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夜谋
在一阵树枝折断的噼叭声中,她翻滚着从树上摔落下来,重重地摔在地面上。
她有一阵短暂的昏迷,但很快醒来。
她心中的求生欲望命令她醒来。她浑身疼痛无比,衣服和脸均已划破。她挣扎着站起来,握紧拳头全身用力,强迫全身的骨骼和肌肉恢复到正常。
她辨别一下方向,就向黑暗的山林中快步走去,眨眼间就消失了!
1-7
苏少卿出逃,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被逐级上报到中共中央社会部,并引起几位高层领导的震怒。
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有数封电报从中央社会部发出。
一封电报发给华北局山西前指,责令他们火速、就近派出小部队,化装在附近的山林中秘密搜索;
一封电报发给中共运城地委,责令其火速调集永济、运城、夏县、垣曲等县的游击队,立即进山搜索,并在所有可能的道路上设伏拦截。
电报中也强调了,这是秘密行动。
还有一封电报发给华北局敌工部,要求他们动用一些特殊力量,在可能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或交通要道堵截,抓捕这个叫苏少卿的女人。
这些特殊力量包括,潜伏于国民党山西省党部、省警察厅、国军第十九军内的地下党员,要求他们以各自最可能的方式,探听并寻找这个女人!
但是,五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没有这个女人的任何消息!
这个名叫苏少卿的女人,在将近六个月被监禁期间,有充足的时间考虑一切可能性。她是一名经过严格训练的军统特工,在逃亡期间,尤其机警。
十天后,中央社会部最后一封电报发往南京。
这封电报紧急命令一名代号为“鱼刺”的中共特工立刻撤退。因为这个“鱼刺”的安全,关系到另一个大人物的安全!
但是,迟了一步!
南京地下党组织给中央社会部的报告中称,“鱼刺”于前一日,已和组织断了联系,目前情况不明!
中央社会部的几位高层,紧急磋商,并立即采取了一些非常措施,希望能创造出一些条件,同时也希望出现一点奇迹,能使“鱼刺”在险中求生。
他们最最担心的,是隐藏在“鱼刺”身后,一个代号叫“槐树”的人,希望能保住这个人!
事情到了这一步,几位高层领导恨得咬牙切齿,怒斥警卫工作失职!
那位负责警卫的解放军连长的下场是什么,已不言而喻。
他被撤职,被开除党籍,被关禁闭一个月!万幸的是,他保住了军籍。毕竟,这是在战争期间。从此,他一直就是一个兵,永不任用!
那个逃亡的苏少卿,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九年后,那位原来的连长意外地,再次见到这个女人时,他是个什么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此是后话,后话不提。
1-8
中条山的风,一年吹到终。这是民谣,谓其长。
中条山的风还猛,猛烈到何种程度?中条山北麓,河东盐池湖畔的民房,竟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南朝北的,以躲避中条山里吹来的南风,可见其猛烈!
苏少卿在黑暗的山林里,也在呼啸的山风里,摸索前行,并尽可能地加快速度。
她知道,那位连长在找到她垂下悬崖的地点后,会很快派他的战士绕路下山。他们不会再寻找她落脚的地点,而是绕行到她可能去的方向,在她的前方堵截她。
问题是,她会向哪个方向逃呢?这是那位连长心中的疑问!
苏少卿每至夜晚,独自一人时,对这个问题,至少也思考了两个月!
她是国军第十三军统调处上尉军官。更俗一点的说法,她是一名军统特工。
显然,解放军知道她的身份和职务,审问她的时候,也只是为了确认一下。
她可以肯定,解放军盯上她,非止一日!
1-9
一九四七年三月,也就是整整一年前,国防部保密局在北平站组织了一个高级特种人员训练班。所谓高级特种人员,就是指特工,高级特工。
她经第十三军统调处推荐,并受审查合格,进入这个高级特种人员训练班学习。学期六个月。
学习期间,保密局本部二处处长叶公瑾,受聘来训练班讲课,并为他自己的处,挑选合适人员。在两百多名学员中,他只选定了苏少卿。
叶公瑾穿呢制军服,少将军衔,说话时,语气和表情都温和而持重。
叶公瑾微笑地告诉她,你毕业之后,可来南京局本部报到,在行动二处工作,并将授予她少校军衔。
她也微笑敬礼,说:“多谢叶处长栽培。”
她的大好前途,就这么定下来了。
一九四七年九月,她毕业后返回第十三军办理调动手续。
之后,她先回山西太原,看望独身一人的母亲。九月十六日下午,她告别母亲,乘上火车,沿同蒲路南下,并准备转陇海铁路前往南京。
据她事后的回忆和计算,她失去知觉的时间应该在夜里,大约是在午夜前后。
她怀疑是被那个茶房在她的茶水中下了药!
