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背景设定

本书的背景设定

本书写的是母系氏族社会末期,是在旧秩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而新的秩序(父系制度)还没有建立的一个时间段里。

一、部族人口

母系氏族社会的资料很难找,能找到的也没有准确数据可以参考,比如半坡母系氏族大体有多少人,我就找不到相关数据。后来根据一张房舍复原图,数房子的数量,再假想非常拥挤的居住情况下,大概会有1000左右的人口。本书是设定在母系氏族末期,于是就适当的夸大了一个部族的人口数量。

二、部族关系

母系社会族外婚已经成为常识,所以大多数部族之间是联姻关系。

另外我估计,母系氏族社会是很难达到1000多人口的,因为在原始的种植技术下,收成很小,要养活那么多人,需要占有很大的种植面积,需要很大的活动范围,这个工作量和运输量都不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人们能够胜任的。所以我假想,他们人口增多了,其实是分出一个部族到远处定居发展的。这就在联姻部族关系之外又产生了一种更亲密的部族关系:血亲分支关系。

我假想,随着生产生活资料的增多,以及各部族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况不一样,于是就出现了贸易。贸易频繁的部族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依存关系。

以上这三种关系奠定了部族联盟的基础。

此外,由于母系氏族社会已经具有很强烈的定居型农耕社会特点,他们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占有**也强烈起来,于是发生争夺这些资源的对抗就在所难免了。于是我假想资源争夺战是部族之间、部族联盟之间战争的主要起因。

三、通婚风俗

这个我完全是自己YY的,没有参考资料,只能做到看起来比较合理,但是不保证和史料一致。

四、社会技术

本书中的社会技术大致分为三类:生产技术、战争技术、生活技术。我为不同的部族设定了特有的科技树。

在生产技术方面,从半坡母系氏族公社来看,他们已经有相当完善的原始社会生产技术了,陶器制作都出现了彩陶。所以我在本书的设定中,将这些技术也拔高了一些。并且对各个部族都设定有自己特色的生存方式和特有技术。骨器制作、石器制作、木屋建筑、网索制作、陶器制作等技术,都是分散在不同部族里的,他们必须相互学习互通有无。

战争技术方面,我设定的是进行渔猎、畜牧活动的部族要强于农耕部族。而生活技术方面,农耕部族占优势(要加工食物嘛)。

五、姓氏安排

看史料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言论:母系氏族的姓多带女旁。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如果不取姓,是没办法写的。取姓吧,女旁的字实在太少,还很生僻。于是我就以“反正我写的是母系氏族末期”为借口,决定不按这个规则来设定了。所以,本书中的姓乱七八糟的,纯粹瞎编。当然,瞎编也有原则,我的原则是这样的:

1、发音简单,要符合原始人声带结构不够发达的特点。

2、与部族生产生活相关。于是我设定了按母姓取姓的,按营生取姓的,按图腾取姓的,另外那些蛮族,我只是按读音取的复姓——美其名曰根据他们的语言音译成汉语的。

总之,本书的大部分对母系氏族社会的描述,都是以史料为印象(是印象,不是参考),以作者假想为主体的。所以可以这样说:

如不真实,纯属必然;如有雷同,绝对巧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酋长传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大酋长传奇
上一章下一章

本书的背景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