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送别与变故

第十二节 送别与变故

第二天一大早,金宝就急急忙忙的跑进张安世的卧室,见他才刚起床,忙帮他打好洗脸水。说道:“指导,沈先生和两位李先生要走,来向你辞行,就在大堂上。”安世一愣,这才记起,自己答应过他们,寿宴一过,就允许他们离开。这一个月之内,张安世几次请求他们留下,可是都被他们婉拒,毕竟读圣贤书的谁愿意做土匪啊。现在寿宴过了,人家自然也要走了。想到自己要收服三个书生都这么难,心中都有点想放弃的想法了,可是想想这个国家的苦难与曲折,自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收拾好心情,安世叹道:“人家还是瞧不起咱们啊,谁叫咱们是土匪呢。”金宝这一个月跟着沈钧生他们也学到了不少,他们要走,心中也是不舍,也跟着叹气。

安世只是沉默了会,突然转头说道:“走,出去送送他们,怎么说人家也是我们的老师,这老师要回家,学生得去送送。金宝,你去准备些礼物,我们怎么能不通礼数啊!”

更衣完毕,安世出了房门,只见沈钧生他们行李已经收拾完毕,正在大厅里,显然已经亟不可待,只等张安世放人。

看到张安世出来,三人忙上前施礼道:“张头领安好!我们以前约定,寿宴完结后放我们走,如今寿宴已经结束,我们也该告辞了,特来辞行!”

安世实在是舍不得他们,挽留道:“三位就不能多留几日吗,这一个月我们可是有什么怠慢?再说,我们的学业刚刚开始,离了你们指导还真不行啊!”

沈钧生他们早就等得急了,要不是有小喽啰跟着,甚至都想不告而别。现在看张安世还是不想放人,李博恭急道:“四当家当初可是答应我们一个月就可以走的,现在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李博安听弟弟说的话有点重,忙行礼道:“舍弟鲁莽,请四当家海涵,只是我们一个月都没回家,也没去长沙读书,恐怕家里父母担忧,还请四当家的放我们离去。”

张安世与三人相处一个月,知道三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自然已经很世不舍,尤其是沈钧生,更是引为知己。但是见三人去意已决,知道纵然自己强留,只怕也会心生芥蒂,尴尬难堪。当下黯然道:“哎,既然三位去意已决,安世又怎敢强留?只是要走也不急于一时,且等我们这些学生为三位老师践行。”

沈钧生他们听张安世答应放他们走,自然不愿再生事端。当下命人备酒布菜,众人心中都有事,也不多饮。早餐过后,张安世命人牵来三头青驴,命人拿了行李,送三人离去。

一行人刚走到乌岭寨山下,却见一群盘着辫子光着上身的汉子吆喝着跑步而来,却正是李顺他们带领弟兄们早操跑步回来。听说三位先生要走,这些很多都跟他们上过课的汉子齐声挽留,听到这些粗鲁却真挚的声音,沈钧生他们也是感动不已,顿生不舍,忙向他们拱手道:“众位兄弟厚意,我等铭记于心,只是今日有事,不得不离开,他日有缘,再与众位痛饮!”声音之中,隐隐有哽咽之音。

张安世见此情形,走到众人面前大喝一声:“全体集合!”只见众人一阵忙碌,片刻之间,布成两个方阵,整整齐齐,站在张安世他们两侧。张安世看着众人说道:“三位先生在我们乌岭寨住了一个月,虽然时间不长,可是却对我们帮助很多,你们中间很多人还跟三位先生上过课,今天三位先生要走啦,全体都有了!立正!敬礼!送先生!”

众汉子唰的一下,右手举到与眉毛齐平,齐声喊道:“送先生!”虽然只有两百多人,然而队伍齐整肃穆,喊声整齐宏大,气势之雄壮,当真如千军万马一般,看的沈钧生三人又是叹服,又是感动,连忙朝大家行礼。

张安世又把三人朝前送了三四里,才停住脚步,命人整理好行李,又取了些盘缠,三人推辞一番也就受了。这才取酒,说道:“那座山前面就是大路,我等身份粗鄙,被人看到可能会引起误会,耽误三位先生前程,不敢再向前相送。三位此去,定然是前程似锦,以后要有用得着之处需要效劳,只管来支应一声,我等自当尽力!来,饮了此杯,祝三位一路顺风!”

众人饮了辞行酒,李氏兄弟自去牵驴,而沈钧生却看了看张安世身后。安世见他似乎有话要说,忙向其他人说道:“你们去帮三位先生整理好行李。”

此时周边只有他们俩,张安世问道:“先生还有何指教?安世洗耳恭听!”

