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民间舆论造势(求票)
周五是一个星期最为难熬的日子,所有的上班族们在熬过了四天的劳顿困苦,面对黎明前的黑暗总是觉得时间过的特别的慢!一般的公司中的员工还好,毕竟不知道周末是不是要加班,而对于有固定周末假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一天才算是最难熬的。www.
省城的中院大楼的办公室里弥漫着萎顿的气息,不过才刚上班二十分钟,大部分的人都有上了二十个小时的感受,纷纷的泡起了咖啡,喝起了茶,在没有领导的办公室里,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下班之后去哪里购物,吃饭,或者交流感情,而领导们呢,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眯着眼睛打哈欠,灌着高级人参茶,脑袋里头转着是不是应该安排个活动组织大家吃个饭,唱个歌。
股市还没开盘,报纸还没送来,自然是无事可做。办公室的科长何怀秋在周围几个办公室串了一圈之后,确实是觉得相当的无聊,最后还是回自己的办公室坐着发呆。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这让何科长觉得有些奇怪,这个点,不应该呀!
“喂,这里是调查科,请问有什么事情?”何科长接起电话,把全身的精力都注入到了声音中,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有精神,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感觉。
“科长,我是小王,这边有两个人过来交材料,是再审申请书。”电话那头是科员小王的声音。
“哦,让他们把材料准备好了再来嘛,告诉他们需要准备些什么,在几日之内交齐,这样的事情也用的着打电话请示?小王呀你的办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磨练呀,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理论还需要和实践相结合。”
老何应付了两句,终于抓到机会体现领导价值,减缝插针的做起了对小王同志的工作批评。像这样的事情,工作中难道遇到得少了?不都是给那些来人强调一下再审的法定程序和可能出现的后果,再让他们回去准备好材料在规定的时日内交上来就可以了。再审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层层的审核,中间能拖就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谁愿意做?
不过老何毕竟是从基层中做上来的,脑袋中瞬间就转过了好几个念头,然后开头问道:“小王,那是个什么案子?”
“科长,是几年前的案子了,不过在院里有讨论过的,那个赵光荣盗窃金融机构案,他的妹妹和一个律师过来交的材料,而且材料都已经准备得很好,一点纰漏都没有。”小王在电话那头解释着说。
何科长马上就明悟了小王的意思,疑难案件啊,自然是需要上报请示,不过批评都批评了自然也不能说自己批评的不对,也就公式化的安排了下面的工作,让小王把案卷材料整理好了按程序往上递交,这样的案子可不是一个科搞的定的,能推的推,能拖的拖,能不参合的就一定不参合,这是何怀秋的为官之道!也是他一直以来信奉的人生哲理!
在他如此的指示之下,几个公章和签字之后,这份再审申请书很自然的传到了院里的审判委员会去了,那里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不过周五了,循例都有很多的下基层的调研,考察,委员会的成员没有办法到齐,委员会议开不成,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及时的处理,不过随着申请书的上缴,也就代表着赵秀伊和高致远他们的正常程序的行进,整个翻案计划也就开始了!
这边是进行的云淡风轻,丝毫不见硝烟之气,甚至就可以用肉包子打狗来形容了,不过另外的一场有查理一手导演的好戏也正在酝酿开机!
