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顺治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第9章 顺治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第9章顺治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可怕的皇太极死了之后,明朝得到了十分短暂的喘息机会。

据推测,皇太极可能死于脑溢血这样的突然性疾病,所以生前对于皇位继承人没有留下任何指示。

权力是诱人的,这是个真理,满清也不例外。

相比皇太极继位的众望所归,皇太极死了之后的形势有点复杂。

满清的皇位原来是谁更能抢,谁更能打仗,谁就比较容易获得皇位。

皇太极当初就是这样被推选登上汗位的。

满清初期的政治制度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八大贝勒(八旗的旗主),和若干名议政大臣,他们一同议政,就重大的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形势有点不一样,由于皇太极当皇帝的时候,极力效仿汉族的制度,汉族那就是父死子继,所以很多人倾向于立皇太极的儿子。

多尔衮就不干了,努尔哈赤死的时候,虽然多尔衮很讨努尔哈赤的喜欢,但是年龄太小,没赶上,多尔衮大受刺激。皇太极继位之后,他发愤图强,屡立战功。

对他比较有利的是一个方面是1636年的时候清廷仿明朝设六部,多尔衮掌管了吏部,掌握了人事大权。

在朝廷里面搞人事一般都是最吃香的。

所以多尔衮的支持势力也不小。

既然没有统一的意见,就只能开会讨论。

于是皇太极死了之后六天,就是八月十四,满清贵族开始讨论皇位继承。

当时主要有七个人实力比较强大,其中有四大亲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还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

三位郡王,资格不够,首先淘汰。他们自己也没有继位的打算,阿达礼是代善的孙子,多铎和阿济格拥立多尔衮。

代善,皇太极时代他就因为作风问题退出了汗位争夺,现在也没有这个可能。

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堂兄弟,不在考虑之列。

皇位主要是在多尔衮和豪格之间展开。

对于这个豪格,很有必要介绍一下。他是皇太极的长子,据史书描述他相貌不凡,英武豪俊,力大超群。他比多尔衮还要大三岁。

年纪大有个好处,满清那时候是经常打仗的,所以豪格能跟着皇太极屡立战功,其战功不在多尔衮之下。

由豪格继承大统,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实力强大的、原由皇太极直接掌握的两黄旗的将领都主张拥立豪格。

这里头有后世很有名气的鳌拜,还有索尼等人。

论实力,豪格有正黄、镶黄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领的正蓝旗将领的拥护,在军事上有一定的优势。

掌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拥立豪格登极,但是这个人是个老油条,由于他比较熟悉政治斗争这一套东西,所以他没有明确的口头拥护。

至于代善,他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这个人从皇太极死了之后,相当于族长,又掌握了正红旗,他的孙子掌握了镶红旗,他的话是比较有分量的。

倾向性很明显。倾向性比较明显之后,人就容易骄傲,骄傲了之后就容易犯错。

豪格忽视了多尔衮这次对皇位志在必得的意志,在讨论的时候,在代善提出由豪格继位的时候,豪格这时候自己觉得有两黄旗,两红旗支持他,觉得很有把握,他就又故意谦辞了一下。他说福少德薄,非堪当任。

他的意思是我客气一下,大家再一推我不就行了嘛。

多尔衮的支持集团可不跟你客气,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多铎立马就说,既然你推辞,那就请睿亲王多尔衮做皇帝。

多尔衮就聪明多了,他说这个事情要讨论讨论,但他并没有推辞。毕竟现在支持多尔衮的只有两白旗。支持豪格的有两黄旗、正蓝旗。两红旗和镶蓝旗又倾向于支持豪格。虽然自己掌握吏部,大臣支持自己的也不少,但多尔衮认为,论军事实力,自己不占上风。

多铎有表示多尔衮要不当皇帝自己可以继承皇统,大家没人附和,没办法多铎这时候又说:“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代善。”代善说我年纪老了,身体也不好,我不堪大任,代善也推辞,这样继位的事情变成一个僵局了。

双方一直互不相让,宫廷内火药味很浓,稍不小心,就可能擦枪走火。朝廷内所有的王爷和重臣,毫无例外都卷入了多尔衮与豪格为夺皇位进行的斗争旋涡里。

群臣们都在苦苦地寻求出路,惟恐出现动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拿出令宫廷内上下都能接受的第原创?三个方案,特别是让豪格和多尔衮都能接受的方案。

