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海与风》之中登场的相关武器设定
机体番号:ZGmF-X58e/H
机体代号:asuka’s.Griffon.custom(飞鸟特制版鹰头狮)
机体类型:泛用试作型mS
制造商:凡尔纳设计局第七计划科。
所属:ZaFT
初次配备:ce.73
尺寸:头顶高18.73m
重量:80.75吨
固定武装:ma-SX799型骑士枪*1,
SlashHaken*2
ma-m991“格拉姆”光束军刀/ma-m991“GRam”beam.saber×4,
ma-m996“石中剑”光束短剑/ma-m996“caliburn”Beam.Dagger*4,
m73-aaVc对装甲振动爪“犬齿”/m73-aa“eckzhn”anti-armor.Vibrate.claws×2,
m74-HFW高周波切割鞭“法芙尼尔”/High.Frequency.Whip“Fafnir”,
mmI-GaU25a.20mm.cIWS×2,
ma-BaR72高能量光束来福枪/ma-BaR72high-energy.Beam.rifle。
mGX-2330.280mm强子加农炮/mGX-2330Hadron.cannon;
选用武装:BmL-02S小型导弹全领域速射装置*2
机身特殊装备用挂点*1
主推进系统:maN动力公司/Jumo004.B-1/Bellerophone
辅助推进系统:ForceSilhouette
最大升限:35000公尺
最大平飞速度:3.5马赫
简介:
和e-Series最初“开发高泛用主力机种”这一初衷不同。custom.Griffon最初开始就是为了——“寻求在有限机体上进行最大限度的火力配置,同时兼具其它mS望尘莫及的高速”这一近乎于偏激的设计要求而展开研发工作的。
对于第七计划科科长——羽.飞鸟为何会提出这种类似偏执的要求不得而知。但单看性能,这款机体确实达到了要求。
与追求类似性能指标的Strike.Gundam.IWSP以及Destiny.Impulse相比,本机在火力和速度方面更胜一筹。
近身战装备追加了2把ma-m991“格拉姆”光束军刀,更添加了ma-SX799型骑士枪和ma-m996“石中剑”光束短剑。
ma-SX799型骑士枪事实上更应该归纳为攻盾系统,这种巨大武器的前端部分是光束盾生成器“面体”/mX2351‘Hedron‘beamshieldgenerator。除了用于攻击之外,还可以给机体提供防护,更重要的是在跨音速飞行阶段。这套系统也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由于Griffon并非可变形mS,因此无论如何设计,进行超音速飞行都是对气动布局、机体结构强度、发动机推力的巨大考验。所以设计人员另辟蹊径——在进行跨/超音速飞行时,由光束盾生成器展开圆锥伞状的光束盾将机体收纳其中。如此一来mS本身并不会和大气直接接触,空气阻力相应减小之余也提高了高速飞行状态的防御能力。
Slash.Haken继续予以保留。
ma-m996“石中剑”光束短剑基本系统和ma-m991“格拉姆”光束军刀相同,并不是实剑而是射出光束的刀刃。与Gram相比,通过缩短光束刃,调整成难以扩散。驾驶员可以活用其性能,将其投向远处的敌人及突刺战术。
ma-BaR72高能量光束来福枪在实战中表现不错,威力也令人满意。但射速不足。经过改良后,可以转换为威力较低但射速提高的连发模式或者威力较高,但射速较慢的单发模式。连发模式本来的目的是限定于牵制等方面,但由于可以让光束间断地连射,对于没有PS装甲的通常兵器来说具有相当的威胁。
最初的设计方案中,custom.Griffon计划在肩部安装两门内置式复列位相能量炮。但由于体积过大以及能量消耗问题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mGX-2330.280mm强子加农炮,由于体积相对较小,因此可轻易得收纳进custom.Griffon的肩部内。除了和复列位相能量炮相同的威力,可用于扫射和定向射击之外,更可以进行类似霰弹的覆盖攻击,且强子能量束的能源消耗也相对较小。
