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大战匈奴
第一百五十章大战匈奴
在战场上,通常新兵和老兵的阵亡比率是十几比一,但是一小队兵里面有两三个是精锐老兵作为中坚就能够大大降低新兵的伤亡率,提高了战场的生存能力。将领们长期带领同一支军队,不但将领熟悉士兵,士兵们也熟悉将领,热爱将领。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每支部队都是风格迥异。孙敦铁骑兵勇往直前所向无敌,沉着果敢。陆抗弓骑兵行动迅捷如同奔雷,什么行动,吃饭、睡觉、集合的速度都比别的部队快几分,士兵们都透着几分灵气。近卫骑兵高傲骁勇,锐气十足,轻易不肯服人,这支部队的个人战斗力极强,几乎个个都可以比得上一般的将领。陆成带兵,对待士兵亲若父子,士兵感恩戴德,全军上下一心如铜墙铁壁一般,无法一一尽述。
正当我军进军途中,忽然一群不整不齐的匈奴军猛地向我军冲来,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队伍并不密集,可能是为了要躲避火力打击的缘故。今天排在最前面的是孙暾装甲步兵,孙暾横着他让人看着毛骨悚然的狼牙钢棒带着一群亲兵骑马排在队伍的前排最中央,孙暾部队一色的大刀和腰刀,青色战袍排了三排,个个身材高大威武,身高都在一米七以上(这时候一米七就已经相当高了,此时的欧洲人也不比亚洲人高,主要是营养跟不上,用后代的标准来看,这时候的人除了贵族个个都营养不良)后面的则是密密麻麻的弓弩手。看到有人出来,孙暾大喝一声,他的部下跟着一声暴喝,在战场上如同炸雷一般。
看到阴森森的刀林,很多匈奴军士兵吓破了胆,动作开始犹豫起来,为首的匈奴军将领骑着一匹棕色西凉马,看样子竟是西凉军培育的,只不过是一般骏马而已,大概是某一匹外卖的纯血马在外面留下的杂种马。帝国对马政极其重视,对纯血马的配种要求很高,因此虽然是杂种马,依然堪称骏马。外卖的纯血马自然都是马场里面最差的几匹,也就是被淘汰的次品,真正的好马还是要留下来继续筛选培育。
匈奴军将领手中晃动着大刀似乎要向孙暾冲过去,等一等!我似乎看到那大刀闪着精光,这一件兵器恐怕也是帝国出品,不然不会有这么光亮,居然拿着帝国刀骑着帝国马来砍帝国人,这人也太不自量力了吧。果然只听的“咣啷”一声,刀砍在狼牙棒上立刻就崩断了,那刀是外强中干,外面看着光亮,里面却是凡铁,匈奴军武将猛地缩头,狼牙棒带着巨大的风声从他头上掠过,刚刚从他头盔上的缨络扫过。
看着那在手里的刀柄发愣了半秒钟,那厮赶紧往回跑。孙暾也没有追,只是哈哈大笑。跟在对方将领后面的敌人士兵也都逃散了,除了二十来个被零星射死的倒霉鬼之外,敌人的这次出击基本上没有和我军发生正面接触,也没有造成我军的任何伤亡。
我在军阵后面也笑得不可开交,也不知道国内的哪个作坊这么缺德,竟卖残次品给匈奴,那把刀显然是经过了一番打磨的,但材料却是普普通通的农用钢,这个铁匠作坊以次充好卖给匈奴人也就罢了,若是卖给我帝**还了得?但若要查一查那把刀的出处,似乎又不太可能,总不能揪住敌人的将领问那刀是从哪里来的吧。
“我们兵士的兵器也会那样容易断吗?”我皱着眉头找来程昱,孙斌却道:“应该不会,我军军官兵器多出自陆家堡,兵士的兵器也是拿了钱自己订造的,谁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所以用铁唯恐不强,用工唯恐不多,质量都还不错。”
“我们的兵器是士兵们自己订造的吗?”听到孙斌这样说我倒是吃了一惊,程昱却道:“以前不是,以前都是官中出钱,后来很有一些士兵退役想要保存自己的兵器,便用钱赎买,士兵们宁愿投军之后在新兵营出多几倍钱订造自己中意的兵器,也不要官中配给的,因此这也就成了惯例。”
我却说:“如此一来,士兵的兵器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制式,这不太好。”
“是统一重要呢?还是命重要?”孙斌反问道。我顿时语塞,好一会儿才说:“那么那些订做不起兵器的,还是要配给他。”
“是,都有配。”孙斌回答说。
“这还差不多。”一想到配给的兵器一定不如士兵们自己用的好,心里面也爽起来。近来国内兵器铺水平节节上升,一方面是因为冶金业的发展,材料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打铁的技术和理论越来越成熟,打铁的规模和技艺也大有进步,兵器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提高了,一些着名的铁匠也同时成了设计师,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这种铁匠往往都发了财。有市场需要就会有进步,就会有竞争,所以这个事情也是好事。
就像欧洲人和日本人一样一样,其实武士们都喜欢收藏自己用过的兵器,中国人也不例外,我军的将士们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对于士兵来说,武器就是战友,所以一定要好好选择,好好保存。一些我手下的大将们也开始换装或者收买名贵兵器作为收藏,总的来说,自然是陆家堡出产的兵器卖得最好,但我估计要不了多久民间的冶金技术就能够追上来,到时候我也没办法靠这个赚钱了。虽然不能赚钱,我还是乐见其成。那一点蝇头小利,勉强做做零用,放弃了也就放弃了。
但匈奴显然成了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受害者。因为骗取匈奴人的钱并不会受到国内的什么舆论谴责,也不会损害太大的信誉,因此商人的那种逐利性表现了出来,哪怕成本能省一个钱的他们也要省,工序能少一步一步就少一步,一切以赚取最大的利润为目的,所以卖到匈奴的兵器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就是缺斤短两,至于人家买了之后会不会用能不能用他们才不管,反正匈奴看起来也不像是能够维持很久的。甚至一些儒生会跑到给匈奴制造兵器的帝国作坊里,以大义相责,让他们不要卖给匈奴兵器,这种情况下谁会给匈奴留面子呢?大家又素来知道我和匈奴不合:我消灭了乌丸而匈奴收留了乌丸大王,因此在这个假冒伪劣的事情上帝国的铁匠和商人们都是毫不客气、理直气壮的。
经过了这么一次毫无体面的出击,匈奴军渐渐地没了脾气,陆宏凑上来跟我说:“刚刚那个冲出来的武将,好像是匈奴的右贤王,他怎么还没有离开匈奴呢?”
