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篇各寻退路
曹丕紧急召集众臣商讨。
说是商讨,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来了。
在这之前,告老辞官的,抱病回家的,吃了败仗引咎请罪的,已经一大堆人离开了洛阳。
就连昨日还上朝,今天却迟迟未来的,也是十有二三了。
曹丕虽然很生气,但等了片刻也就不再等,在这种危难时刻,自己需要带走的,自然是那些死心蹋地愿意跟随的官员了,其他可能有了二心的,就此划清了界限也好,免得以后再突然生变,给自己添麻烦。
这个时候,也用不着讲什么拐弯抹脚皇家礼仪了,怀着沉痛的心情,曹丕向大家宣布:“众位大臣,前些天许昌失守,现在西面敌军又攻占陕津,顺流而下,在函谷关一带防御的人马也陷入被敌人前后包围之势。洛阳已经危在旦夕。我想趁敌人尚未合围之前,把都城迁往邺城。各位有什么看法?”
他都不对局势进行遮掩了,前次想迁都,还有人反对,这下子形势这么危急,总不会有人再反对了吧?
众人也早就知道曹仁兵败的消息了,现在又说西面函谷关都挡不住了,自然没人反对,谁也不想被困在这里等死。
其实说白了,什么迁都呢,纯粹就是逃跑嘛。这种情况下,又能把什么东西从洛阳迁到邺城去?只怕连自己一张床都带不走。
甚至有些人想得更彻底,跑到邺城也不抵用了,大魏国能打的将领和人马都在这洛阳周边,还是挡不住,逃到邺城也就是苟延时日而已,不如趁早投降。
只不过,剩下的这些人,大都是当初跟着曹丕逼刘协禅让最积极的人,如今就算投降,那刘备可是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将来会不会拿着这事彻底清算他们,大家心里都没底,还是先跑了再说吧。
既然要跑,那就快点!
没有一人反对,大家急急忙忙各自回府准备。
时间不等人啊,都不知道能不能抢在敌人之前到达孟津。
看到一说到跑,那些人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样子,曹丕有些颓然,这可是他当皇帝以来,朝上议事通过得最顺利的一次啊,只是从没想过是这种事。
叹息一声,他还是赶紧派人去通知贾逵和夏侯尚他们,让他们赶紧撤兵,撤到荥阳一线,和准备在那里再次组织防御的曹仁一起,守住洛阳的东面出路,然后集中兵力到邺城去,再想办法和敌人对抗。
最后,他留下夏侯威领着几千人马暂时镇守长安,满怀愧意地交代几句:“季权,先委屈你在这里坚守几天,一方面看好洛阳城内物资,接应从函谷关撤回的大军,防止他们被敌人从水路抢进断了退路,到时你们再一起烧了洛阳,然后一起后撤。”
“陛下放心,我自当在此尽力阻击敌军,为陛下撤回邺城争取时间。”夏侯威对季汉的怨气那是相当重,因为现在除了杀父之仇,还多了个不知死活的兄长夏侯霸。
曹丕拍拍夏侯威的肩膀,没有多说话,虽然,失去了曹休他们,不想再失去夏侯家的,但这种关键任务,也只放心交给夏侯兄弟了。
换了别人,只怕我前脚一走,他后脚就直接投降敌军了。
第二天还没亮,曹丕的车驾就出了洛阳城,直奔黄河孟津渡口而去。
近万羽林军,上百官员,几千属吏和家眷,黑压压一片不见首尾,整个渡口拥挤不堪,等曹丕过河没多久,就彻底乱成一团了,互相推搡践踏,呼叫连连。
曹丕也顾不上了,见羽林军大都过了河,赶紧吩咐继续赶路。
董昭刚刚从船上跳下来,回头看着河那边混乱的人群,想着刚才差点被挤下河去,心有余悸,要是这时候敌人正好乘船从上游下来了,那些没来得及过河的官员,就只有引颈就戮的份啰。
一抬头见曹丕已经出发,赶紧跟了上去。
唉,要是早作准备,就不会弄得今天这么狼狈了。
差一点就过不来了!
唉,谁会想到曹仁这么快就把许昌给丢了啊,不是也给他准备了好多的投石车吗?此前敌人攻城就是靠着投石车发威,结果现在人家又变出个什么神鬼相助地震崩城,这一出一出的,每一次都出人意料,也难为曹仁和曹休曹真他们了。
这样的形势,换谁都想不到会转变得这么快吧?
嗯?不对呀,好像早就有人料到了,而且还不只一个。
那个司马懿,在关陇吃了败仗,后来就中风瘫痪了,然后就因病回家了,当时就觉得好奇怪,这家伙怎么老是中风,现在想起来,这可能其实就是他觉得对季汉作战难以取胜,索性赶紧退隐避祸吧?