BmL-02S小型导弹全领域速射装置内装置有16枚微型全领域机动导弹,与目前列装的各类空战导弹相比,虽然射程较短,只有0.6~7Km。但机动过载和速度得到了提高,在测试中甚至达到了最大机动过载90G、最大速度5马赫的惊人数据。此外该型导弹对立轴发射角没有要求,机体处于任何姿势均可发射。
在诸多技术指标中,最为苛刻的莫过于“双三五”的最大升限35000公尺和最大速度3.5马赫。即使使用ma-SX799型骑士枪解决了气动外形以及空气阻力的问题。但动力系统依然是个大问题,原有的Force.Silhouette根本不可能提供如此大的推进力。就算解决了发动机出力问题,航程也短的可怜。
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委托maN动力公司制造的全新推进背包系统——Jumo004.B-1/Bellerophone。
如何提供最大的推力给机体?单单提高发动机推力已经无法实现。更强劲的引擎意味着更大的体积和重量,为了这部分多出来的重量就必须研究更新更强劲的引擎和全新的能源系统。这无疑形成了一个无法走出的怪圈,而第七计划科或者羽.飞鸟提出了另外一种解决办法——已经完全实用化的T矿技术。
T矿在负荷一定的电压之后,会产生气化,这是它的特质。令人惊讶的是构成该气体的原子,其电磁旋转极性与存在于地球上的所有原子恰好相反。这种气体就是“负质量”——也就是说,它拥有“反重力性”的特质。
Bellerophone核心部分安装有小型化的T矿炉,在持续给炉心的高纯度T矿供给稳定电压下,在其周围形成微重力的浮游力场。custom.Griffon借此等同于微重力环境下飞行。能量消耗也成功减小。达到了设计的高空高速的指标。并且在ForceSilhouette的辅助下,机动性能依然保持原有的水平。
本机的火力、速度和机动性较Griffon的基本型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就是作战持续时间大幅度缩短,尽管采取了各种能源节约措施,并且扩大了电池反应堆的容积。但最大持续作战时间只有90分钟。
其次是作为提高机动性能的代价,机动过载也大幅增加,驾驶舱附近虽然采取了对G力措施,全速回旋时也会产生最大12G的负荷。因此驾驶员必须穿戴专用的纳米液压抗荷服。
最后,虽然解决了各系统的兼容问题,并且完全实现了系统的屏幕化。但如此之多的武器系统对于驾驶员的反应速度依然是个不小的考验。
综上所述,本机固然火力强大,行动敏捷。但问题也极多。忽视驾驶员的因素是最大的问题。可说是除了极少数精英王牌之外无人能够驾驭的机型。不客气地说custom.Griffon更多体现的是作为武器试验平台的价值,而不是作为一种量产机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mS,本不应使用外挂架设备,但custom.Griffon装备的机身特殊装备用挂点却一直没有说明用途,实在是令人起疑……
#############################################################################################
Gloucester
机体番号:amX-109e
设计编号:e-25
机体代号:Gloucester
机体类型:试作型泛用可变形mS原型机
制造商:凡尔纳设计局第七计划科
所属:ZaFT
初次配备:ce.73
尺寸:mS形态,全长4.23m、全宽6.91m、全高15.22m
ma形态,全长19.62m、全宽15.36m、全高4.04m
重量:69.72吨
固定武装:
ma-m991“格拉姆”光束军刀/ma-m991“GRam”beam.saber×2
