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炮兵革命
6月22日清晨,京畿北郊屏障顺义牛栏山。
山间的云雾被冉冉东升的旭日渐渐驱散,密云县城遥遥依稀可见。放眼望去,牛栏山顶全是密密麻麻的炮兵黄蓬蓬的身影,成群的汽车和牵引车喷着黑烟正在隆隆开向预定攻击始发阵位;重炮因为射程已可以达到密云,也以山顶作为远程地面压制阵地。这是中**队前所未有的强大炮兵力量:德国制造的150毫米榴弹炮12门、105毫米榴弹炮36门,75毫米博福斯山炮36门、日本制造的105毫米榴弹炮36门、75毫米野炮108门、75毫米山炮48门,还有军分会直属的77毫米野炮……超过300门重炮(以中**队的标准,75毫米火炮就是重炮了)分成数行一字排开,炮兵战士正在喊着号子拉开巨大的驻锄,瞄准诸元手飞快地摇动手轮,检查方向高低机油的润滑程度,装填手拼命将重达数十公斤乃至上百公斤的单发弹药箱从卡车上卸下来,抬到大炮旁,两个人用装弹夹抬起炮弹,另一个人用推弹棍将沉重的炮弹推入炮膛……
冯玉祥、邓演达、杨杰、黄绍竑、张发奎等一干军分会首脑和桂系第8军的军长廖磊亲临牛栏山观看炮兵集群发射,看着如此众多的重炮,激动心情溢于言表,不由兴奋地指点江山。炮兵旅的旅长蔡忠芴可没那么潇洒,连续十几天研究侦察机航拍的资料,实地精心测量地形,用计算尺呕心沥血推算各种射击诸元参数……已经把他这位当今中国首屈一指的炮兵专家搞得晕头转向,不过今天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一切辛苦即将有了丰厚的回报。
清晨,密云城东日军第8师团司令部驻地。
师团长西义一中将5点准时起床,比第一遍起床号还要早半个小时。这是师团长20多年军旅生活养成的习惯。他是第8师团的元老,从未调出过第8师团,他深深为能成为光荣的帝国骄傲——陆军第8师团的一员而自豪。
按照预定计划,第8师团在从南满攻入长城向支那军显示帝国的浩浩军威后,一期作战任务已经完成。西义师团长率部进占密云,支那军望风披靡,若不是贵族院害怕引起国际干涉,攻占北平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那帮**的、人头猪脑的贵族!中将虽然并非帝国陆军“实力派”,但是为帝国建立赫赫军功的热望在他的心中却从未熄灭。可惜支那军除了在长城沿线几个关隘殊死抵抗外,大部一触即溃。听说南京政府急着与帝国议和,由英勇的帝国陆军精锐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功就要被肮脏的政客玷污了。据冈村宁次上次来通报,密令已经下达,一待议和生效,第8师团将随时有可能撤到长城一线。
垃圾的政治!每次想到这里,中将象刀刻一样的嘴角轮廓就更加深深地向下弯曲。
第一抹曙光从东方浓厚的云层中透出,那是帝国的光辉。军号哒哒吹响,第8师团的精兵只用10分钟就装备整齐列队开始晨操。
这些年轻的皇军士兵就象中将自己的孩子,勇敢无畏地为了帝国的光辉而勇猛冲杀,中将每次看到这些整齐的队列,就感到自己全身的血液已经沸腾。他为他英勇的士兵感到无比自豪。
几匹战马飞驰冲向营门,哨兵看见马上的军官,急忙拉开障碍。战马越过一层层营扎和一队队早操的官兵,飞奔到师团部驻地。一个军官飞身下马进帐。
“师团长阁下,”第8师团的参谋长小林角太郎大佐立正向师团长敬礼。
“哦,小林君,这么早,请坐吧。”
“谢谢,师团长阁下,”
“有紧急军务吗?”
“是的,师团长阁下,据线报,昨夜冯玉祥的军分会部队有所行动。”
“哦,”中将漫不经心地点了点硕大的头,就象自视甚高的棋手不愿与棋艺低劣的棋手下棋一样,中将对装备低劣的支那军队的具体动向不是非常感兴趣。只不过支那军居然敢于主动出击大日本皇军的占领地,倒是让人觉得可笑又可叹。
“小林君的线报是否可以判断冯军的意图?”
