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从头收拾旧河山

第九十八章从头收拾旧河山

刘启绷紧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了,一个历经刘邦,刘盈,吕雉,刘恒四朝没有被挤掉的脓包终于被自己挤掉了,他很得意。

贾谊不宜,晁错有错,可是刘启却并不这样认为。没有贾谊的治安策,晁错就不会铁了心的想削藩,没有晁错削藩也就不会激起吴楚七国之乱,没七国之乱也就不能对天下的利益做重新分配,就有可能激变成天下大乱。所以,很多时候,动乱并不是坏事,当然要在可控范围内。

刘启有点从心眼里感激晁错了,顺带把贾谊也感激了一把。但是并没有对他们的后代表示一下。

仗也打完了,就可以论功行赏了。本来,刘启还不想对刘濞的后人然赶尽杀绝,仍然想把吴地封给吴王的弟弟刘广,但是老太太窦太后却不干了,刘启只好作罢,从此开始了西汉太后干政的先例,直到西汉灭亡。当然,你如果说太后干政始于吕后,我也没有办法。

首先得益的当然是刘启的儿子,能封的都封了王,其中最有名的是胶东王刘彻,和中山王刘胜,其实刘胜出名还是因为他有个很出名的后代-刘备。可见,自己如果没办法出名,就努力培养后代吧,即便要等到N代以后,但只要有耐心,还是有可能的。

然后就是参与战争的将领,当然都获得了“刘启和平奖”,我们也不仔细说了,典型的代表就李广,被封为陇西太守,从此他就和匈奴干上了。窦婴也被封侯了,魏其侯。

但真正得益的还是刘启,他把天下的王从17个变成了21个,同时把自己的7个儿子都封了王(前面就封了六个,第十四个是两年后封的)。

恩,也许你看懂了,天下就那么大,王多了,王的地盘自然被弄小了,势力自然也就消弱了。

但实际远不是这样,刘启还借机收回了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极大的增加的直辖市的数量。

同时取消了王国自行任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特权,削减了王国的属官,王国的丞相改称为相,国相不但监察王,掌握兵权,还代诸侯王治理民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即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王国的地位实际已与汉郡无异。从此王爷们只好过着富翁生活,当然后来也有不怕死的,继续想搞点叛逆,如淮南王刘安等。

嘿嘿,看到没有,这才是削藩。

在《史记》中,司马迁一直认为刘启“不修君德”,同时在很多传记中都刻意突出刘启和大臣之间的矛盾,就连平叛吴楚之乱这个刘启最可书写的功绩也基本一笔带过,充满批判色彩。而我本人也一直深受这种观点的影响。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尤其是看到刘启通过平叛,大力消弱诸侯王的权利,不得不重新看待刘启的政治手段。

由于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分封制的影响,虽然秦朝没有实行封建制,但是由于年代过短,郡县制在人们的心中并没有形成正统。所以,刘邦不得已选择了封建制和郡县制的中间路线,功臣需要照顾,对自己也要好点。

同时,为了制衡异姓王的权利,不得已封很多刘姓王。但是,到了惠帝刘盈和吕后时代,同姓王也成了尾大不掉的问题,其中刘濞就是典型代表,即便是后来的刘恒也只好望洋兴叹,毫无办法。

而刘启通过削藩虽然激起的七国之乱,虽然开始他也担心过,但是由于平叛的胜利,是他终于成为削藩成功的典范。这为后来汉武帝刘彻实行“推恩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武帝征服四夷奠定了安稳的国内局势。

试想一下如果汉武帝刘彻没有当时安稳的内部局势,他很可能不会穷兵黩武,很可能西汉的辉煌会延续的更长一点。

然而,历史岂能假设!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风烟大汉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风烟大汉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从头收拾旧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