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情迷樱桃 巧用榆钱
战争的间隙,石虎在吃喝玩乐中也感到厌倦。
石瞻对石虎说:“听说邺城有一个新成立的‘百戏杂耍’戏班,表演的节目挺好,将军喜欢吗?”
石虎一拍大腿:“喜欢啊,太他娘的喜欢了。快点儿叫他们来演。”
于是石虎邀请了邺城里有头有脸的官僚富户们以及他手下的将官们,都来观看“百戏杂耍”演出。
在邺城石虎的(魏郡)太守府里,石虎前排就坐,面前设一长几。这就作为贵宾专席了。两旁有卫兵站立。再往后往左往右,才是其他宾客的座位。
节目刚开始,石虎就被戏班里的女主角郑樱桃迷住了。
戏班里没沿用主角和压轴节目最后登场亮相的老路子,而是一开始就要抓住观众的心。
所以第一个节目就由戏班主角郑樱桃出场,表演了一场踢毽子:先是五颜六色的毽子在她的两只手里上下飞舞,然后才用脚踢毽子。两只脚交替踢出,左右转身,勾、拐并用,只见十几只五彩斑斓的毽子,把郑樱桃的浑身都罩住了,观众看不清到底有多少只毽子围绕着她的前后左右飞舞,最后一声鼓响,这些毽子一起向上飞去,然后纷纷落下来,都落到了郑樱桃的手里。
石虎从郑樱桃出场的一瞬间,就开始发呆了——这哪里是人呢?这明明就是仙女下凡啊!她流动的眼波秋水盈盈,她纤细的腰肢杨柳随风,她眉目如画勾魂摄魄,她雪白肌肤浑身多情。她手里翻飞的毽子,就像天女散花一样,把石虎整个弄成了一个花痴。
之后别人表演了吞刀,吐火,高跷,摔跤等等节目,他都没怎么认真观看,一门心思跑到了郑樱桃身上。
郑樱桃又出场了,她表演的是:“空壶打酒”。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小幻术。郑樱桃用敞口的一只酒壶和一只小酒杯。先把壶口朝下,让大家看清楚,酒壶无滴酒流出,然后用一根竹筷从壶口插到壶底,取出后竹筷仍是干的,用以证明酒壶仍然是空的。当把壶口反转向上后拿过酒杯,却从壶中斟出了满杯美酒。
郑樱桃端着这满杯美酒,轻移莲步,款款走到太守石虎跟前,深施一礼,然后轻启朱唇,从那樱桃小口里,发出了似乎来自天籁的音响:“请大将军品尝小女子献上的这一杯美酒,祝石将军永世春风得意,福星高照!”
石虎心旌飘摇,激动地接过“仙女”献上的美酒一杯,仰天大笑“哈哈哈……”然后一饮而尽,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好酒啊!”随后将酒杯重新递给了“仙女”。
郑樱桃回到台上。向着酒壶吹了口气,再把酒壶朝下倒转过来,却是滴酒不见。然后她再次把壶正过来冲着里边吹了一口气,往酒杯里一倒美酒,又继续流个不停。
最后,她又把杯中的酒倒回酒壶时,却见壶中的酒满满的溢出壶口。
这时,郑樱桃又向着酒壶吹了口气,将酒壶倒了过来,却滴酒未落,满壶美酒已经骤然消失。
节目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场节目结束,石虎留下了郑樱桃共进午餐。
席间,石虎要与郑樱桃对饮。郑樱桃说:“妾身卑贱,哪里能跟将军平起平坐呢?就让小女子多敬将军几杯吧!”
石虎乐得逍遥,喝得痛快。
樱桃倒一杯,他就干一杯。连着干了三、四杯。
那酒沁人心脾。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醉人的真的不是酒而是色。
石虎说道:“好酒啊,痛快啊。好久没这么痛快过了。”
她又斟了满杯,双手递给石虎。石虎双手接过来,他的手与她的手指有意无意地摩擦了一下,竟然感觉如绸缎般地顺滑。
石虎干脆放下酒杯,捧住了这双粉嫩滑滑的玉手。
“仙女”颤抖了一下,随即“咯咯”地笑了起来。
石虎正在紧张激动的心一下子松弛了下来:“你笑什么呢?”
“仙女”说道:“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这么摸过我呢。”
石虎说:“你父母姐妹也没碰过你吗?”
“仙女”眼泪“唰”地淌了下来:“我印象里就没有过父母,我从没见过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从开始记事的幼年时代,就跟着师傅学艺了,只有挨打和受苦的记忆。”
这一下触动了石虎,他一下子就沉默了。欲望的小火苗正在茁壮成长中被一场急雨浇灭了。
见石虎半天没吭声,郑樱桃抽出了被石虎紧握着的小手,怯怯地问道:“怎么了?不高兴了吗?”