ma-BaR833L多管激光速射炮*2/ma-BaR833L.Gatling.beam.cannon*2
mmI-GaU75a20mm超小型激光炮*1
ma-m22G.37mm半固定光束炮*2
BmL-02S小型导弹全领域速射装置*4
机翼挂点*4
主推进系统:maN动力公司Jumo-2450B热核喷射引擎*2
最大升限:32000m
最大速度:2.85马赫
简介:
ce.73年爆发的战争是本来就人口处于下风的PLaNT方面兵力更加的捉襟见肘,而战线却一直没有缩短的迹象。
随着战局出现长期化和僵持化的可能性,即使是不断爆发小规模交战的相持阶段也令ZaFT的上层感到苦恼,像上次大战那样的消耗战无疑是一场噩梦。
由于兵力有限,部分地球上的据点兵力便不可能部署得太多,部署少了又容易给联合方面制造机会。
于是,军方开始寻求一款可以快速支援前线,拥有较大的作战半径,并且配备充足火力的mS,并且委托凡尔纳设计局第七计划科展开研发工作。
第七计划科的设计进度可说是相当惊人,仅仅接到命令的2周内就完成了全部的草图设计!虽然是战时,而且已经摆脱了Juinus7条约的桎梏。但如此之快地拿出设计方案甚至图纸,还是不得不让人怀疑第七计划科早在战前就已经秘密展开核动力mS的研发工作了……
由于主要作战环境是地球,因此第七计划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可变形mS来满足长途奔袭的要求。
相对于交战双方现役的可变形mS,Gloucester的ma形态外形光滑整洁,完全是一架战斗机的模样,看不出丝毫mS的痕迹。这种外形对于跨/超音速无疑是非常有有力的,Gloucester的主翼,采用了二十世紀末的maW(missionadaptiveWing)概念,能够调整主翼断面的形状与主翼的面积来适应不同的飞行状态。即使是倒飞时,也能让翼断面变为正飞的形状而不会产生撞向地面的情形。
新式的变形系统和惯性向量控制系统也相当令人瞩目。独立的发动机以及腿部与其他可变形mS相比,不但故障率低,在变形时重心移动也较小,而且部需纳入进气道设计的腿部能夠作得更坚固。mS模式时缺乏的向下推力,由收纳腿部部位类似百叶窗的排气口排出。推力以及方向可由百叶窗型排气口调整,剩余的气流则流过反应炉提供水平推力。使用这种变形机构让机内载弹空间变大,能够装载新型的高机动micromissile发射器。
动力系统方面,由于Juinus7条约的失效,Gloucester选择了“蓄谋已久”的Jumo-2450B热核喷射引擎。这种引擎早在ce72年就在秘密的开发,是将推进剂(固态的氢或氦)激发至电浆状态,送至喷嘴内产生小型核爆来产生推力。这种小型核爆能够用跟热核引擎相同方式控制。因此跟核弹爆炸一次将能量释出不同,热核爆发引擎能产生持续、稳定而且可加以控制的小型核爆。这种新型引擎的出现大大的提升了Gloucester的推力,并且降低了推进剂的消耗量。由于选择了三片式折流坂矢量喷管外加数个辅助喷嘴,ma形态下的Gloucester机动能力也是异常出色。
武装方面使用了以下系统。
ma-BaR833L多管激光速射炮是Gloucester的标准武装,凡尔纳设计局开发的新型光束步枪,共装备2门。为了保证隐形效果和不破坏气动外形,两支步枪分别安装在机腹两个专用的收容舱中。使用时,ma-BaR833L可以从收容舱中被弹射出来,枪身伸展开,旋出护手和握柄,让Gloucester单手或双手持用。
mmI-GaU75a20mm超小型激光炮是Gloucester头部的防御性固定武装,只能向后方瞄准(mS和ma形态都是如此)。
ma-m22G.37mm半固定光束炮配备于Gloucester的手臂上,能够朝向前方或后方攻击。光束炮能够在30度以内转动射击。
BmL-02S小型导弹全领域速射装置:安装于Gloucester的背部,容弹量为每具16枚,使用微型全领域机动导弹。