我回忆了一下,那人怎么不是右贤王?想不到他对匈奴如此忠诚,不过他怎么用起假冒伪劣的帝国长刀来了?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人,我心里想。
新发明的火油弹毕竟有限,而且长途运输不易,放了好大一片火之后今天准备的用量耗尽了,所有的投石车开始使用大石头一起乱打,我的投石车力量很大,可以一次投一堆石头,也不管它们能扔到哪里,准不准,总之只要不是在自己人的头上就行了。这样一轮又一轮霹雳啪嚓的乱打,居然也打得十分热闹,匈奴军军营里面闹哄哄的,远远地已经分不清是哭爹还是喊娘了。
看到我军这么好的形势,军队却非常沉得住气,我的士兵都是职业军人,冷峻而且沉着,就连孙暾那样的杀人魔王也没有暴跳起来冲出去,而是大军排成坚强的方阵缓缓压上去。被烧毁的寨门乌漆抹黑地“噼啪”作响,各种车辆、物资横七竖八倒在军营里,倒是躺倒在地上的匈奴军士兵尸体却不多,偶尔能看到几个在地上躺着呻吟的,大都是被石头打断了骨头的。
前锋部队穿过了匈奴军的寨门,我们中军也缓缓起身。庞大的投石车虽然威力大,但移动却很不便,需要拆除和打包,用的时候重新组装。吕岱的工兵忙得热火朝天,也不理会从他们身边源源不断向前进击的大军,只顾干他们的活。我策马从一座投石车边上经过,仰头看看投石车,总有五米多高,我骑在火云上也不过只有投石车一半那么高。
前锋几万人冲进了匈奴军的营寨,一些后勤兵填掉了匈奴军的壕沟,只用了不超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干完了,用小钢铲填壕沟比袁军挖出来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我中军骑兵基本上没有停顿就冲进去了,一些骑兵将领开始在营中肆意砍杀起来,但匈奴军密度极大,骑兵冲不动,倒不如步兵们杀得痛快。孙暾、陆成、孙斌等人杀得痛快淋漓、兴高采烈。军人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战场上,离开了战场,军人也就不是军人了。在帝**人和科学家的地位相当于贵族,高级将领和大学者的地位相当于大贵族大官僚,非常受人尊敬。我军兵器犀利,军阵严密,经过了很好的训练,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劈杀匈奴兵。从马上看去,地上到处都是匈奴兵肢体和尸首,还有一些我军精良的大刀长矛扔在路边,刃上满是缺口,需要打磨修理。大部分兵器上都有名字或者符号,标明了主人的身份姓名,孙暾部队扔掉的兵器最多,有一半人的大刀砍得接近报废,都换成了腰刀继续砍杀。这些兵器虽然被扔掉,战后却是要重新收集的,并不会丢失。这年头铁器很贵重,就算是匈奴军的兵器也要搜集起来打造器物,不能轻易扔掉。铁器比铜器贵,铜可以铸钱,也就是说实际上铁比钱还贵,一斤铁绝对能换一斤以上的铜钱。
乒乒乓乓,战斗打到中午,我们中军部队还没有接触到敌人,匈奴军就溃退了,大群大群的匈奴兵开始向西逃窜,各骑兵部队开始发挥威力。到傍晚时分,我军已击溃匈奴军,深夜战斗结束,主战场清点完毕,在以赵信城为中心的方圆五十里的地区里面共杀死了匈奴军官兵七万八千多人,俘虏十五万多人,徐盛等人还在继续追歼敌军。但因为战斗了一天,大家体力基本耗尽的缘故,恐怕未必能持续追击很久。因为还有孙敦、孙斌正在敌人溃逃路线的前面,所以战果还将迅速扩大。以二十万对三十二万,能以不到三千人的伤亡取得完胜,这次胜利是巨大的。
连夜把匈奴军俘虏登记编组,分配给地方守备部队看押起来,我下令中央军步兵迅速集结南下,一路上少量补充战略预备队新兵,同时骑兵部队则要和孙斌和孙敦各部队配合继续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