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到底冤不冤

第八十八章到底冤不冤

晁错是汉代最富有争议的人之一,争议的焦点就是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哎,我承认我被中国式的教育给毒害了,评价人物老想用二分法: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我们换种说法:晁错到底冤不冤?(还是二分法,呵呵)

认为他不冤的请的举手:

汉司马迁《史记》: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宋苏轼《晁错论》:。。。他其实是要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弄的天子不高兴,反被小人(指袁盎)有了可乘之际。他用来保全自己的策略,不正是祸害了自己吗?

宋洪迈《容斋随笔》:晁错为市长期间,言听计从,权倾九卿,就连丞相也不放在眼里。。。。,他们(指晁错,张汤和萧望之)因为不同的事死了,这里或许有原因吧?

认为他冤的请举手:

汉班固《汉书》:。。。。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

明李贽《焚书.晁错》: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千载之下,真令人悲伤而不可已!

清梅曾亮《晁错轮》:削七国是汉景帝一直的愿望,但他不愿背下恶名,所以用晁错作为诱饵。

当代易中天《大汉风云人物》:晁错是冤死的

当代鲍鹏山《风流去.晁错》基本同意梅曾亮的观点,认为晁错是汉景帝刘启“弃子战术”的牺牲品。

以上就是古今名人对晁错的评价。主要是三个观点:为自己,为国家,被人玩。其中为自己的是不冤,为国家和被人玩是冤。

我们也来分析一下吧!

晁错为什么极力主张削藩?前面我们交代过,晁错是先跟张恢学习法家思想,后来又跟伏生学习《尚书》,但是《史记》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峭直刻深。用现代的话就是严厉,刚直,刻薄,心狠。所以在他身上根本看不见儒家的影子。

而他却是贾谊思想的延续者和执行者。前面他的《论贵粟疏》是贾谊“以农为本’思想的延续,他的“实边备胡”的策略和“削藩策”都可以说是贾谊《治安策》的延续。所以晁错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新花样。

但是在那个年代,要想在官场上有发展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说战功,谄媚,裙带关系等,但是我们的晁错什么都没有。那他想要青云直上只有一个途径: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所以他选择了削藩作为一项很有前途的事业。现在他虽然已经位列三公了,但要想爬到丞相的位置,他也没得选择,只有这条道走到黑了。所以“为自己论”貌似是有道理的。

就在晁错为削吴的事忙忙碌碌的时候,他老爹从来家颍川来看他了。两人展开了很有迷惑性的对话。

晁老爹说:“你刚上台,一心想干一番事业,但你却一直削诸侯的地盘,离间人家骨肉,弄的天下都怨恨你,你这是为什么啊?”

晁错说:“我知道会是这样,但不这么做,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晁老爹说:“要是这样,他刘家倒是安定了,但我们晁家就要倒霉了,我还是回去吧。”

晁老爹回去后,就服毒自杀了。

为什么这段对话很具有迷惑性呢?

因为正是有了这段对话,使得官场利益哲学在晁错身上貌似行不通了,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

以晁错的聪明,他老爹都能看出来的后果,没人相信他看不出来。但他却果断作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选择,不正是说明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吗?所以“为国论”貌似也成立。

作为太子的家令,作为太子的智囊,作为汉景帝的最高级别的臣子,刘启对晁错是很依赖的,削藩他是支持的,但是反叛他是不愿意看到的。

前面小试牛刀,削了三个王,使他对“削之必反”的观点是抱有侥幸心理了,但如今刘濞还真的反了,不但自己反还带领另外六个王一起反,这是他不愿意接受的,同时当时天下有十七个诸侯王,剩下的十个会不会反?他心里是没底的。既然晁错是过街老鼠,先把他做了,貌似能安抚一下这个家伙,如果不反那就谢天谢地了。所以“被人玩”也是成立的。

哎,我也迷惑了!

如果你要是真的要我说两句,我倒还真的赞成:为自己和被人玩。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风烟大汉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风烟大汉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到底冤不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