4个机翼挂点可选择多种装备,例如航空炸弹、中程导弹、燃料空气炸弹、电子侦察吊舱、小型导弹全领域速射装置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机翼挂点全部搭载BmL-02S小型导弹全领域速射装置,那么Gloucester的导弹数量则是惊人的128枚……
其他配备则有:
球型独立驾驶舱:出于对G力措施以及驾驶员的视野和安全问题,驾驶舱被设计成为可以脱出的球型独立驾驶舱。虽然使用了BDI和BcS,但是但是在座舱中有预备用屏幕作为后援系统防止BDI系统失效,但是屏幕无法在战斗中提供足够的信息给驾驶员。另外驾驶舱内仍然配备有标准的控制系统,预防驾驶员在失去与BcS系统联机时仍然能够以手动方式控制机体。
主动匿踪装置:由于大气圈内的条件限制以及远程快速奔袭的设计要求,miragecolloid的搭载变得不可能,因此使用最新的主动匿踪装置。不同于旧式的被动隐形手段,该系统是通过类似Griffon的Geass通过散布电脑病毒的方式在空间内散布电子干扰在各种电子仪器上达成“隐形”的目的。
宽带感应器:这套系统能将所有可见以及不可见光谱以可见光的方式显示,并可支持驾驶员在黑暗中以红外线寻找目标,在雨中、雾中以紫外线寻找和确定目标,或利用热感应找寻隐藏目标。而且系统可以任意利用主动或被动模式寻找目标。主动模式中,系统会发出一道光线(可见或不可见光)并且利用反射找寻目标。被动模式时系统不发出电磁波。主动模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但是被动模式能够减少被红外线、紫外线侦测到的机会。
可弃式四肢:由于四肢上并没有设计对于飞行有严重影响之部份,Gloucester的四肢能够在毁损严重时抛弃,避免造成变形时的拖累或对机体进一步的伤害。
BrainDirectImaging(BDI)System(大脑引导图像系统):BDI系统能让传统显示在抬头显示器、仪表上的各项资讯,通过电波传到给驾驶员,将其图像化以cG的形势显示在驾驶员的心中。能让驾驶员感受到视觉、触觉,并且能感受到机体平衡、机体力回馈。
BrainwavecontrolSystem(BcS,脑波控制系统):能让驾驶员将脑波中的意识流传达给电脑,使得驾驶员可以依照自己的意识操纵机体。BcS系统能让驾驶员以人类的直觉思考方式来操控YF-21,并且配合BDI系统让驾驶员得知各项信息。
缺陷:BDI和BcS系统结合起来能让驾驶员以思考的速度来感觉并控制机体。所以使得在战斗中操作mS和作战反应的过程大幅度缩短。但由于这种系统的特性,驾驶员如果想熟练操作,需要有非常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并且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熟悉系统,也就是说只有战斗驾驶中的超级皇牌才能充分的发挥Gloucester的潜力,由于使用BcS和BDI系统时需要精力高度集中,心里难免产生无形的压力,并且还要承受Gloucester本身超高速带来的身体高负荷,在这双重的压力下会带给驾驶员许多不良的副作用
BDI系统也有缺点。人类的脑部并不是为了接收这些大量信息而生,使用BDI系统会导致驾驶员出现紧张、疲劳以及头痛的现象。频繁的使用甚至会导致许多精神征状如——失眠、焦虑、冷汗、双手发抖以及情绪不安。在数周频繁使用BDI系统后,驾驶员必须换班,使情绪得以调整,医官也可以开药减缓上述的征状。但是根治的方法只有停只使用BDI系统。现今无法知道长期使用BDI系统会对驾驶员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BcS系统的缺点是需要驾驶员非常集中注意力才能控制机体。如果驾驶员精神遭受打击则无法顺利控制机体,一直要等到驾驶员冷静集中精神为止。另一个缺点则是BcS系统会将驾驶员脑中闪过的念头不经允许就执行。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缺陷就是Gloucester本身高昂的造价,经过核算之后,发现即使量产压低成本,Gloucester单机的造价还是3.5架Babi的造价外加维护费用。如此之高的成本显然不可能被军方接受。