“这个嘛,”小林正信犹豫了一下,“线报的电台杂音极大,我们通宵未睡等待信号,至凌晨才破解出敌军可能想进攻石匣镇。”
中将故作认真地注视着参谋长,其实支那军进攻石匣镇不足为怪,这里是第8师团的总后方,如果被占领,第8师团就被断了后路了。但是即便如此,比起他们现在威胁的六朝故都北平来说,太微不足道了。况且石匣镇驻有一个步兵大队和辎重联队,加起来有近5000人,支那军队岂是啃得动的?中将故作认真只是为了不想让他认真敬业的参谋长失望。
“不必太过紧张,支那军要去石匣镇,最近只能从平谷出发,到达石匣镇外围至少要两昼夜,那还是精锐的大日本皇军的速度,至于支那军嘛——嘿嘿!”
当然,必要的姿态还是要作的。中将叫来第8骑兵联队的联队长三宅忠强中佐,命他派2个搜索骑兵中队向东北方向侦察。
老鬼子西义一是个不折不扣的职业军人,虽然在密云只是暂时驻扎,竟然也不辞辛苦地严格按照《大日本帝国陆军作战条例》中的《驻营例》,将军营严密布防。第8师团直属队驻在密云城内,其中师团部、骑兵联队、第1坦克队(队长百武俊吉大佐)驻城西;炮兵联队(联队长广野太吉大佐)、工兵大队(大队长小泉于搜弥大尉)驻城东(说是城东、城西,其实营房间有安全走廊相联,只是根据地形防守方向不同)。外围一圈摆开4个作战旅团:南面是第4旅团(旅团长铃木美通少将),负责进攻牛栏山;西面是第16旅团(旅团长川原侃少将);东面是混成14旅团(旅团长服部兵次郎少将),属于第7师团配属过来的部队;北面是混成33旅团(旅团长中村馨少将),属于第10师团配属过来的部队,也是师团总预备队。尽管没有明显威胁,日军还是沿军营外围修筑了暂时性防御阵地。特别是正在开挖的一条宽10米,深3米的防步兵壕,本是为了提防中**队的袭扰,误打误中居然给铁军的装甲突击群造成了前进障碍。只是因为时间和人力的关系,这条“防步兵壕”修的断断续续,远远没有完工。
7时30分,蔡忠芴对着步话机下令:炮火急袭密云,放——、放——、放——!
集结在牛栏山顶的数百门重炮同时开炮!刹那间,地动山摇,天地动颜,一串串炮弹拖着密集的弹道飞向密云!
还在进行早操排成密集队形的鬼子立即就被集群的弹幕包围,被如雨泼洒的钢风铁雨血肉淋漓地削倒!“皇军”不断经受着惨痛的杀戮,被钢流扯得稀烂的太阳旗在朝阳下漂浮升腾,樱花武士的肉身在密集的爆裂下复归尘土。在密云城内的坦克和炮兵部队也被猛烈的炮火同时袭击。中国空军派出的日制88式侦察机这10多天来每天都在日军营地上空盘旋(同样的,机身上日本军徽的标志没有涂改,日本人还以为是自己的空军),将日军人员和武器的部署拍照得清清楚楚。日军整齐排列的坦克和大炮顿时被团团爆火包围,在突如其来的炮火前,坦克手和炮兵连滚带爬地寻找掩蔽物,找不到的哭喊着向后面的战壕拼命爬。有些坦克兵努力驾驶着坦克规避着弹坑寻找遮蔽,却不断被直接命中或被近爆的榴弹炸散了架。火炮及旁边堆积的炮弹被密集落下的炮弹引爆,缤纷的殉爆火光中,火炮零件在空中漫天飞舞。
铁军炮兵旅的火力袭击完全达到了预定效果,日军炮兵和坦克部队的战力大部被摧毁,士兵也遭大量杀伤。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炮战理论在中国第一次实战检验。
蔡忠芴采用的,是美军的TOT炮兵战术!
