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的怨念
说对这个地方有怨念,实在是这个地方给我印象太深了,我曾两次去北京,两次来到这座博物馆,但每次给我的印象都不太好。当然这都是我在工作前去的,距现在已经快三年了,也不知道那里改没改进。
这座博物馆号称中国最大、最全的轻兵器博物馆,一点不为过,虽然他可能无法和军博,或者国外的一些军事博物相比,但在咱们这个禁枪的国家中,他的确是最全的。
记得当时听博物馆馆长自豪地说,在建馆之初,中央就从全国的民兵武器库和一些二线部队的武器库中收罗上来不少武器。现在我们看到的武器都是那是收罗上来的。
这对于一个军迷,尤其是对轻武器、陆军、旧武器等多方面十分关注的我,这座博物馆的杀伤力不可谓不大,就像毒瘾上来的瘾君子见到毒品一样,请允许我这样形容我那时的状态。
记得我一次去,从上午开馆到,中午闭馆,再到下午开馆,整整看了一天,直到闭馆,我还是没看够。那是上午四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可能是馆方工作人员看我太入迷,在下午开馆时,并没有收我的门票,不过那只是第一次,等第二次时,就收钱了。当然第二次也是因为人多了,实际用手指头都数过来,第一次更是只有一个巴掌。
下面说说怨念的根源。
我两次进馆都没请导游,当然我也不知道,在那里请导游要不要钱。那时自己还没工作,不挣钱,心疼父母的钱。现在如果再去,也不知道要不要钱,但我估计就请导游,导游也说不出点新鲜东西。因为作为一个军迷,那座博物馆已经装在我的心中。
还有就是那时的博物馆,开放时间太短,一天只有八小时,都可以向事业单位看齐,当然我去的时候,据说就是事业单位,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观。
同样作为一个军迷,我知道那是的博物馆有一些缺点(就不写出来),但我想说,又没地方说。同样那时浮躁的我也目空一切,因为那些工作人员掌握的武器知识,没有能镇住我的。反倒是一位来参观的客人给我仔细讲解了一二,这就是差距。
有时我会想起,那是在一楼休息时,看到几个二十几岁的女讲解员拿着一摞讲稿默背,心说:“这要是换个资深军迷,闭着眼睛,倒着都能背出来,甚至还能加上一些不见正史的私货。”
我想这可能就是,外行糊弄外行,看看热闹而已。
说来有些好笑,有一天,我在网上见到这座博物馆的招聘信息,便顺手投了一份,等投完才看到,原来是要女的应届毕业生,像我这种在工厂工作几年的男生,人家不要。
我又仔细研究了博物馆提出的招聘信息,发现这份换成男的,也能干好。所以我猜想,会不会是为了赏心悦目,才招收女的。毕竟在新闻解某里,给国家领导人当讲解员的,基本都是女的。军博也一样,我特别关注了。
最后说一句,既然是军事博物馆,讲解员就应该有男有女,有深有浅。受众不同,自然感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