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致读者:在这里我发现很多大师
7月20日声明:为了本书能继续下去,也为了对大多数读者负责。近期坚决高压打击负面留言,一律删、封。请个别同志自重。
不喜欢的书友请离开,免受刺激,也表刺激我。
6月20日声明:对书评的处理:只要针对书的内容的,即便是骂,我也加精置顶了;针对作者而没有一句针对书,进行下流辱骂的高素质人才,对不起,删,禁言,并在电脑这边,也太阳你全家一下做为回敬。因为你对人缺乏起码的尊重,偏偏把龌龊的自己看的那么重!天天追着我骂我的猪们,你是谁派来的?
近期争论集中在以下两点,现作答如下:
★关于唐朝银子是否是流通货币。
我书里写错了。实际情况是:
唐朝的开元通宝有金、银、铜、铅各种币材和大中小各种版式不下百种。
前面讲到的开元通宝钱币币材多种,除铜以外还有金、银等,其中银钱较多,金质开元传世较少。……唐代所铸的开元通宝金银钱,并不是作为流通货币的而是主要用做宫廷赏赐或玩赏的。……唐朝的金银钱主要用于赏赐、馈赠,此外也用作祭礼等,他起着支付的作用,但不用于流通。
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
★关于书里银子数目多。
前一个问题,真相是银子都不是流通货币,后一个数目多的问题更站不住脚。是俺的错,俺悔罪,因为不懂,多的太过份。电视里面,大侠手里一个背包,就说里面一千万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一千万两银子,这样的事比比皆是。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我的男主买房子就收入200万两,是太离谱了。多就多吧,多有啥不好,开头男主不是太穷了么,今后我可能要让男主有200亿两家产。折合多少重量俺也不会算,谢谢真真钢丝据帮俺算了。
——最搞笑的是db123ck同志,考证出来说10万银子本钱,翻番需要1-2年时间,我一个多月就翻了翻得太快。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唐朝中等人家年收入2、30两。我还从《中国法制史》上考证了,唐朝该斩首的罪犯,缴纳120斤铜就能免死了,银和铜都是值钱的稀有金属啊。
——说“一顿饭吃不了20两银子”的同志注意了。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合人民币近1.3万。可见包括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如果较真,古人说话的发音,和今天的普通话差异很大很大的,根本无法流畅地对话交流……
如果较真,书里一个成语都不敢出现了,因为大多数可能都是后来才产生的……
如果较真,拍任何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都不可以讲现在的普通话……
周星驰《九品芝麻官》里贿赂他的银砖一屋子,放哪个朝代可能?
《水浒传》流传了几百年,宋朝的故事,可是书里面出现很多元代甚至明代的地名、官名……这不影响一部书的伟大。
不要再说银子的问题了,请问京剧《铡美案》包公对秦香莲唱词:“双手交与秦香莲,这是纹银三百两。”
想想,宋朝不使银子,而且300两折合几十万高额人民币啊……
既然有错误,这出京剧不让唱了吗?
总之,这个就这样吧,不想改也不想争论,如果符合历史地去写男主卖房子卖了100两,经商一个月达到了200两……我自己都觉得少得令人郁闷。
★关于书里的人打麻将。
又有人考证宋朝才有麻将。一家之言罢了。事先我也查了,有。有2000多年了,国粹。和今天的玩法叫法不一样吧。唐朝人到底怎么赌博娱乐,谁也弄不清楚。如果书里不写打麻将,写一种大家都不熟悉的游戏,我写不明白,读者看着不费劲?有意思吗?电视剧《新醉打金枝》里关咏荷(演暧妻,唐将郭子仪儿媳)不也经常打马掉么,那牌还是现在台湾的花色呢……大家看这书、看这样的电视不就一个乐吗?非较真蹦出来骂我,有意思吗?
——喝酒赌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交朋友拉关系的工具。这才是我要表达的。
我还考证了,唐代酒也是官卖不许私酿;商人不可以做官。这两点我都违反了,你又能把我怎么样?不违反,这书没法写下去了。胡适的读书方法令人厌恶,钻牛角尖干嘛,我们收集的资料考据的东西少得了主观臆断吗?谁的认知是真理,哪里能见到历史的真实?央视、金庸、余秋雨、易中天们身上的硬伤,你指得完吗?较不完的真来扯不完的蛋,纠缠其中分散精力,正文的更新速度大会受影响的,我不希望那样。所以,搁置争议,书,我还得继续。
★以上两点有些狡辩+自大,最想说的最深的体会在这里:
书写到这里,感觉压力开始大了起来。
为什么,看书的挺多(20日单日3300点击),批评的巨多,表扬的巨少!我晕~~~~~
读者对这书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我也感受到很多读者是关心和爱护我的,对我已经很宽容了。逼偶逼得紧了,偶大不了悔罪自裁……
大家都知道起点看书的人多,难免鱼龙混杂,留下帖大部分是万金油和广告,可我发现,在我书下面留言的都是很有杀伤力度,叫我没脾气,只能说一个“服”字。结论是,读者诸君大多都是精英。在这里我发现很多大师。
汗一个,希望我能伺候好各位大大,心虚一下。
今后只能继续努力,纠正不足,给自己定下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