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水稻

水稻

学名:OryzasativaL.;英名:rice

禾本科,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颖果。原产亚洲热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栽培历史已有6000~7000年。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后逐渐向西传播,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水稻都在热带、半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至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至10厘米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收获的稻粒称为稻谷,有一层外壳,碾磨时常把外壳连同米糠层一起去除,有时再加上一薄层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泽。碾磨时只去掉外壳的稻米叫糙米,富含淀粉,并含约8%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含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碾去外壳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白米,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米的食用方法多为煮成饭。在东方、中东及许多其他地区,米可配以各种汤、配菜、主茶食用。碾米的副产品包括米糠、磨得很细的米糠粉和从米糠提出的淀粉,均用作饲料。加工米糠得到的油既可作为食品也可用于工业。碎米用于酿酒、提取酒精和制造淀粉及米粉。稻壳可做燃料、填料、抛光剂,可用以制造肥料和糠醛。稻草用作饲料、牲畜垫草、覆盖屋顶材料、包装材料,还可制席垫、服装和扫帚等。稻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其他重要生产国有越南、巴西、韩国、菲律宾和美国。上个世纪晚期,世界稻米年产量平均为4000亿公斤左右,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世界上所产稻米的95%为人类所食用。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生产遍及除南极以外的各大洲。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比泰国还早千余年

中国著名的小站稻主产于天津市,它是在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引进的品种在小站地区试种成功,后来经天津南郊的高庄子李氏大地主改良后成为今天的小站稻,它口味好,成饭后松软可口,成为天津的主要粮食产品之一,但是文化大革命中它曾经做为四旧品种停种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后又在天津南郊大面积种植。

近年,我国北方大面积地区干旱少雨,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使水稻的种植又一次受阻,已经好几年没有人种植水稻了。

水稻种植

早稻:清明插秧(4月份),7月份收割;

晚稻:7月下旬-8月上旬插秧,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割;

晚稻收割后马上种小麦,3月下旬-4月上旬收割;

收割完后又进行早稻插秧。

水稻、小麦的生长期大楷在100-110天之间,收割后再种下的休田时间较短。

闽南海拔较高的山区,一年只有两熟,不种小麦,有些比较缺水的山田,一年只有一熟,即单季稻。

水稻又分双季早稻和晚稻、一季稻(中稻)、再生稻等。其分布很广,北至黑龙江漠河,南至海南岛的崖县,西至新疆,东至台湾和黑龙江和三江平原,低至东南沿海,高至海拔2600的云贵高原都有水稻栽培。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目前的水稻种植可分为六个大区:

我国的六个稻作区:

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区黑龙江流域以南、长城以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主栽品种以早粳和特早熟早粳为主。该区大于零度积温3500-3700度,年降水量350-1100毫米。稻作期一般4月中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上旬。

西北干旱单季稻作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北方大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西部、新疆、宁夏、甘肃大部。品种主要是早熟早粳、中粳。该区大于10度积温2000-4500度,无霜期100-230天,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大部地区气候干旱,光能资源丰富。稻作期一般4月-10月。

华北半湿润单季稻作区地处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南部、山东、山西、河南大部、安徽和江苏淮河以北地区、陕西中北部、甘肃兰州以东地区。种植品种以粳稻为主。诚地区大于10度积温4000-5000度,无霜期170-230天,年降水量580-1000毫米以上,东春干旱,雨量大多集中在夏秋。

西南湿润单季稻作区地处我国中西部及高原地区,包括四川、湖南西部、贵州大部、云南中北部、青藏高原河谷地区。水稻垂直分布明显,低海拔以籼稻为主,高海拔以粳稻为主,中间地带籼粳混栽。该区大于10度积温3000-6500度,年降水量500-1400毫米。生长季180-260天。稻作期3月下旬-10月。

长江流域湿润单双季稻作区地处南岭以北、秦岭以南、包括江苏及安徽中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盆地、陕西和河南的南部。早稻品种多是籼稻,中稻品种多为籼型杂交稻,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以粳稻为主。该区大于10度积温4500-6000度,水稻生产季210-260天,年降水量700-1600毫米。

华南湿润双季稻作区南岭以南,包括云南西南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省(区)。种植品种以籼稻为主,山区也种粳稻。本区大于10度积温6500-9000度,水稻生长季260-365天,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或以上。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据说神农氏之前,人们吃的是爬虫走兽、果菜螺蚌,后来人口逐渐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神农氏为此遍尝百草,备历艰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医药也顺带产生了;同时人们还掌握了制陶和纺织的技术。这种传说是农业发生和确立的时代留下的史影。现代考古学为我们了解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目前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遍布在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为密集。著名的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种粟为主的农业聚落,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以种稻为主的农业聚落,以及稍后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近年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发现距今上万年的栽培稻遗存。由此可见,我国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到了距今七八千年,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3个: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东亚起源中心主要就是中国。中国原始农业具有明显的特点。在种植业方面,很早就形成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格局,不同于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也不同于中南美洲以种植马铃薯、倭瓜和玉米为主。中国的原始农具,如翻土用的手足并用的直插式的耒耜,收获用的掐割谷穗的石刀,也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在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以后增至所谓‘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不同于西亚很早就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更不同于中南美洲仅知道饲养羊驼。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是从采集渔猎经济中直接发生的,种植业处于核心地位,家畜饲养业作为副业存在,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以采集狩猎为生活资料的补充来源,形成农牧采猎并存的结构。这种结构导致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与定居农业相适应,猪一直是主要家畜,较早出现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游牧部落的形成较晚。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总之,中国农业是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的。中华文明建立在自身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一度流传的所谓‘中华文明西来说‘不符合历史实际。

从中国自身的范围看,农业也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的。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各有不同的起源;华南地区的农业则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类块根块茎作物开始的。即使同一作物区的农业也可能有不同的源头。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多元交汇‘。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五)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六)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国警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三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