Gloucester总计完成3架,1号机并未装备BcS与BDI系统,仍然利用一般的HOTaS来操纵,因此驾驶舱的视野比较广。3号机在地面作航电系统测试。真正投入到达达尼尔海峡之战的只有2号机。目前1号机转作为2号机的预备零件而入库保存,不再实际飞行。假若2号机遭遇太大的破坏,则将准备制造4号机进行战场测试,而毁损的2号机则转作疲劳破坏性试验。
###########################################################################################
Sutherland
机体番号:amX-110e
设计编号:e-27
机体代号:Sutherland
机体类型:试作型泛用可变形mS原型机
制造商:凡尔纳设计局第七计划科
所属:ZaFT
初次配备:ce.73
尺寸:mS形态,全长4.47m、全宽6.50m、全高14.54m
ma形态,全长18.62m、全宽14.87m、全高3.94m
重量:67.34吨
固定武装:
ma-m991“格拉姆”光束军刀/ma-m991“GRam”beam.saber×2
ma-BaR833L多管激光速射炮*1/ma-BaR833L.Gatling.beam.cannon*1
mmI-GaU75a20mm超小型激光炮*1
ma-m22H.37mm半固定光束炮*2
左臂小型盾牌
内置弹舱
机翼挂点*4
主推进系统:maN动力公司Jumo-2450B热核喷射引擎*2
最大升限:33000m
最大速度:2.75马赫
简介:
由于Gloucester太过昂贵的造价,以及培养合格驾驶员的高成本、长周期。军方对于列装Gloucester并不感冒。列举了Gloucester的种种不足之后,要求第七计划科重新设计。
由于有了Gloucester失败的经验,第七计划科很快设计出了Sutherland来满足军方和前线的需求。并且制造出了5架原型机,其中的3架投入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用于性能测试评估。(也有说法是第七计划科一早就准备了备用方案,在得到Gloucester可能失败的风声之后,立即秘密展开Sutherland的制造)
Sutherland继续采用了酷似战斗机的ma形态,其ma形态是一架前掠翼带前置鸭翼,双垂尾,矢量推力控制的高超机动战斗机。同时期交战各方列装的可变形mS中只有奥布军的mVF-m11c村雨采用了类似的气动布局。由于使用了这种颇为独特的布局,造就了Sutherland惊人的操纵性。
不过在基本定型之后,Sutherland的道路并不平坦。
首先,前掠翼在战斗机上的实用资料并不多。虽然人类在aD20世纪就开始了对前掠翼的研究,但真正大量装备部队的并投入实战的机体资料却没有(唯一例外的是奥布,但作为敌对国家,显然不可能提供相关的资料)。不能用电脑模拟所有的情况,所以从前所说的“飞了才知道”的东西仍然很多。这样无法针对“难以预计的突发**故”而研究应对方法。Sutherland只有通过电脑模拟技术,风洞实验,不变形无人实验机等方式展开研究。
其次,军方的性能要求很高。要求单机能够进行中途不休息和添加燃料的超远程航行,能够在不使用核弹的情况下只以少数特谴队突破敌严密防守直接攻击敌机要部门和高价值目标,并能够执行重要人质的解救,重点目标的保护等特种作战任务。
再次,经过了Gloucester的失败之后,必需要考虑机体的成本,而在设计Sutherland时,成本再次成为了被设计小组遗忘的问题。于是判断最初设想的“同时具有机体的高性能与驾驶员的可操纵性”难以实现。