这时候两黄旗大臣的实权派人物,比如鳌拜等,佩剑上殿说:“我们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到了这一步,作为皇太极亲掌的武装力量,实力强大的两黄旗已经公开反对自己,多尔衮认为形势对他不太妙,勉强继位必定面临分裂的危险,多尔衮虽然很想当皇帝,但是面对这个情况,两黄旗大臣已经部署两黄旗的兵马准备好武器,守卫着崇政殿。遏必隆等人又命令他的护军,备好甲胄弓矢,护卫大清门。即使火拼,多尔衮也占不了便宜。

他必须选择妥协。

两黄旗的主张还是做了一点妥协的,皇太极有11个儿子,不一定要立豪格,但是一定要立皇太极的儿子。

这个时候,作为老油条,济尔哈朗充分发挥他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优势,在得到多尔衮的认可之后,立刻心领神会把新方案具体化为:由6岁的皇子福临继承皇位,挑选两位亲王摄政。

经过十多天的较量,最高会议做出最后的决议:6岁的福临继帝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济尔哈朗在这个此次继位风波中立下大功,他又是倾向豪格的人,于是由济尔哈朗出任第一摄政,多尔衮任第二摄政,稳住了多尔衮兄弟集团及其支持者。

看似复杂的局面最后以6岁的小皇帝福临继位而告终,很简单的结果。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简单的事情。

为什么是福临呢,论功劳,他一小屁孩肯定不如豪格。

论地位,庄妃的地位不如懿靖大贵妃娜木钟,自然福临的地位也比娜木钟的儿子博果尔要低。

历史还告诉我们,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发生了,那么一定存在一些不可高人的秘密。

对于这个方案,豪格肯定是最大的输家,当胜利的天平向他倾斜的时候,他没有做好君临天下的准备,他没有抓住历史给他提供的伟大瞬间,痛失一次永不复返的历史机遇。

豪格不仅没能当上皇位,连摄政的权利都没有。

但是豪格认为,新皇帝是自己的弟弟,自己还拥有两黄旗和正蓝旗的支持,军事实力很强大。

显然豪格是比较天真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两黄旗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他是皇太极的儿子。现在有了更正统的继承人,两黄旗对他的支持还有多少就是由皇帝决定的了。更确切的说,是由皇帝背后的人决定的。

多尔衮成了这次事件的受益人,他掌握了实权,暂时可以操控满清政府,他得到了短暂的好处。后来这个短暂的权利后来也带来了巨大的祸端。当然他选择这个方案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实际上,最实际的得益人永远躲在幕后。

真正的得益人是福临,或者说躲在他背后的那个庄妃。

庄妃,一个很不简单的女人,这次的表现是极其完美的。以后历史还会多次给庄妃表现的机会,这是第一次。

关于庄妃,由于戏说太多,这里很有必要说一说这个人。

前几年有个电视里说多尔衮和庄妃青梅竹马,后来皇太极抢了他的情人,多尔衮一直对庄妃怀有深厚的情谊,以致力推孝庄的儿子上台,还引出了太后下嫁之谜。

我以为,这个说法虽然很精彩,但纯属虚构,不会有雷同。

多尔衮和庄妃的确有不可告人的交情,但很可惜,这个交情,一点也不美,是政治联盟。

庄妃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字叫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一个贵族的女儿。据说容貌秀美,聪明知礼。

她从一出生,就身负一个重大的使命:满蒙联姻。当时满洲强大,蒙古必须要依附满洲才能生存。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各种政治斗争,这点看来,她很早熟。并且很有心计。

她和多尔衮也不存在什么初恋情人的说法。

据考证,她和多尔衮第一次见面可能是在她姑姑嫁给皇太极的婚礼上,这个时候多尔衮三岁,她两岁。。。。。

她和多尔衮的第二次见面可能是在多尔衮的婚礼上,1624年孝庄的堂姐嫁给多尔衮,12岁的多尔衮正忙着娶老婆,估计没有空管到这位11岁的布木布泰。

第三次见面可能是在她本人的婚礼上,1625年12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35岁的皇太极当侧福晋。布木布泰没空管多尔衮。

此后几年,庄妃忙着生孩子,估计也没空理会当时还只有十几岁没有多大战功的多尔衮。1629,1632,1633,1638年庄妃生了三女一子,儿子就是1638年出生的福临。