石虎说:“没什么,我也想到了以前。”
“仙女”擦干了眼泪,又“咯咯”地笑了:“有时间我也想听听你的故事,四处打仗,肯定有好多离奇古怪的故事。我想回去了。你当太守的,啥时想看戏,随时喊我们来就行了。”
石虎也没强留,听任“仙女”飞走了。
这大概就是“欲擒故纵”吧。“仙女”能飞多远呢?
公元315年二月,汉东宫延明殿降了血雨,这是太弟刘义的居所,所以他对此十分厌恶,便询问太傅崔玮、太保许遐这是吉兆还是凶兆呢?
崔玮、许遐对刘义说:“皇上过去让殿下担任太弟是想安定人心罢了。他要让晋王刘粲当皇位继承人的想法已经产生很久了。王公以下的官员没有谁不迎合他的旨意附和他。现在又让晋王担任相国,仪仗威严庄重,超过了殿下的东宫。国务军政大事,没有不由他决定的,另外亲王们也都安置营兵作为羽翼,殿下继承皇位的趋势已经没有了。
“殿下非但不能够继承皇位,而且早晚还有不测的危险,不如尽快安排对策。现在皇宫的禁卫有五千人以上的精锐兵士,相国刘粲轻浮,只需要一个刺客便可以解决了。大将军刘敷没有一天不出去,他的军营也可以袭击夺取。剩下的亲王都年纪幼小更容易解决。如果殿下有心,那么两万精锐兵士举手之劳便可完成,擂鼓走入云龙门,禁卫的兵士,谁能不倒戈来欢迎殿下!不必忧虑大司马刘曜会有异常举动。”
刘义不同意这样做。
但是,他身边的东宫舍人荀裕却告发了崔玮、许遐劝说刘义谋反。
汉主刘聪把崔玮、许遐拘捕关入专设的监狱,并安上其他罪名把他两个杀了。派冠威将军卜抽带兵监视守卫东宫,软禁刘义不许他参加朝会。
刘义忧愤恐惧不知所措,向刘聪上表:请求贬为庶人,同时请求把儿子们的封爵也全部免去,褒扬赞美晋王刘粲,请求以刘粲为继承人。
但卜抽把奏章压住根本就没有上报。
刘聪娶中护军靳准的两个女儿靳月光、靳月华,把靳月光立为上皇后,把刘贵妃立为左皇后,把靳月华立为右皇后。
左司隶陈元达极力劝谏,认为“并立三个皇后,不符合礼”。刘聪很不高兴,让陈元达任右光禄大夫,表面上表示优待提高陈元达的地位,实际上是剥夺他的权力。这样,太尉范隆等人都请求以自己的职位让给陈元达,刘聪才又以陈元达任御史大夫,仪同三司。
刘聪好久没临幸上皇后靳月光了,靳月光顿感空虚寂寞,便与宫殿卫士私通。不料被陈远达发现。陈元达奏报了这个情况,刘聪不得已废黜了她,靳月光因羞惭愤恨而自杀,刘聪对陈元达也怀恨在心。
汉主刘聪派遣大鸿胪给石勒赏赐弓箭,用策书封石勒为陕东伯,具有独立自行征战讨伐,任命刺史、将军、郡守县令、分封列侯的权力,到年底时再集中上报。
316年正月,汉宫宦官中常侍王沈、宣怀,中宫仆射郭猗等人,都受到恩宠信任而掌权。汉主刘聪到后宫游玩宴乐,有时三天不醒,有时一百天都不出后宫。从315年冬天开始不察视朝政,政事全部交给相国刘粲处理,只有需判定大臣的生死或升降时才让王沈等人进宫报告。而王沈等人多数情况都不报告,而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决断,所以使得有些建立过功勋的旧臣不被任用,而有些奸诈、谄谀的小人却几天之内就提升到二千石俸禄的高官。
连年兴兵征战,武将兵士没有一点钱、帛之类的奖赏;而后宫国威,给仆人侍僮的赏赐,一赏便是几千几万。王沈等人的车乘服饰、府第的规格都超过了亲王们,王沈等人的子弟以及表亲担任郡守县令的有三十多人,而且都贪婪残忍成为百姓的祸害。
靳准则以全宗族来阿谀奉承地对待王沈等人。
宦官郭猗与靳准都和太弟刘义有仇怨,于是总在想法把他杀掉以解心头只恨。郭猗对相国刘粲说:“殿下是光文帝刘渊的长孙,皇上的嫡子,四海没有谁不把心寄托在您身上,为什么却想把天下传给太弟呢?况且我听说太弟刘义与大将军刘骥密谋趁三月上旬的巳日宴会之机发动叛乱,事情成功,应允以皇上为太上皇,大将军刘骥为皇太子,又应允卫将军刘劢为大单于。
“这三王都处于不被猜疑的地位,并且掌握着重兵,靠这条件来成就大事,没有不成功的。但是二王贪图一时的小利,不顾忌父亲、哥哥,他们一旦得逞,皇上怎么有能够保全的道理?殿下兄弟,自然更不用说了。这样,东宫、相国、单于这些地位,将属于刘义的儿子刘武陵兄弟,怎么肯让给别人呢?