沈钧生小声道:“平之,我知道你非比常人,我在山寨这一个月,观你行事,听你话语,知道你和其他人大不一样。可是你想过没有,抢劫剪径,终究不是长远之策,你想过自己的出路前程没有啊?”

张安世忙躬身行礼道:“先生过奖了,还请先生指点赐教!”

沈钧生小心的说道:“我在山寨,也观察许多,大寨主赵青山贪财吝啬,且受妇人左右,二寨主刘会龙庸碌散漫,三寨主李家台更是好色不堪,只有你宏雅有礼,气度不凡,还望你惜身自爱!言尽于此,还请平之思量。告辞!”

送走了沈钧生他们,张安世让张海李顺他们带队继续操练,自己则把自己关在屋里,吩咐其他人不得打搅,一个人思索着沈钧生的话。

自己的远期目标是推翻满清,统一中国,然后能使中国完成工业化,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可是具体的实行步骤呢?尤其是现在自己能做什么呢?

将来革命的方式和手段可以仿效毛爷爷的,可是当下却很是麻烦。自己根本没有一只像样的军队啊。自己的这只小部队还在用冷兵器呢,这样的一只小队伍,甚至打土豪都不够,毕竟一个村庄要是缠住自己还是很容易的。看样子必须要有一支哪怕是稍微有点规模的部队,自己还是要招兵啊。

想到招兵,张安世又是心烦,自己即使招到人又这么样,总不能叫大家抄扁担上阵吧,要买武器就得要钱,可是山寨的收入大部分被赵青山搜刮了去,自己根本调不动多少钱,几次找赵青山要钱买武器,都被他找借口推掉。没办法,那两口子实在是太吝啬了,张安世实在想不明白,整天对着银子却不花不用,到底是为什么。可是人家找青山毕竟是大寨主,也有彭老七一帮人死忠,张安世还不愿意造反。

“哎,前路难啊!”张安世也实在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自我安慰:总是有办法的,不能急,船到桥头自然直!

寿宴过后,乌岭寨又恢复以往的平静,张安世要么继续带着他的队伍训练,要么就练习写字,要么就读书,他只能大略读懂《孙子兵法》,至于其他书籍,还有好多字不认识。

只过了两日,金宝就急急忙忙的跑过来报告:沈钧生和李氏兄弟出事了!

原来张安世想收服沈钧生和李氏兄弟,把三人掳上山以后,就派人在耒阳和永兴三人的家乡周围散播谣言,说他三人投奔了山贼。开始两家当然不相信,派人和长沙联系,可是长沙并没有三人身影。沿路打听,才听说他二人在乌岭寨一带失踪,两家确定三人是被山贼掳了去,赶紧报官,希望官兵能帮忙找到三人。可是那些官兵要说欺男霸女,一个比一个在行,去打仗却根本不行,再说,这年头大家都这么忙,谁会问三个穷书生的死活啊,况且三人又没功名。报案后官兵不仅不去寻找三人,反而根据谣言,污蔑他们两家勾结山贼,狠狠的敲诈了一番,幸亏官兵还有点良心,不想闹大,没闹出人命。这个时候就看出人情冷暖了,沈钧生读书不向其他人那样只读八股,李氏兄弟能跟沈钧生混在一起,自然也不是死板的书呆子,他三个自然不怎么讨那些老八股的先生们喜欢。这次竟然说他三人与山贼勾结,而且一个月不见人,自然更是不喜。

三人从乌岭寨还没回到家,就被衡阳官府发现,并带回府衙询问。三人谁也说不明白他们这一个月去了哪里。三人都是读书人,正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时候,在山寨里和“山贼”们相处甚欢,临走的时候有事隆重的送别,自然不愿意说乌岭寨的坏话。可是说实话吧,也恐怕很是麻烦,毕竟他们不仅给山贼头子拜寿,还教山贼们读书,这都叫什么事!

沈钧生还沉稳些,李家兄弟尤其是李博恭心思就简单多了,再加上年轻气盛,被那些老世故的人一诈一哄,就把实情抖搂出来,这下好了,真的是和山贼有勾结!

当下衡阳府衙将三人收押,盘缠和驴子早就被衙差搜刮而去,只剩下那几本对衙差们没用的书。衡阳县衙准备几天后将他二人押回耒阳,再做处理。

张安世没想到事情发展成这样,他本来是想让他们三人被人误会,堵死他们的出路,然后等自己有了一定的实力基础,再邀请三人上山,一起反清起义。不想却害的他们三人要受牢狱之苦,还被衙役抢去了自己送给他们的盘缠和驴子,心中又是愧疚又是愤怒,当下说道:“马上通知张海、李顺、李达、余恩来我这里,我们去救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华新远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中华新远图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节 送别与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