TOT,是TimeOnTarget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同时弹着集火射击技术,不论口径大小各种火炮一律瞄准指定目标区域中心,射击距离或有远近,发射时间或有先后,但调整到全部炮弹在同一时间到达目标区,视数量多寡落弹差距可能只差几秒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常有许多门火炮发射弹幕的场面,但老兵根本不在乎,因为和TOT同时弹着比起来,不过是距离与时间都仍有空隙可躲的零星落弹而已。但遇到TOT这种集火射击,人员或车辆完全没有闪避或掩护的余地。
实施TOT同时弹着,各型火炮操作方式不变,炮连一级的射控程序不变,计算能量也没有增加,只有炮营一级(含)以上单位的射控多出一个倒数计时的统合射击指令。执行这种战术是美式初级炮兵军官训练班队就要学习实作的,并非什么高级和困难的炮兵战术。主要是透过有线电话交换机将炮兵连与炮兵营建立直接命令系统,立即将目标位置换算为本军战斗地域方格坐标,包括请求与调配,每一级的反应时间通常不超过3分钟。
TOT战术的关键是炮群如何协调射击,因为光知道目标坐标然后用图上作业的方法炮击,需要的计算量不是一般大,准备也时间太长。美军的标准办法就是编制表格,预先对每个座标编制射表,然后拉计算尺插值。精度也没必要特别高。如果火炮已就位,标尺均已定好,那就可以随叫随打。叶挺对此早有准备,之前税警总团驻扎密云数月之久,叶挺请总团的美军教官精确测定了密云周边的精确地形坐标,日军进驻密云后又通过涂有日本军徽的88式侦察机对日军营地进行了详细的摄影和拍照,确定了敌方目标的大地诸元。
其中最困难的是如何在没有电子计算机(1946年才发明)的帮助下解算大地坐标,如何快速翻查大量的射击诸元表。其实这些都是美军炮术的基本功,打不打TOT同时弹着都时时刻刻得操作。例如150毫米榴弹炮的HE榴弹用6号发射装药,射击距离1万码,所对应的炮口仰角ELEV,390(密位),对应的弹头飞行时间FS约30秒。FS也是定时信管的设定对应时间。只要推动透明的游标对准距离刻度就立即可取得仰角、偏流DRIFT、F值、飞行时间等基本射击诸元,这些数据及刻度误差在大多数的实战状况下不会大于弹道散布差或任务性质要求,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翻查及加总几十栏的射击诸元表,也没有必要动用电子计算机求取更精密的读数。当代美军炮兵专用数字计算机或射击电脑,如果没有把全球坐标定位系统GPS及情报资料链整合进去,单就射击诸元输入与读取一项来作比较,反而比拉动计算尺还要慢。
想当年使用计算尺可是工科青年的认证标准,叶挺在主政广东后,临时征集大量大学理科学生和中学生从军,主要是炮兵等技术兵种,简化了大量队列、内务训练,由蔡忠芴专心训练炮术,总算来得及赶上热河、长城抗战。而且美军透过许多省时省力的方法,将营连一级的炮术实用化到中学生就可以应付得来的境地。所以叶挺的学生兵完全能迅速学会。
以德制混合炮兵营(装备150、105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山炮)的战斗为例,TOT炮击的过程是这样的:
营长命令:“营部呼叫1、2、3连,射击任务!坐标A6-3H,全单位,榴弹,三群,瞬发信管,同时弹着,准备好报告!”