。。。。。。
省城南边,乃是高校林立的地方,这里有占了全国高校数量差不多有百分之一的高校。高校多,学生自然多,近几年来国家实行高校扩招,在南边高校比较密集的几条街内,从楼上泼下一盆水来,浇到十个人就能有八个是大学生。
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多拉动了在高校周围的若干产业,比如周围的小吃业,服装行业,民房租赁行业,不过最吃香的莫过于是一间间设施精良,环境优美的网吧了。
星网吧省城比较具有规模的连锁运营的网吧,在装修上,机器的配置上,服务态度上都上了一定的档次,所以一到周末基本就是连续四十几个小时的爆满,可以达到上网也需要预约的情况。
周五的晚上,正是所有网吧的高峰期,星网吧中座无虚席,不过所有的上网人员都在打开电脑进入网吧管理系统登录的时候都会跳出来一条置入性的广告,正是赵光荣的案件审判意见,以及其妹赵秀伊四处奔波可怜兮兮的照片。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有知识,有教养,有热情,有冲劲,更是富有正义感!不知道是老杨撰写的广告词过于煽情还是那几张照片上赵秀伊的表情过于苦楚,总之是在看过这个消息之后有八成的大学生凭第一印象对赵家产生了同情之心。
同时,在各大的门户网站上的论坛,贴吧上也同一时间的出现了大量的关于这个案件情况的描写,评论出现,随后在某一省城知名的法学家的个人博客上更新了一篇关于这个案件讨论的博文,也在各个网站四下转载,天涯,猫扑,新浪等隐匿了众多牛人的BBS上面更是跟帖成千上万,百度也出现了“赵光荣案”的热门搜索词语。
不到半天时间,这个案件就在众多的网名之间传播开来!
第二天,省城的晨报,都市报,晚报,都在其中一个不是很显眼的版面上报道了这个事情,只不过没有讲述事情的本身,而只是对网络上出现的某些现象进行了一些有心思的罗列,摘抄,并且配上了图片。
在省城的电台,开始有人在点歌节目上循环的点歌给赵秀伊,祝福她,并且希望她能够坚强的挺过难关!这些节目在公交车上,出租车上循环的轰炸着。
并且在周六晚上一个长达二十分钟的视频出现在了网络上面,赵秀伊出现在视频中,讲述了她和哥哥当年的一些事情,并且把他哥哥的判决书在视频中一个字不少的念了一遍,最后在啜泣中完结。这个视频也是以一个让人惊讶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着,无数人在惊叹赵光荣有个这样美貌的妹妹的同时也对案子本身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开始了搜索案件本身的情况。
两天的非官方媒体的民间炒作终于引起了一些媒体的注意,在老杨的人脉关系和查理的金钱双向推波助澜之下,省城的某电视台终于决定了采访一下赵秀伊。
采访进行的很顺利,赵秀伊在众多人的眼光下,或是哽咽,或者啜泣,或者软言诉说,把她对哥哥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些都是老杨实现就教过她的让她不用太做作,也不要紧张,案件不懂的绝对不要加一句的评论,只是说这些年来的遭遇,说哥哥对她的照顾。整个过程高致远全程陪同,不过也只是在旁边做递纸巾这样的体贴事情。主持人自然没有放过高致远,但是见过大场面的高将军硬是把魏主任教他的那句:“法律是公正的,我会用公正的法律还原真实的事实。”用得以不变应万变的程度,让一向圆润的主持人也没有办法接下一句。
这个采访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电视台的审核,毕竟赵秀伊和高致远两个人在采访中没有说一句影响社会和谐的话,加上某些人的一笔不菲的审查费用,当天上午的采访,下午就在电视台的七个频道上开始了新一轮的轰炸。
紧接着,一封黏贴了网络上的文章,法学家的评论,秀伊的视频,电视台的采访的一个文件给传到了刚刚公开不久的市长信箱里面!并且实体打印邮寄到了本市中的几个人大代表的手里。
两天半的时间,一个小小的案件就在网民,省城,甚至是更加广阔的范围之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时间赵秀伊和她哥哥的案子轻松超越了在网络上扭成S形的肥胖妇女的当红度,各个门户网站上都开辟了直通车讨论区,全国各地的报纸也都开始报道赵秀伊以及她哥哥的案子,随之出现的高将军也给网名冠了无数个外号。
利用周末成功的打了法院工作的时间差,周日的傍晚,首都北京大学的某位刑法学大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这个案件发表了他自己的意见。而这个意见一经传播又是在法学界之中引起了千层浪,关于案件本身的法律问题终于引起了刑法学界一场浩荡的大讨论,在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也都开始撰文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时间形成了南北两派,众说纷纭!(终于可以管理书评了的说,书评干净了,感觉好多了,一更好,砸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