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书友-雍正贡献和汉族起源
看了“风霆迅”的话,深有感触,其实历史上的雍正不是没有做过贡献,我之所以写雍正,写清朝是做了深思熟虑的。恰恰是在康熙后期开始,清朝统治者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我才要从这里开始写,写一个顺利发展的中国。
我在税务部门工作,以前学中国税收发展历史的时候就学过“摊丁入亩”,这也许是雍正为数不多的功劳之一吧。
中国过去土地和人丁分开纳税。康熙五十年(1711年)后,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但此前出生的人丁还要缴纳丁银。
雍正推行丁银摊入地亩。这项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穷无地者的负担。
就这一点来说,摊丁入地制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自“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后,特别是实行“摊丁入地”制度之后,社会人口,急剧增长。道光年间,人口之数,突破4亿。
还有一条不得不提,就是废除贱籍。
贱籍就是不属士、农、工、商的“贱民”,世代相传,不得改变。他们不能读书科举,也不能做官。
这种贱民主要有浙江惰民、陕西乐籍、北京乐户、广东疍(dàn)户等。在绍兴的“惰民”,相传是宋、元罪人后代。
他们男的从事捕蛙、卖汤等;女的做媒婆、卖珠等活计,兼带卖淫。
这些人“丑秽不堪,辱贱已极”,人皆贱之。
在陕西,明燕王朱棣起兵推翻其侄建文帝政权后,将坚决拥护建文帝的官员的妻女,罚入教坊司,充当官妓,身陷火坑,陪酒卖淫,受尽凌辱。
安徽的伴当、世仆,其地位比乐户、惰民更为悲惨。如果村里有两姓,此姓全都是彼姓的伴当、世仆,有如奴隶,稍有不合,人人都可加以捶楚。广东沿海、沿江一代,有疍户,以船为家,捕鱼为业,生活漂泊不定,不得上岸居住。
江苏苏州府有丐户,也为贱民。
雍正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乐户、惰民、丐户、世仆、伴当、疍户等,命令除籍,开豁为民,编入正户。
在这一点上,就是我们汉族人的皇帝也不如雍正啊!
但是“风霆迅”说对汉人伤害最大的话,就有点狭隘了,我也是纯正血统的汉族人,可是要放在1万年前,谁又是汉族人呢?
我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汉族的说法是这样来得:
汉族旧称“汉人”,此名因汉王朝而得,但以“族”相称是晚近的事。
汉族的先民在先秦时期原名华夏,或称华,或称夏,古人解释[夏]是崇尚礼仪的大国之意,显然与夏王朝的建立有关;周人往往自称为“夏”,历史上有“周人尊夏”的记载。
夏人冠冕博衣大带采饰,古人解释“冕服采章曰华”,是自称美名。
古代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就是以夏商周三代为核心的华夏文化,所以“华夏”又是“中国”(地处中原的诸国)的代用语。
炎黄二帝传说是华夏的民族英雄,所以人们常说汉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
汉民族虽然得名于汉王朝,但汉朝人并不被称为“汉人”,而是被称为“秦人”’,这是因为秦王朝统一了中国而声明远震。
秦以后的西域各国称我们为“秦”,China和Sino之名即由此而得,并沿用至今。
中国人别称汉人起于魏末,最初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对被统治的中原地区居民的蔑称,带有侮辱性。[北齐书]和[北史]中都有这样的称呼:“汉”“汉子”’“汉辈”“汉家”等,后来泛以骂人,不再专属于汉人,而是用来代指男人,比如“好汉”“庄稼汉”“醉汉”“贼汉”等。
“汉人”“汉儿”之名出现在北齐,隋唐沿用,但应用不广,大量使用这类名称的时代是辽、金、元。
辽由契丹和汉两大民族组成,实行胡汉分治。汉族以“汉人”自居,似乎不太在意它所包含的贬义了。随着民族的不断融合,社会上有了“契丹汉人久为一家”的说法。
中华民国代替大清帝国后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
除[汉]外,“华”和“唐”也作为汉民族的自称沿用至今。尤其是[华]已成为一种具有中国意义的族称,是[中华民族],而不是[汉族]。如“访华”之“华”即“中国”。
华侨,华裔,华人等指中国血统的人。
目前只有华侨用[唐]指中国,也指家乡。如[唐人街],[唐装]。回家乡为[回唐山]。
现在我们只看中华民族,具体到什么少数民族,大家还是宽容一点吧,**的民族政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合理的了,我们这些米粒之光焉敢与他老人家争辉?
最后PS一下:那些自以为汉族人就多么高贵无比的人,别再自作多情了,也许其实你不过是个契丹人或者其他什么人,没有**那么宽宏伟大的胸襟,就不要对少数民族兄弟指手画脚了,学了历史再发表观点吧,不然只会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