于是第七计划科的设计团队决定以追求机体的高性能为最优先,而飞行员则以高性能的aI辅助操纵系统支持。由于这种几乎“本末倒置”的理念指导设计,Sutherland在开创最高飞行性能同时也创造了驾驶难度的最高记录。尽管使用了基于人造引力技术和惯性控制技术的“G力补偿系统”,试飞员们仍然对飞机的操纵性十分不满,而军方高层却对Sutherland的设计十分满意,于是研究工作就在高层的赞赏与基层的抱怨声中进行着。直到第七计划科紧急电告他们的部门主管——被军方上层多次指责“不务正业”的天才(或许是天灾……)少年,羽.飞鸟科长之后事情才有了转机。
根据第七计划科发送过来的资料和试飞纪录,并且在卡潘塔利亚基地进行了一次亲身的秘密试飞之后,提出了相关的改良意见。本已十分敏感的机体被进一步改良:副翼和尾翼的可动舵面偏角被增大了3到5度,而发动机油门的响应速度被提高了50%。
为了便于操作,Sutherland的飞行员辅助支援系统(PilotSupportSystem)分为三个部分,简称系统1、系统2、系统3,系统1负责机体控制、自动导航和无人化控制(aI操控,可进行低程度的作战)。系统2负责虚拟座舱显示、武器系统和电子对抗,主动匿踪装置也是由这部分负责的,系统3负责战场分析、战术咨询和远程航路的计算,三系统分开工作,只要有一部分遭到病毒之类的入侵时另两个部分会对其进行物理遮断,同时分担其工作,这时虽然性能下降,但是保证了安全性。
动力系统方面采用了和Gloucester相同的Jumo-2450B热核喷射引擎,
变形系统是从来没有机体与之类似的全新设计。这个变形设计却并非出自第七计划科的手笔,是由凡尔纳设计局的可变系统研究班设计,比ama-953.Babi缩短了20%的变形时间。一改以往座舱在mS形态置于腹部前方的设计,而将座舱设置在背部,由机体装甲结构完全收纳,同时躯干是由机头和机身构成双重三角形型的超稳定结构,使得Sutherland的mS形态异常坚固。由前方射来的威胁会完全的被正面厚实的胸部和腹部所阻挡,飞行员的安全大大改善。此外,这种设计还使机头的主雷达在mS形态可以不受影响的工作,增加了火控系统布置的合理性。
武器系统:
ma-BaR833L多管激光速射炮继续为Sutherland所采用,凡尔纳设计局开发的新型光束步枪,装备1门。为了保证隐形效果和不破坏气动外形,步枪安装在机腹专用的收容舱中。使用时,ma-BaR833L可以从收容舱中被弹射出来,枪身伸展开,旋出护手和握柄,让Sutherland单手持用。
mmI-GaU75a20mm超小型激光炮是头部的防御性固定武装,只能向后方瞄准(mS和ma形态都是如此)。
ma-m22H.37mm半固定光束炮进一步改良,炮管的可动角度增加至45度。
内置式弹舱:为了保证隐形效果,在腿部设置内置式弹舱。弹舱内可以挂载48枚Bmm-24全领域高机动微型导弹或其他导弹(其他导弹视其型号、大小来决定数量)。
机翼挂点:与Gloucester的机翼挂点功能类同。
缺陷:主要缺陷还是像基层抱怨的那样,其操纵性能始终是普通战斗驾驶的噩梦,甚至部分驾驶员给Sutherland起了“寡妇制造者”的外号。这是由于设计团队奉行“机体性能与操作性能分开”的设计方法,极力提高Sutherland的性能,连原来作为辅助飞行员的PilotSupportSystem也被设定成了以保持机体性能为优先,牺牲飞行员安全的模式造成的结果。这虽然使PilotSupportSystem的存在本末倒置,招来试飞员一片不满的骂声,但却使Sutherland拥有凌驾于当时所有先进可变形mS的超高性能。另外由于放弃了BDI和BcS,驾驶员的健康问题也到了解决。但是G力对驾驶员带来的副作用还是需要经常注意。
#############################################################################################
Graf.Zeppelin(齐柏林伯爵)
舰名:Graf.Zeppelin
