说道:“我在研究。”
名字很长忍不住笑了起来,大声说道:“好啦好啦,明天我们一起坐李叔的马车去镇上换书去,书钱还是我出,不过,你可得多给我讲讲,这本书我看不错。”
名字很长跟何立上的是同一个学堂,他自然也认识字,不过,他却天生对看书没什么兴趣,但又喜欢听故事,特别是这些神魔志异小说,更特别喜欢听何立说故事,据他说,何立说故事时那添油加醋的精彩劲,简直比芴石镇上那醉香楼说书的老头还厉害,那可是要五串铜钱才能听一次的啊。
所以,两人一直就是这么搭伙的,名字很长出钱,何立看书,看完了书要讲故事给名字很长听。
被名字很长这么一打扰,何立似乎也觉得手上的书没了意思,靠在了墙上,望着窗外的蓝天,跟名字很长聊起天来。
“名字很长,你说,我们长大了要做什么呢?”
名字很长一脸憧憬:“我嘛,我不是个读书的料,又不想跟老爹去杀猪,所以就只好先去那云顶观上学一身武艺,然后再下山行侠仗义,杀妖除魔,云游四方,最后带个倾国倾城的神仙美女回来,隐居山林,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嘿嘿,嘿嘿。”
毕竟正是处在一生中心气最高的年纪,名字很长说着说着,竟有些手舞足蹈起来。
何立看着名字很长那一脸的邪笑,心想,这哪里是“只好去”,分明是“肯定去”云顶观上学艺了。不知道是不是家里卖猪肉的原因,名字很长的身体比何立强壮多了,人也高出了大半个头,要说学点武艺,倒是块好材料。
“什么行侠仗义,杀妖除魔,我看哪,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会飞剑的神仙,云顶观上,不过是一些会武艺的道士罢了。”何立看着手中的线装书,怔怔说道。
“胡说,李叔可是跟我发了誓的,他上次真的在路上看到天上飞过一个人,那人就踩着一把剑!”
“就算有,你怎么知道那就是神仙呢?”
名字很长转过脸来看着何立,疑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真有这些神仙的话,那为什么你爹还要躲来我们这里呢,打仗丢掉那么多人命,难道这些神仙就都不管一下吗?如果他们不管,那他们跟妖魔鬼怪有什么区别啊。”
“这……”名字很长一时无语,没能反应过来。
“说得好,说得好啊。”庙外突然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跟何立以前听到的其他老人声音完全不同,这个声音说不出的古朴,说不出的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