那么,按此计算,当她被人抬下火车时,火车应该是停在侯马至运城之间的某个车站。她毕竟是山西人,对山西的地理环境和铁路交通比较熟悉。
1-10
她从昏睡中醒来的时候还是在夜里。但她不知道是当天夜里,还是第二天夜里。
这使她在事后回想时,无法计算路程,也难以确定逃跑方向。
她当时正躺在一辆缓缓行走的马车上。她首先看见的,是一名穿着军装的女人。不是国军军装。那么,劫持她的就是共军了!
此时,女军人手里提着一支短枪,正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她。
看见她想坐起来,便伸手压在她的肩膀上。但她还是一抡手臂坐了起来。女军人并没有再阻拦,而是把手中的枪缩回到腰间,并稍稍抬起枪口。
其实,她什么也看不见,那是在夜里。
她隐隐约约的,只看见在马车的前后有一些士兵,静悄悄地走着。车夫并没有坐在车辕上,而是走在前面,用手牵着马笼头。这样,他就不用吆喝了。
天快亮时,队伍悄然进了一个小村庄外面的院落里。
没有拍门声,也没有商谈借房的声音,甚至没有招呼声。所以,一切都是准备好的,只在无声中进行。
女军人一直守在她的身边,无论是行进、休息、还是住宿,都在她的身边,甚至连眼睛都很少离开她。
上厕所的时候,女军人就站在她的身边,并且,看着她。
她毫无机会。因为她还知道,此时就有两个士兵站在厕所外面。
睡觉的时候,女军人一定会睡觉的。苏少卿可以在马车上睡。马车摇晃着,很舒服。女军人却不能睡,要时刻盯着她。
女军人只能在白天住宿时睡几个小时。
但这时,就会有两个士兵站在她的身边,并且,注视着她。这个她,自然是苏少卿了。
苏少卿反复在心里计算过。她有能力打倒那个女军人和两个士兵,但她绝逃不出这个小院。外屋和院子里还有更多的士兵!
队伍昼宿夜行,一共走了四天,是她清醒后的四天。然后就进了山。
问题就来了,是哪一座山?
南同蒲路从侯马到运城这一段铁路,周围有三座大山,或者应该叫山脉。
西边是吕梁山,东边是王屋山。如果再往北边算的话,应该叫太行山。南边,则是中条山。
她不知道自己身处于哪一座大山里,就不能策划自己的逃跑路线。要跑也是瞎跑,胜算不大,也与她高级特工的身份和智慧不符!她不会这么干!
1-11
最后提醒她的,并帮助她确定了所在位置的,是风!
她在那个小山村里住了三个月后,才意识到,那山里的风竟没有停止过,并且刮的是南风。进入冬季后,在屋外稍站一会儿,那风,竟会寒彻骨髓。
这是中条山呀!她在心里叫道。
她毕竟是山西人。在山西,甚至在全国,也只有中条山才有这样的风,昼夜不息的南风。
位置确定之后,再要确定的,就是她要往哪个方向跑。
她一直就存着一个疑问:共军为什么要抓她?
她不过是第十三军统调处的一个上尉军官,从不接触任何重大的军事计划或者行动秘密。她即使要到南京保密局任职,那也是以后的事。
此时抓她,有什么用处吗?她完全看不出来。
但从整个抓捕和押送过程来看,策划之精密,行动之谨慎,警戒之严格,都预示着,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重大行动!其中一定有极其特殊的秘密!
苏少卿从未想到,她会被人如此重视!
直到一个月前,她才隐约察觉到,或者说猜测到,此事背后的秘密。
虽然是猜测,但她立刻明白了另外一点:如果她跑了,共军会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她,甚至不惜开枪,打死她!一定会的!
正是基于这一点,选择一个能最大限度确保她逃跑成功的方向,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