“现在离出现灾祸的日子已经非常紧迫,应当尽快谋划这件事。我多次对皇上说起这件事,可皇上真诚地看重亲情,因为我是刑余的宦官,终究不能让他相信,希望殿下不要泄露今天的谈话,秘密地表奏刘义谋反的情况。殿下如果不相信我,可以召来大将军从事中郎王皮、卫军司马刘毒,给他们以恩德,允许他们自首,再向他们询问,就一定会了解了。”
刘粲同意了。
郭猗暗自对王皮、刘毒说:“二王谋反的情况,皇上与相国刘粲都知道了,你们参与了吗?”
二人惊恐地说:“没有。”
郭猗说:“这件事已决定了处理办法,我只是怜悯你们的亲戚朋友都要被灭族罢了!”说完抽泣着流泪。
二人大为恐惧,连忙磕头哀求。郭猗说:“我替你们考虑,你们能采用吗?相国如果问你们,你们只说‘有此事’,如果相国斥责你们不事先启奏,你们就说:‘我们的确身负死罪,但是我们只考虑皇上宽厚仁爱、殿下也敦厚温和,如果我们说了而不被相信,就会遭到诬陷挑拨的罪名而被处死,所以不敢说了。’”
王皮、刘毒答应了。刘粲召他们询问,两人来的时间不同,但所说的话相同,刘粲就认为刘义谋反是真的了。
靳准又对刘粲说:“殿下应当自己到东宫做皇位继承人,兼任相国,使天下早一点有所寄托。现在街谈巷议,都说大将军、卫将军想尊奉太弟进行变乱,时间约定为春季三月。如果让太弟得到了天下,那么殿下将没有立足之地了。”
刘粲说:“怎么办呢?”靳准说:“有人报告太弟要作乱,皇上一定不会相信。应当放开对东宫的监视禁戒,使宾客能够往来出入,太弟高雅喜欢接待士人,一定不怀疑解禁有什么问题。轻薄的小人中不可能没有迎合太弟的心意而为他谋划的人。这样以后我替殿下表奏太弟的罪行,殿下把太弟的宾客和与太弟有来往的人拘捕审问,有了狱案的供词以后,那皇上就没有不相信的道理。”
刘粲于是命令负责监视禁戒东宫的卜抽带兵离开东宫。
少府陈休、左卫将军卜崇,为人清高正直,平素就憎恶王沈等人,即使在公事场合,也未曾说过话。王沈等人深深地忌恨他们。有个好心的侍中卜微劝解他们,对陈休、卜崇说:“王沈等人的势力完全可以翻天覆地,你们自己料想一下谁有东汉窦武那样与皇帝的亲近关系,谁有东汉陈蕃那样的贤能?”
陈休、卜崇说:“我们已年过五十,职任地位已经很高了,只缺一死罢了!为忠义而死,死得其所。怎么能俯首低眉为阉宦做事呢?走吧侍中卜微大人,不要再说了?”
