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

第二十四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

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

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

五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雷公曰:

受业未能明。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

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

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

病也,专阴则死。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

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

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

不知雌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

为独使。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软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

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

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二阴一阳,

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一阴一阳代绝,

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二阳三阴,至阴皆在,

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阴阳皆壮,下至

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岁首。雷公曰:请问短期。黄

帝不应。雷公复问。黄帝曰。在经论中。

雷公曰:请闻短期。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征,

皆归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春

三月之病,曰阳杀,阴阳皆绝,期在草干。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

期在溓水。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

能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

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

气多少逆皆为厥。

问曰:有余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

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

绵绵乎属不满日。

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是以肺

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

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

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

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此皆五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

以在《经脉》。

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人病自具。脉

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诊无常行,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师不卒,使

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

之后世,反论自章。

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阴阳并交者,

阳气先至,阴气后至。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

十首,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

之事,知此乃足以诊。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左

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知丑知善,知病知

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起所有余,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

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

转神明,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

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

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

言妄期,此谓失道。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

汤药所滋。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

请问其所以然者,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闻命

矣。请问有毚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闻其状。帝曰:大矣。

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经有也。复问:

不知水所从生,涕所从出也。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

生也。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

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

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

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

也。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

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

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

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早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

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雷公曰:大矣。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帝曰:

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

能独来。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

涕泣出也。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

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

胜五火,故目眦盲。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

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家大人未供奉内药院时,见从德少喜医方术,为语曰:世无长桑君指授,

不得饮上池水,尽见人五脏,必从黄帝之脉书,五色诊候,始知逆顺阴阳,按奇

络活人;不然者,虽圣儒无所从精也。今世所传内经素问,即黄帝之脉书,广衍

于秦越人、阳庆、淳于意诸长老,其文遂似汉人语,而旨意所从来远矣。客岁以

试事北上,问视之暇,遂以宋刻善本见授曰:广其传非细事也,汝图之。从德窍

惟吴儒者王光庵宾,尝学内经素问于戴原礼,可一年所,即治病辄验,晚岁以其

学授盛启东、韩叔阳,后被荐文皇帝,召对称旨,俱留御药院供御,一日入见便

殿,上语次偶及白沟之胜,为识长蛇阵耳。启东以天命对,是不但慷慨敢言,抑

学术之正见于天人之际亦微矣。秦太医令所谓上医医国,殆如此耶。故吴中多上

医,实出原礼,为上古自来之正派,以从授是书也。家大人仰副今上仁寿天下之

意甚切,亟欲广其佳本,公暇校仇,至忘寝食,予小子敢遂翻刻以见承训之私云。

嘉靖庚戌秋八月既望武陵顾从德谨识〕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黄帝内经素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灵异 黄帝内经素问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