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兄弟情未了(中)

第五十三章 兄弟情未了(中)

张家的主力队员都被押解进京了,他的家人被关押在河内郡的监狱里。狱的生活是艰苦的,我们无法想象赵美人到底遭遇了什么不幸,但她唯一可以凭借的就是肚子里的孩子。于是她就不停对狱吏们讲述这个孩子的来历,狱吏也不知道事情的真假,就如实上报郡守,过了很久孩子都快临盆了,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赵美人的家人可急坏了,还好她有个弟弟叫赵兼和审食其有些相识,而如今审食其是吕后身前的大红人,找他肯定没错。于是,赵兼就来到京城,还真的找到了审食其。审食其一听,觉得这事还真有点靠谱,就来找吕后。吕后一听这还了得,戚夫人的事还没摆平,如今又跑出来了个赵美人,自己的日子还要不要过了,就把审食其骂了个狗血喷头。审食其碰了一鼻子的灰,自然不敢再提。赵兼见审食其这个关系走不通,就认为审食其不肯帮忙,只好回去了。这就为审食其日后的毙命埋下了一颗种子。

不久,赵美人在狱中生下了一个男孩。或许监狱的生活是困苦的,或许未婚产子是耻辱的,或许自己的前途是黑暗的。总之,赵美人丢下了儿子,自杀了。

这孩子到底是不是龙种,河内太守也迷糊了,从官场哲学上看,他坚信这肯定是个货真价实的龙种,就找了个奶妈,把这孩子好好养了起来。恰好,张敖全家被赦。河内太守立即快马向刘邦通报。刘邦仔细想了下,好像是有那么档子事,就赶紧让他把孩子送来。

看到孩子,刘邦很高兴,因为这个孩子状貌魁梧,和自己很像,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然后,就交给吕后抚养,取名刘长。

吕后虽然是有名的母老虎,孩子他妈已经死了,对自己没有任何威胁了,平白无故多了个儿子,将来自己还能有个靠头,也就欣然接受了刘长。

前196年,淮南王黥布被灭,两岁的刘长被封为淮南王。

从前196年到前180年文帝登基的时候,刘长就从历史记录里消失了,这期间他由于和吕后的关系比较亲近,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得以生存,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去了自己的封国淮南,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世的。反正吕后在世的时候他就非常恨审食其。

等到文帝登基之后,刘长就长精神了,算一算,刘邦的儿子中就剩下当今皇上和自己了,有皇帝哥哥这个靠山,自己还怕什么啊。自然骄傲异常,还经常干些违法的事情,文帝对他自然是眼开眼闭。

文帝三年,前176年,22岁的刘长进京朝见。亲弟弟来了,文帝自然很高兴,虽然这个弟弟在京城也很蛮横,也就由他去了。

文帝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打猎,有一天就邀请刘长一起。刘长身材魁梧,力能抗鼎,对这种猎杀活动自然非常有兴趣。两人就坐在同一辆车里,一起前往上林苑,一路上自然谈笑风生,好不快乐,刘长也不避嫌就直接叫文帝为“大兄”。如此称呼一个皇帝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忌讳的,然而文帝依然表现的非常大度。但是,刘长却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心中非常得意。

这一天,刘长想到了自己的仇人审食其,就在腰里别了个棰子,带了几个随从,就跑到他的府上。审食其一见皇上面前的大红人亲弟弟淮南王来了,自然不敢怠慢,连忙行礼,可冷不防刘长的棰子就出手了,正敲在他脑袋上,审食其都没有反映过来就立马倒地了。刘长就命令自己的随从开始折磨审食其了,自己当然在一旁看戏。知道审食其咽了气,才得意洋洋的离去。

擅自诛杀朝中大臣,那可是死罪啊。刘长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于是,他就立即跑到皇宫里,脱光了衣服向文帝请罪,还为自己辩解道:“当年我母亲在监狱里,审食其向吕后求情,被吕后拒绝后,他不作为,这是他的第一宗罪;赵王刘如意母子无罪,被吕后所杀,他还是不作为,这是他的第二宗罪;吕后大封诸吕,危机刘氏,他仍然不作为,这是他的第三宗罪。如今我为天下除贼,同时报了母仇,请皇上赐罪。”

这那是什么请罪啊,分明是审食其该杀,我为天下除贼,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这个玩笑开的他大了,审食其可是朝廷元老,开国功臣,在吕后时代位列三公,虽然和吕后有点八卦新闻,但毕竟没有什么大错,你小子说杀就杀了。但是,文帝仍然没有对他怎么样。

从此,上至薄太后,太子,下至文武百官对刘长都非常忌惮。刘长也觉得在京城没什么味道了。就打道回国了。

有人人实在看不下去了,那就是中郎将袁盎,他立即进宫进谏:“淮南王擅杀大臣,陛下仍置若罔闻,还让他安然回国,恐怕日后更加嚣张。我听说尾大不掉,必生后患。希望陛下能加以惩罚,大则削国,小则削地,放可防范于未然啊,请不要在犹豫了。”

但文帝依然未置可否,袁盎只好沉默了

刘长回到淮南,更加嚣张了,干脆摆起了皇帝的派头,出门打起了黄罗伞了,发布命令也教制诏了,后来干脆废除了大汉的法律另起炉灶。俨然就是一个小皇帝的派头。同时,上书也非常的没有礼貌了。

文帝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就派舅舅薄昭给亲爱的弟弟写了封信,这封信的大意是:

一,皇帝哥哥已经对你很够意思了,可你小子做事也忒过分,不但不感谢皇帝的恩德,

反而嚣张的不行,让天下人耻笑。

二,皇帝一定会为天下的安危着想,绝对不会徇私舞弊,看看以前周公杀了管叔,齐桓

公杀了自己的弟弟,这都是大义灭亲的典范啊。倘若你还一意孤行,必然没有好下

三,建议你赶快上书向皇帝请罪,方可免祸啊

这封信在《史记》里没有记载,在《汉书》里却是长篇大论,为什么?难道写汉书的班固都知道有这封信,而距文帝时代更近的司马迁会不知道?这只有两种可能:

一,这封信是根本不存在的

二,司马迁故意没有写进《史记》

我前面提到过读《史记》一定要注意司马大哥想要表达的微言大义。

我们看文帝对待刘长的态度正常吗?非常不正常。哥哥即便是很爱护自己的弟弟,可是当弟弟态度蛮横或许可以忍耐,但发展到随意诛杀当朝重臣的时候,肯定应该象袁盎说的那样加以惩罚和劝诫,免得日后作出更加恶劣的事情来,文帝做了吗?没有。为什么?只有一种可能文帝时故意在放纵刘长,并最终找到消灭刘长的借口。就像《左传》第一篇所记载的郑庄公放任自己的弟弟共叔段那样,并最终放任到他反叛并达到消灭他的目的。文帝的做法正是692年前郑庄公的翻版。

所以,司马迁对汉文帝是采取批评态度的。而班固为什么要记录这封信,其目的无非是替汉文帝开脱,想告诉后人,你看我是派人劝诫过他的,可是他不听,后来还反叛,那是他自取灭亡,我汉文帝和郑庄公是不一样的滴。

历史有时候真是惊人的相似。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风烟大汉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风烟大汉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兄弟情未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