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东宫立志
自己的这个便宜三弟心理是怎么想得,李承乾作为一个后来人心里自然是一清二楚。他当然是不会相信,那个小子会有这个心眼和心思,在这种时候还能安下心来给自己写一篇用词造句都堪称完美的贺表来。
李承乾简略的看完,满是知乎则也看着让人头痛的华美贺表,笑呵呵的对站在身旁的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说到:“恒连,蜀王的这篇贺表,字里行间很有些封德彝封大人的神韵阿。”
能够配械站在太子李承乾的身边,汉子的身份很容易就能猜到——东宫侍卫总管。作为一个舞刀弄枪的粗人,恒连自然是不懂那字里行间的封大人的神韵。不过看太子笑呵呵的样子,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汉子虽是个粗人,可也不是个什么都不懂,不开窍的傻子,只是憨憨的笑了笑,说到:“太子殿下是说这篇贺表是封大人代笔的?不过天下人都知道封大人和蜀王殿下走的近。”
本来只是想开个玩笑的李承乾,听了恒连的这句话,一下子来了兴致,接着问道:“哦?你也知道封大人是向着蜀王的,那依你看来这朝中满班的文武大臣中,又有哪个是真心向着我的呢?”
这句话若是在现代,由一个二世祖的口中问出来,或许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可是放在封建帝制时期,刚刚经历了玄武门之变的大唐,又是从一位太子的口中说出,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恒连能够做到东宫侍卫总管,说明他这个人除了有一身好武艺外,还拥有一个好头脑。李承乾刚才那句问话,看似轻描淡写问的很随意,但却隐含着祸福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李承乾当真想要听听恒连对朝中人事的看法,另一种则是李承乾说了反话,在警示他不应该多嘴多舌,妄言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
恒连一时间弄不明白李承乾的心理,到底是怎么想得,有道是伴君如伴虎,这太子殿下现在虽然还不称不上是君,可至少也算得是半个君了。对于东宫侍卫总管这样的小人物,还是具有相当的威慑力的。所以恒连情急之下,只得以退为进:“臣下妄言,还请太子殿下责罚。”
其实,李承乾刚才问的很单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李承乾虽然是一个穿越者,对于今后百十来年所发生的国家大事多少还有点记忆,可对于这细微之处,就完全不行了。所以他才突然会想要问问,眼前这位在自己小时候,就跟着自己,忠心完全没有问题的贴身侍卫的看法。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自己很随便的一句话,竟然会把恒连吓成这样。这也让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皇家的威严,以及身为一个太子,他看似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就完全能够左右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拉起跪在地上的恒连,李承乾说道:“你是我身边的人,此间又没有外人,你直说无妨我不会怪你的。”
同样是看似简单的一句安抚,却包含着李承乾对于恒连毫无保留的信任。这种信任对于恒连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信任的存在,让恒连有胆子在李承乾面前直言不讳:“臣下只是一个武夫,对于朝中的事情也看不太懂,不过臣下以为长孙大人是真心向着太子殿下您的。”
“长孙大人是我的亲娘舅,他自然是会向着我的,那么除了长孙大人外,以你看来这朝中还有谁是向你一样向着我的呢?”
像恒连一样向着李承乾,这句话问得很隐晦,可恒连还是很快就弄明白,李承乾想问的到底是什么:“臣以为这朝中能够向臣下一样向着太子殿下您的,恐怕只有常胜常大人一人了。”
听了恒连的话,让李承乾不觉得对眼前这个汉子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饱含深意的看了恒连一会,点点头说道:“你说得没错,这几日虽说踏入我这东宫的官员众多,可真正能够托付一二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单从这一点来说,我确实是不如蜀王。”
“君忧臣辱,君辱臣死”这句话虽然更多代表着愚忠,可是在封建时期还是被许多人,甚至是皇帝所推崇的。所以当恒连看到李承乾那忧愁的模样,再一次跪倒在地:“都是臣等无能,给太子殿下丢人了。”
“唉,如何能怪得了你们。”李承乾今天第二次把恒连扶了起来,笑着说道:“恒连,从今往后只有你我二人的时候,便无须如此多礼了,你这老是跪倒,我这扶的都累了。”
重新开了一句玩笑话,把当下这多少有点尴尬的话题岔了过去。
自打朝廷将册立皇太子的诏书昭告天下,已经过去了数日。如今已经做了皇太子的李承乾,日子过的自然不能再像当初做中山郡王时那般轻松惬意。而且,经过了这几天的适应期,基本上已经接受自己穿越的事实后,李承乾也有了在这个时代大展一番拳脚,开创一个远远超过贞观之治的,在中国历史上更加伟大的空前盛事来。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有了这空前的报复,可李承乾也知道这绝非一早一夕,靠几个小发明小创造就能够做到的。更何况眼下朝中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事务繁多。好在李承乾现在年龄还小,朝廷也还没困难到,需要一个八岁孩子出来担当的时候。
所以,这几日李承乾便一直窝在东宫,守着那几乎有些溺爱自己的母亲——长孙皇后的膝前,安心的享受着慈母的照顾和关怀。
李承乾窝在宫中足不出户,蜀王李恪自然也不会自找晦气,主动跑到东宫去找不痛快。除了刚开始的时候,蜀王府派人送来了一份青词贺表外,就在也没有了动静。时间就在这两边不相往来的情况下,平平静静的流淌过去。
作为当朝太子的府邸,这东宫的占地自然不会小,可连续几天闲逛下来,终究也是够了。再加上李承乾这也算是初到长安,根本就没有什么相熟的人,可以让他这位新晋太子殿下出去串门的。
至于那些想要奉承这位当朝太子殿下的大小官员,也都因为没有相熟的引荐之人,不敢贸然登门,一时间东宫门前反倒是门可罗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