舰种:浮空型航空母舰
所属:ZaFT
全长:327m
全宽:155.7m
全高:106.16m
设计排水量:38100吨
满载排水量:42600吨
最大航速:60节
最大续航力:30000海里/18节
舰员:1760名
推进:T矿炉浮空系统,反重力推进装置。
武装:14座88mm3管Flak36、32座40mm.cIWS、8联装大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发射单元*8、阳电子反射器、氘核光束送电系统。
载机:标准配置37架mS。
简介:
该舰属于大气层内浮空舰,事实上该舰的试验性质比较浓厚。更多的是为scharnhorst级取得数据。另外,不同于当时流行的“mobilesuit强袭登陆战舰”,GrafZeppelin更接近传统的舰队航空母舰,对舰对地用的远程导弹和大口径舰炮完全不装备,本舰的mS搭载量可视任务而调整,如果是需要承担运输任务,mS搭载量可达到48架。mS弹射装置有两套,分别安装于两舷的出击轨道上,一套是为Sutherland等新锐可变形mS所使用,由于Sutherland和Gloucester在ma形态下使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因此为其准备了专用的电磁弹射器;另一套则是为GOUF、Griffon等型号的mS使用的通常型弹射器。所有mS的降落都在顶部居中的降落甲板完成。
舰内各种修理整备设施完善,可以承担大修级别的mS维修任务。另外由于空间充足,生活、医疗设施也一应俱全。
军方对Graf.Zeppelin在实战中的使用相当满意,对于建造同型2号舰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2号舰甚至已经选定了预定名——Peter.Strasser,但是机头吞金巨兽让这艘以一战德国飞艇舰队司令命名的战舰永远的停留在了图纸上……
另外,由于经常执行运输任务,这艘看上去臃肿的浮空航母,被ZaFT官兵取了一个颇为亲切的绰号——“milchkuh”(奶牛)……
############################################################################################
注解
战斗机制造出来之后,其外形便已基本确定了。当其外形一定时,飞机焦点位置是确定的,反过来就要求在飞机使用过程中的重心位置必须位于允许中心变化的范围内才行。重心的后限是由静稳定性要求确定的,它不能跑到飞机焦点位置的后面去。重心也有前限。重心前移可以增加飞机的静稳定性,,但并不是静稳定性越大越好。例如,静稳定性过大,升降舵的操纵力矩就难以使飞机抬头增加仰角获得c(L,max).换句话说,是操纵性要求限制了重心的前限。
焦点与重心的位置关系:Δc(m)/Δc(L)<0
而从Sutherland的气动外形中不难看出,Sutherland的重心十分靠后,接近于飞机焦点位置的边缘,使得这种机体的静稳定性十分小,当然,同时也造就了它惊人的操纵性。
飞机在空中飞行,不仅要求纵向运动应具有静稳定性,即绕飞机横轴的运动静稳定性;而且也要求飞机绕纵轴和竖轴的运动具有静稳定性。
从机头贯穿机身到机尾的轴叫纵轴(Ox轴)从左翼通过重心到右翼并与纵轴垂直的轴叫横轴(Oy轴)。这两根轴同处在一个平面内,比如水平面内。通过重心并和上述两根轴相垂直的轴叫竖轴(Oz轴)。飞机在铅垂平面(Oxz平面)内的运动成为纵向运动;绕横轴Oy的转动叫俯仰运动;绕竖轴Oz的转动叫偏航运动,绕纵轴的转动叫滚转运动。如同要求飞机绕横轴的运动具有纵向静稳定性一样,要求飞机绕竖轴和纵轴运动也具有静稳定性,并分别称为方向静稳定性和横向静稳定性。