果然没多久,汉主刘聪从后宫来到上秋阁,命令拘捕陈休、卜崇和特进綦毋达、太中大夫公师、尚书王琰、田歆、大司农朱诞,下令将他们一起杀了。这些人都是宦官所忌恨的。
卜微哭着劝谏刘聪说:“陛下正恭敬地召求贤能之士,却一个早晨杀戮七个卿大夫,他们都是国家的忠良,岂不是不可以吗?即使陈休等人有罪。陛下不把他们下送到有关部门,让他们的罪状暴露清楚,天下从哪儿了解呢?诏令还在我那里,没有敢宣布让大家知道,希望陛下能够仔细想一想。”
卜微说完,磕头磕得流了血。
王沈喝叱卜微说:“卜侍中想抗拒诏令吗?”刘聪甩着衣袖走进去,罢免卜微的官职贬为庶人。
太宰河间王刘易、大将军勃海王刘敷、御史大夫陈元达、金紫光禄大夫西河人王延等人都到皇宫上奏表劝谏说:“王沈等人假做圣旨,欺天瞒日,在宫内诌媚陛下,在宫外讨好相国,威势之盛权力之大可以与君主相比。还培养了很多奸佞党羽,危害遍及海内。他们知道陈休等人是忠臣,始终不渝地为国家尽心尽力,因此害怕陈休等忠臣们揭露他们的奸恶罪行,所以才巧妙地对陈休等人进行诬蔑陷害。
“可惜陛下对这些不仅没有察觉,还仓促地对忠臣处以极刑,天地也要为之痛心,社会上下都为之悲痛心惊。现在残留的晋朝还没有消灭,巴、蜀也不来朝见,石勒图谋占据赵、魏地区,曹嶷想在齐地称王,陛下的心腹四肢,哪一处没有危险呢?却还宠信王沈等人再来增加麻烦,如果杀戮神医扁鹊,那么病入膏肓,成为不治之症之后,即使想抢救,也来不及了。请求免除王沈等人的官职,交付有关部门治罪。”
刘聪把这份儿奏表给王沈等人看,并笑道:“这群小子被陈元达带着,也都成了痴呆的人了。”
王沈等人磕头哭着说:“我们都是小人,承蒙陛下错爱提拔,能够为陛下洒扫宫廷,而王公、朝臣嫉恨我们如同仇敌,又对陛下深感遗憾。愿陛下把我们放到鼎沸的油锅中,那么朝廷自然平和静穆了。”
刘聪说:“这样的狂言乱语是很平常的,你们哪里值得痛恨呢?”刘聪向相国刘粲问王沈等人怎么样,刘粲非常称赞王沈等人忠心清廉。
刘聪高兴了,把王沈等一班宦官都封为列侯。
太宰刘易又到皇宫上奏疏极力劝谏,刘聪大为愤怒,撕碎了这份奏疏。三月,刘易愤怒而死。
刘易一向忠心率直,陈元达依靠他为后援,才得以尽心劝谏。
刘易去世后,陈元达哭得非常悲痛,他说:“《诗经》云:‘贤人死亡,国家必将窘困危险。’我既然不能再尽言了,还用得着沉默不语苟且偷生吗?”回去后便自杀了。
汉青州刺史曹嶷(过去是王弥的部下)夺取了齐、鲁地区的全部郡县,拥有了十多万军队,并沿着黄河安排戍守。
石勒向汉刘聪上奏表说:“曹嶷有独自占据东方的想法,请让我去征讨他吧。”
汉主刘聪担心石勒消灭了曹嶷,不能再控制石勒,因此不同意石勒的请求。
石勒在襄国宣布,大力弘扬佛教,命令所控制的区域,所有人等,都要恭敬地尊奉佛图澄为“大和尚”。
石勒没忘记佛图澄,佛图澄也赶紧找上门来主动“探望”石勒。
佛图澄说:“近来,从襄国到周边,方圆几百里的地方,都出现了大饥荒,谷子两升值银一斤,肉一斤值银钱一两。老百姓都忍饥挨饿,混不下去了。老衲来找将军,就是希望将军能够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石勒说:“大和尚说得有理,不过说实在的,咱们的粮食,都在后面的太仓,储备并不是太充足的,这个瞒不了你圣僧的。”
佛图澄说:“哦,不多也不是很要紧,但是看来不拿出一部分来,灾民的大饥荒这一关恐怕是难以度过了。我正好还有个主意,不过还需要将军大力协助才行。”
石勒高兴了,他说:“大和尚有啥好主意呢,说吧,我一定鼎力配合。”
佛图澄说:“我刚才一路走来的时候,发现了满地的榆钱儿。多年之前,我就吃过这东西,挺好吃的,另外,榆树上面的榆叶也可以吃。”
石勒说:“哈哈,好主意。那我就命令将士们都去收集榆钱榆叶吧,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上,然后从太仓里拿出一些稻米,跟榆叶榆钱搀和到一起,熬粥喝,就可以赈济灾民了,对吧?”
佛图澄笑着点点头,说道:“哈哈,是的。我想提醒将军一下,目前并州的晋阳是个真空地带,刘曜把刘琨打跑了,他们都没有驻扎军队,咱们可以利用这次赈济灾民的机会,去填补一下空白。”
石勒当然非常高兴,马上派出夔安,支雄两位将军带上一万兵马带上一些粮食前去救济灾民。并采用襄国的办法,军民一起捡拾、搜集榆钱、榆叶,熬成“榆钱粥”,赈济灾民。
于是晋阳周边的灾民甚至刘聪的都城平阳的一些灾民闻讯,也都纷纷赶到晋阳,享用石勒大军发明的“榆钱饭”。从各地赶来的民众达到了20多万户。
对石勒抢占“地盘’,又收买人心的做法,汉主刘聪提出了严厉斥责。
但石勒依然我行我素,心里想:“吃啥醋呢?你搞你的腐败乱政,我搞我的亲民爱民。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啊。”
石勒自制“榆钱饭”帮助百姓度过灾荒年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