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大法官是怎么炼成的(下)

第五十七章大法官是怎么炼成的(下)

张释之同学的赌局取得了完美的胜利,我们的**官开始判案了。

在此之前,我们简单学习一下汉代的法律。中国法律的鼻祖是战国初期猛人魏文侯的老师李悝,他的法律学专著《法经》是后世很多国家和朝代的法律蓝本。秦时,经过商鞅和李斯的加工成了秦朝通行的法律准则。

到了汉朝,萧何根据现实的需要制定了九章《汉律》,后来儒家有个同学叔孙通根据儒家的观点把违反礼仪等规矩的内容也正式写进国家**,增加了十八篇。惠帝吕后汉文时代,除去了夷三族,妖言令,挟书令,连坐等苛刻的刑罚,其他的也略有增损。

所以到了张释之手上,国家的法律基本完备。当然后来的张汤,赵禹等人又有增补,形成了洋洋洒洒的汉代**律。

这一天,突然捕快们五花大绑带进来一个犯人,张释之就问他犯了什么罪。

那人虽然很害怕,但还是战战兢兢把犯罪事实交代清楚了。

原来,这是个泥腿杆子,正准备进城,走到渭桥边正好碰到皇帝的车队,这老兄倒也机灵,就立马躲到了桥底下,过了很久,以为皇帝的车队应该过去了,就跑了出来,不巧,刚出来就碰到了刘恒的车驾,那马猝不及防,立刻扬蹄嘶鸣,可把刘恒吓得够呛。

张释之一听,原来是这么屁大一点的事,就立即宣布判决:此人犯跸,罚款。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只要皇帝出现,所路过的街道都是要清除干净的,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这就是跸。

汉文帝不干了,勃然大怒:“他奶奶的,这个人走路也不长眼睛,竟敢惊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比较温和,如果换了其他的马,肯定把我给伤了,而你就罚了点钱了事!”

刘恒的逻辑很简单,他惊了我的驾还差点弄伤了我,砍头都不过分。

可是,张廷尉说了:“法律面前天子和老百姓都是平等的,如今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变了,那是对老百姓失信。先前,你要是让卫兵把他杀了,也就算了。如今,已经到了**官这里,而**官是主持天下公正的。如果**官判案都有倾斜,其他判案的人员不更不得了了,老百姓也就更手足无措了。愿陛下详察。”

张同学的口才真的不是一般的好,而这番道理字字中肯,就是放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也是无可辩驳的。

汉文帝沉默良久,才说:“你这个廷尉干的真不错。”

还有一次,有个人居然跑到祭祀刘邦他老人家的庙里偷了个玉环,这还了得,竟敢偷皇帝祖宗庙的东西,太目无国纪,目无王法了。刘恒很生气,又把这个人交给张释之来审判。不多久,判决结果下来了:根据法律规定,偷宗庙服饰用品者,判弃市。

刘恒非常愤怒:“这人大逆不道,居然敢偷先帝的器物。我把他交给你审判,就是想让他灭族。而你居然就判他了个弃市,这就是你我对待先人的态度吗?”

张释之跟了刘恒十几年了,还从来没看见他发那么大的火,心中害怕了。赶紧脱下帽子跪在地上请罪:“法律是这么规定的啊,况且就算是犯了同样的罪,也要根据情节的轻重而采用不同的判罚。如今,偷了一个玉环,就要灭族。如果,万一有人偷了长陵的一捧土(这里指偷盗刘邦的陵墓),该怎么判罚呢?”

刘恒沉思了良久,后来又和薄太后商量,最后认定张释之的判罚时正确的。

从此,张释之名声大噪,天下所有都认为他的判罚相当公平,就连条侯周亚夫和前任**官王恬(就是前面审判彭越的那哥们)如今的梁王太傅都来结交他。

史载张释之在位期间天下没有一桩冤案。

张释之的传奇经历,一方面是他自己能把握时机,机敏善辩的结果,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刘恒的宽宏大度。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里面。

刘恒在刚即位的时候,最让他头疼的就是一帮功臣尾大不掉,以他的基础又不可能想他老爹那样派兵强行诛杀,所以重用刚直守法的新大臣就是震慑功臣的最好的手段。他之所以一次次忍让张释之的挑衅,无非是给他长脸,同时向功臣们释放一个信号:看见了没,我这个廷尉可是不徇私的,连我都敢顶撞,你们要是干了什么违法的事,我可救不了你们。

然而,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记载张释之是怎么审判功臣的,唯一的一次是审判周勃,最后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认定他无罪。还有就是后来参与审判淮南王刘长,但那个案子丞相是主审,他充其量就是个陪审。

但是,从汉文帝对他的态度上看,张释之无疑对震慑功臣还是起到了巨大作用的,不然汉文帝没必要一次又一次的忍他,周亚夫和王恬这种权贵也没有必要来巴结他。

总而言之,一切都是政治上考虑,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是神,不需要你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是。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风烟大汉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风烟大汉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大法官是怎么炼成的(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