各连通讯兵立即逐句大声复诵命令,听到“射击任务!”全连立即就战斗岗位。作图手以扇形尺在图纸上量出坐标A6-3H与本连阵地之间的距离与方位,计算手根据作图手报来的射击距离;拉动射击尺的游标读出对应的射击仰角,由于命令要求同时弹着,计算手还要额外读出对应的弹头飞行时间。在此同时,炮班已根据先前命令准备适当弹药数量并结合弹头信管。
营长继续命令:1、2连,5号装药,方向1350,仰角930,同时弹着,准备好报告!(2连105毫米榴弹炮的射击距离是8000码,但炮目线【GT】上有高地阻隔,须采取52度多的高角度射击,弹头飞行时间45秒。)
1连的连长命令:全连,6号装药,方向1260,仰角390,同时弹着,准备好报告!(1连150毫米榴弹炮的射击距离是10000码,弹头飞行时间30秒。)
3连的连长命令:全连,2号装药,方向1430,仰角550,同时弹着,准备好报告!(3连75毫米山炮的射击距离是5000码,弹头飞行时间24秒。)
得令后各炮水平手装订方向,高低手装订仰角,弹药手根据指定发射装药将药筒内多余的药包丢进废药坑,装填手将弹药塞入后膛,炮长闭锁后膛,大声回报:“第一炮准备好!”全连各炮都备好后战炮队长(副连长)向连长回报:“全连准备好!”从炮兵连接到上级的射击任务,到战炮队长回报全连准备好,美式炮操要求的标准反应时间是3分钟,如果命令是“准备好发射!”那么各炮炮长在闭锁后膛后就立即拉索发射了。不过本命令是:“同时弹着,准备好报告!”所以各连便向营回报:“1连准备好!”当3个连都回报准备好后,营部便准备同时弹着的倒数计时。
营长命令:各单位,T加60秒同时弹着,准备倒数,5,4,3,2,1,T!
连长手上捏着计时码表,在T加15秒后下令:“1连,发射!”并向营长回报:“发射了!”T加30秒后2连的连长下令发射并回报,T加36秒后3连的连长也下令发射并回报完毕。此时各级单位派遣的观测官也从有线或无线通讯得知发射完毕,并且在弹着时间前数秒被告知:”观测弹着!”这时他们才对着目标区举起望远镜,因为观测中是全神贯注不许眨眼的。T加60秒左右,第一群由3个炮连3种火炮从5000至10000码外发射的几十发炮弹就在目标区同时爆炸了,且不论这种震撼力对装甲车辆能造成多少破坏,未被杀伤的人员肯定有长短不等的失去战斗力,无法应变,而后续的炮击已一波又一波的抵达,再想躲避也来不及了。
TOT是美军的“独门绝技”,一战后期参战的美军在圣米耶尔之役中就曾经实施过9个炮营108门火炮的TOT同时弹着射击,在二战中的冲绳之役更有动用22个炮营的TOT纪录。二战中美军炮兵TOT战术简直炉火纯青,从战术支援角度来说,起到的效果甚至高于战术轰炸机的对地攻击,往往把德军、日军轰得一点办法都没有。巴顿将军战后曾回忆说:“不用告诉我是什么使我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就是我们的炮兵。”
这一高级战术并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技术设备,就是普通的炮兵配备。从二战到越战结束,美军参战的野战炮兵单位从来不曾采用过任何电子计算机,所依赖的工具就是通讯用的有无线电话机、观察用的望远镜、指北针、地图,测量用的方向盘、卷尺、标杆、射控用的扇形尺、作图板、图纸、射击尺,整训时作精密检验才用得着的厚厚一叠的射击诸元表,以及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训练良好的人脑和手上的笔纸。
TOT战术与二战中威震天下的德军装甲部队“闪电战”十分相似。二战初期,德军的坦克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及法军,但却将法军打得落花流水,因为法军是将坦克以营为单位分散配备到各师,而德军却将几千辆坦克集中起来,组成装甲师、装甲军甚至装甲集团军,形成威力巨大的“铁拳”。美军TOT战术也是如此,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只是将现有的技术整合起来,就形成了“炮兵革命”,令二战中以“大炮兵主义”著称的苏军和德军都相形见拙。叶挺、蒋先云深知,以目前广东乃至中国的国力,与大工业化的日本无法整体抗衡,但集中使用有限的装甲车辆和火炮,辅以先进的战略理念和战术组合,发动局部的“装甲闪电战”或“炮兵闪电战”,力挫日军个把师团还是有把握的。
TOT战术炮击下,密云城内一片狼籍,死尸横陈,伤兵遍地。凭心而论,遭受这么大的损失确实不应该责怪西义一:蔡忠芴运用的是最先进的TOT炮兵战术,这当然是西义一所无法想象的,要知道,帝国陆军中将一心一意想要对付的对手——中国政府军的装备水平甚至比一战时的西方国家军队还不如,你想难为中将去做什么高难度的准备工作?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