飞机在铅直平面内运动时,绕竖轴Oz和纵轴Ox的力矩恒等于零,此时暂且用L代表横滚力矩,N代表偏航力矩。但是,如有右前方吹来一阵风,则来流v∞将偏离飞机对称平面Oxy,出现侧滑角β。一旦出现侧滑角β,来流流过立尾将产生侧向力-Y(v)(实质上就是立尾产生的升力,只是方向指向横轴Oy的负方向),该力将产生一个绕立轴的偏航力矩+N(v),有力图减小或消除侧滑角的作用,故立尾对飞机方向静稳定性是起到稳定作用的。注意,产生侧滑时,作用在机身,特别是机头上的侧力-Y(sh)是起方向静不稳定性作用的。要是飞机具有方向静稳定性,立尾产生的偏航力矩(绝对值)必须大于机身的偏航力矩才行。因为,随着飞行马赫数ma∞的增大,特别是超过声速以后,力尾的侧力系数绝对值迅速减少,根据c(L,a)=4/(ma∞^2-1)^(-2)说明ma∞〉1.0之后,ma∞再增大,力尾产生升力的能力就下降,而机身的侧力系数随飞行马赫数的变化不大,所以,使得飞机的方向静稳定性迅速减少。在设计超音速战斗机时,为保证在平飞最大马赫数下仍具有足够的方向静稳定性,往往必须把立尾的面积做得很大,有时还需要选用腹鳍以及采用双立尾。随着倾斜角的出现飞机具有横向静稳定性是指处于纵向平衡状态的飞机,一旦受到外界干扰,打破了原先对飞机纵轴的力矩平衡,产生绕纵轴Ox的倾斜角φ;当外界干扰消除后,飞机靠自身产生的恢复力矩,有自动减小倾斜角φ和恢复原先平衡的趋势。保证飞机具有横向静稳定性的主要外形参数是机翼的后掠角和上反角。
而倘若因外界干扰使飞机产生了向右的倾斜,随着倾斜角φ的出现,飞机的升力L’(此处用L’代表升力以区别此处的横转力矩L)也跟着倾斜,在升力分量L’sinφ的作用下,飞机将出现向右方向的运动。换句话说,紧跟着出现的是右侧滑状态,有半翼的有效速度v⑴将大于左半翼的有效速度v⑵;所以,在右半翼上将产生正的升力增量ΔL(r)’>0,而在左半翼上将产生负的升力增量ΔL(l)’<0,从而出现一个负向的横滚力矩-L,力图减少或消除倾斜角φ。可见,机翼后掠,将起横向静稳定性的作用。
库波哈勃评定等级
1级很好,非常良好的性能。
2级好,好的飞行品质
3级好,但有一些不重要的特点,不改进对执行任务也足够好。
4级有某些不重要,但是明显的缺陷,需要改进。缺陷对完成任务的影响,容易由飞行员补偿。
5级中等程度缺陷,必须改进。为了完成任务需要飞行员作较大的补偿。
6级非常大的缺陷,需要大的改进,为达到可接受的性能。需要飞行员花最大可能的力气。
7级基本性能需要作重大改进,可操纵,但性能不适应要求,对飞行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8级可操纵,但有困难,为了保持操纵和维持飞行,要求飞行员由高超技术。
9级在可操纵的边界上,为保持操纵,需要飞行员由高超技术和高度注意力。
10级不可能完成飞行。
##############################################################################################
PS:由于原作中ZaFT方面的可变形mS都无法满足我接下来设定的剧情需要,所以只好把可变形机器人之中我认为最优美也是最强大的YF19和YF21拉出来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只会比原著多出一架被打成残废的Griffon而已,相信各位读者也不希望剧情会朝那个方向发展。接下来可是主角和基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面对面的激战,各位读者看了机械设定之后,也会略微体会到那将会是一场激烈万分的战斗。我也会十分认真地描写这场几乎称得上惨烈的战斗。大家尽请期待。
特别附赠高达OOeD2《Friends》,算是为刚刚离开那个让他无法接受的世界的LOcK.ON哀悼一下,水岛不愧是当年制作eVa的痞子教主庵野的部下,心狠手辣……期望OO能够追上Z的死亡率……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