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福临也不例外,说庄妃红光绕身,盘旋像个龙的形状。生之前,还做了了梦,梦到神仙把皇子抱在怀里说:“此统一天下之主也。”

不管出生的时候场面有多大,这个时候还轮不到福临说话,因为他还是个小屁孩。

多尔衮倒是开始在战场上展露头角,权利越来越大,屡立战功。

布木布泰比较早熟,努尔哈赤死后,她刚刚嫁给皇太极一年,才13岁,她又目睹了皇太极是怎样用尽心机,排除障碍,脱颖而出,继承汗位。此后又见证了皇太极一步步排除政敌,从四大贝勒俱南面坐到唯我独尊南面独坐,积累了深厚的权术斗争经验。

在多尔衮因战功一步步高升的时候,庄妃注意到了这颗政治新星。

实际上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她的地位位居第五。排在她前面的有皇后(她的姑姑),宸妃(她姐姐)、贵妃(娜木钟,生儿子博果尔)、淑妃。

庄妃和她的姑姑、姐姐都是蒙古科尔沁草原的贵族出生,她们是心照不宣的联盟。另外两个妃子则代表的是另外一股蒙古势力。

鉴于娜木钟的地位比庄妃要高,虽然在后宫中有她姑姑的支持,也就只能说打个平手。

为了保证她儿子的能够有最大的利益,所以她必须在朝廷上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实权派。

历史告诉我们,她找的这个人只可能是多尔衮。论权,论势,论实力,多尔衮是最有实力的,如果她儿子要继承皇位,至少多尔衮不能反对。即使多尔衮能继承皇位,至少凭她的关系,她的儿子不会吃亏。

这个机会很快来了,据记载,多尔衮身体不太好,身子骨比较瘦,心肺功能都有点问题,在松锦大战中,又因为过度劳累伤了元气。

这个时候皇太极就让庄妃去照顾多尔衮,据考证,庄妃的身体比较好,能吃苦,在宫中会照顾人。

所以同学们,关键时刻,身体健康很重要啊!

因缘际会,庄妃就得到了这个照顾多尔衮的机会。

庄妃与多尔衮,年纪差不多。多尔衮虽然是个病秧子,但是据记载,他比较好色,有六妻四妾,估计也比较会搞点风花雪月的段子,正好和庄妃一拍即合。

关于这一段,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比如照顾的时候,两个人小手一不小心碰到了,平静的心中起了什么涟漪。半推半就什么的。。。。

总之结果就是,皇太极本来也年纪比较大,在后宫中,又比较喜欢她姐姐。一来二去,多尔衮和庄妃建立了说不清的关系。

作为一个女人,她最大的武器是她自己。

在争夺皇位的时候,双方僵持不下,给了她最好的机会。她对皇位争夺的形势还是比较清楚的,两黄旗是肯定拥立皇太极的儿子,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鉴于皇太极的儿子比较多,庄妃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抓阄上。

这个时候她和多尔衮的关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关于具体是怎么暗箱操作的,史料上不会记载。

如果要问我,我的回答是:不知道。

但是我们可以作一个合理的推测。

首先多尔衮不会无缘无故的支持福临,你要让多尔衮支持,你必须要给多尔衮一点实在的好处。光是靠身体交易估计是不太行的,而且那个敏感时期估计也不太好干这种事情。

从以后的事情发展来看,我认为,她和多尔衮之间应该是达成了某种协议,多尔衮如果可以支持福临登上皇位,她可以给多尔衮乾坤独断的权利。她可以用自己的影响,把豪格排除在权力范围之外。

最后,多尔衮也用实际行动对她表示了拥护。

在新君定下来之后的第二天,满清贵族硕托和阿达礼还是对多尔衮抱有幻想。多尔衮大权在握不想多生事端,处死了拥立他的硕托和阿达礼。在多尔衮明确的态度和行动之下,满清的政权迅速稳定了下来。

庄妃在福临继位和维护满清贵族内部的团结之间,表现出了高超的权术,这是第一次。

应该说,庄妃是个很有忍耐力的人,平常的公关工作做得非常好,不露声色。然后就是不轻举妄动,等待合适的机会。

本文由小说“”阅读。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清兴衰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清兴衰录
上一章下一章

第9章 顺治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