对了,还有那个蒋济,也是眼光毒得很,当初说什么要去助曹仁守城,结果走着走着就失踪了,再也见不着这个人了。大家还以为是路上遇害了呢,现在想起来,明明就是他故意跑脱了吧?
哦!对对对对,还有那几个在关陇地区败退回来的家伙,没过多久一个个请罪免官,解甲回家种田的,想来都是一样的想法,趁早躲开了。
这些家伙,真是太鬼了!董昭恍然大误,懊恼地在自己脸上拍了一下。
我董昭这么聪明的人,怎么现在才想到呢!
看来是京官做久了,都不知道外面打起仗来兵法和兵器应用有这么大的变化。
不行不行,不能再跟着曹丕去邺城了,去了最终也是个死,这么快就丢了几个州,怎么可能和刘备再对抗下去。
我也赶紧躲开吧。
转念一想,他又觉得光躲开还不行,要知道,什么劝曹操挟持汉帝,劝曹操进位魏公魏王的,劝曹丕受禅汉室的,他董昭可是最积极的一个啊。
就算我躲起来,将来那些投降刘备的官员,一个个推卸起责任来,见我董昭反正没法对质,还不一个个全住我身上推?只怕到时会挖地三尺也要把我给揪出来,埋到土里都要挖出来鞭尸。
不行,我得想个十全十美的法子,既不受兵乱之祸,又让刘备抓不到我的把柄,最好还能让他不得不好好谢我一番才行。
沉吟良久,董昭有了主意,赶紧上前追上曹丕的车仗,说有事要奏。
“陛下,我觉得我们迁到邺城去,有一个人必须得跟着去。”他一脸忧思地对曹丕提起。
“哦,是谁?”曹丕想不起来。
董昭回道:“就是前朝汉帝,现今的河内山阳公啊。”
“他?”曹丕现在满脑子的是刘备,早就把刘协给忘了,对于这样一个已经利用完了的前朝废帝,现在我自身都难保了,还拖着他干什么。
他还有自己的想法:“那刘备不是自称汉帝吧,那就把这个前皇帝送给他好了,看他到时候怎么跟天下交代,会把皇位重新让给刘协吗?刘协又会不会接回去呢?”
他甚至想像着刘备左右为难饭都吃不下的样子,这样,也许能拖住刘备一段时间,或者造成他们内讧?
“不,陛下!”董昭提醒道,“刘协既然已经把皇位禅让给陛下,说明他是一个看得清形势,务求自保的人,绝对不敢和刘备争皇位。相反,他还会助刘备向天下人诉说,诬蔑陛下欺凌汉室。到时候,只怕天下人心,会更一步倾向刘备了。”
曹丕没有回答,虽然你说的有些道理,但现在这形势,还拉着一个刘协,又有什么用呢?我还得管他吃喝,我自己人都顾不上了。
董昭进一步说道:“如果我们把前汉帝再拉上,再让他向天下人宣示,说是真心禅让于魏氏,还能跟着陛下去邺城,决不向刘备这个叛贼靠拢,这样也许能拉拢一部分忠于刘协的人士为我们效力啊。”
“好吧。”曹丕终于有些动心了,反正多给一碗饭,多舀一勺汤也无所谓,只要不把刘协饿死就行。
这家伙,竟然到现在还有利用价值,要我们曹家两代人供着他?
“陛下,臣愿带两百羽林军,去山阳把他接过来。”见曹丕松口,董昭赶紧请命。
要是说了老半天,曹丕派个什么别的人去,那不是白费口舌?
曹丕根本没心思去想派谁去,既然董昭说起,自然就让他去好了。
难得人家还能替自己分忧嘛。
董昭急急点了两百人马,抢先向山阳邑赶去。
我走咧,我去保护前汉帝去咧。
心情舒畅的他走出不到十里地,却见后面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急匆匆地追了过来,还大声叫着:“董侍中请留步,等等我们!”
董昭心里一惊,难道被曹丕发现我的心思了?
等追兵近了,他才看清,原来是中书监刘放。
“你,你这是要去哪里?”董昭满是担忧。
刘放大声宣布:“魏帝陛下怕侍中大人请山阳公不力,特地命我前来,与您一起去劝说。”
原来不是要替换我,董昭稍微松口气,便忍不住白了刘放一眼。
说怕我不力,也不知道又在背后说了我多少坏话。
刘放也不生气,靠近他轻声说了一句:“我们刘家的先帝,当然先得由我这刘氏宗亲来保护。”
董昭在心里“呸!”一声,你倒是不遮掩,可早没见你保护,这时候跑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