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建邺城破

第三百一十五章 建邺城破

建邺城内乱成了一团,有道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江东世家与孙权的关系早就随着孙权的势微而变得紧张,双方撕破脸所欠缺的其实就是一个契机。而朱治抢先发难,无疑是将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孙权有自知之明,知道今时今日的自己若是还想要继续做江东之主,除非发生奇迹。对于自己的下场,孙权心里有数。但不管是生还是死,孙权都打算趁着自己还有人手可用的时候先弄死那些妄图拿自己的人头去换取富贵的反骨仔。

而面对孙权的屠杀,遭到攻击的世家也是奋起反抗,双方就在城内的大街小巷爆发了激战,汉军还没攻破城门,建邺城内已经死伤一片。

一座城市的秩序被破坏,所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原本孙权只是针对那些附从朱治的世家,但在人人自危之下,全城的人都加入了混战。此时在建邺城内的人们已经杀红了眼睛,除了自己人外,剩余的人都是敌人!

等到孙权想要控制局势的时候,局势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有人都已经失去了理智,满脑子所想的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这种情况下,孙权的命令无济于事,压根就没人鸟他。

孙权见事不可为,索性便不再管,带着重新聚拢的手下兵将退回了府邸,坚守府门等待城中百姓自己恢复理智。可孙权撒手不管建邺城中百姓的死活,城外的孙策却不能不管。虽说他已经不是江东之主,但不管是江东还是其他地方,那百姓都是大汉的子民。

眼下包围建邺四门的汉军分别是北门的陆逊,西门的太史慈,南门的张辽,东门的孙策。得知城内发生了暴乱,孙策与周瑜第一时间达成共识,趁乱攻城,抢在其他友军之前拿下孙权。早在开战之前,刘协就对诸将承诺,俘虏由擒获者处置。也就是说,孙权若是落到别人手里,保不齐就是一个死,而落到了孙策的手里,至少生死各半。

对于孙权,孙策当然是满怀的恨意,虽然是亲兄弟,但正是因为如此,孙策对能对自己下得去手的孙权才更恨。若是没有吴国太开口,孙策绝对不会管孙权的死活,顶多袖手旁观,任由友军处置孙权。可孙策是个孝子,吴国太发话了,他就要想方设法去办到。不为孙权的死活,只是不愿看到母亲为此伤心难过。

守卫建邺的江东军早已士气大损,这时候还能坚守城头只不过是受身后督战队的威胁。但随着城中发生暴乱,城头的守军也再难稳住军心。城外汉军的攻城更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孙策一马当先的冲上了城头,守卫东城的吕蒙急忙冲上来拦阻无暇他顾,那些早就没了敢战之心的江东军仿佛彼此约定好了一般,几乎同时发了声喊,争先恐后的就往城内跑,瞬间便将城头拱手让人。

吕蒙见状不由大惊失色,而孙策却没在这时照顾吕蒙的心情,见吕蒙心神动摇,当即一记窝心脚将吕蒙踹的飞起,直接从城头落到了城内。万幸吕蒙命大,没有直接摔在地上,而是落到了几个已经逃下城的逃兵头上。不过就这么一摔,也足以让吕蒙去了半条命。

“公瑾,此处交给你,幼平,跟我走。”孙策简单分派了一下任务,随即带着周泰就奔城中孙权的府邸冲去。

周瑜知道孙策是去干什么,自然不会劝阻。眼见东城已破,周瑜一面调集人马守卫城门一面派人往其他三门报信。其实不用周瑜报信,陆逊、太史慈、张辽有哪一个是平庸之辈,得知孙策率先发起攻击,他们也相继对建邺发起了攻击,当周瑜的信使找到他们的时候,建邺的四门已是均已告破。

汉军并没有着急进城平息暴乱,只是把守住四门防止有人从城中跑出来。孙策所带的人马成了唯一进城的汉军。在前往孙权府邸的路上,孙策带着人先后击溃了数支趁火打劫的乱兵。

孙策眉头紧锁,心里不是滋味。好歹当年也是江东之主,建邺虽不是他下令修建,但生活在城中的那些百姓,过去夜都是他的子民。

“传令周瑜,命他联络其他三门主将一同出兵平息城中乱象,但凡此时不在家中安坐的人皆可杀之。”孙策吩咐亲兵的同时,他本人也到了目的地,孙权的府邸。

只见大门紧闭,墙头弓弩手严阵以待。孙策见状冲身边的周泰一示意,周泰当即会意,上前一步大喝道:“里面的人听着,如今城门已被我军攻破,若是不想死无葬身之地,立刻缴械出来投降。”

回答周泰的是一支冷箭,而周泰早就防备着,手中刀随手一挡,便磕飞了箭矢,破口大骂道:“给脸不要脸,不管是谁放冷箭偷袭你家爷爷,你都死定了!”

“幼平,回来。”孙策听到后微微皱眉,招呼周泰道。

府中的孙权得知孙策带着人马堵在了门前,心神不由一慌。常言说得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而对于孙策,孙权确实有点亏心。若是孙策被孙权给害死了,孙权反倒不像现在这样害怕,可问题是孙策没死,现在还带着人马杀回了江东。虽然先前吴国太拿来了古锭刀,可孙权以己度人,认为若是与孙策对换一下角色,他是绝对不会饶过自己的。既然不会饶过自己,那孙策就是来向自己索命的黑白无常,孙权怎么能不怕。

孙权想跑,可建邺城门被破,汉军肯定已经杀入了城内,自己想要逃出城去谈何容易。更何况即便侥幸让他逃出了建邺,如今江东大半落入汉军的控制之中,他孙权又能往哪跑?天下之大,何处可供孙权安身立命。

前思后想也拿不定一个注意的孙权很是烦躁,孙策虽然并未发起强攻,但孙权此时已经乱了方寸,握着刀柄的手一会松开一会握紧。也就在孙权准备先杀妻小再杀别人的时候,吴国太来了。

从朱治发动叛乱派自家三个儿子攻击孙府开始,吴国太便于众多府中女眷一起躲进了地道,等到孙府的危机解除了,吴国太才从地道里出来。只是还没安坐一会,孙策又带着人进城来到府门外。

长子的回来,让吴国太喜出望外,但一旁伺候吴国太的徐氏却是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与孙权的想法一样,徐氏也不觉得孙策是来救孙权的,报仇雪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吴国太懒得跟徐氏解释,等问明了情况以后,便带着贴身的侍女来见孙权,想要劝劝孙权不要再负隅顽抗,把最后一丝生机给断送。

“母亲……兄长回来了。”孙权见吴国太亲至,赶忙迎上前去,低声禀报道。

“既然你兄长回来,你为何不去迎接?”吴国太明知故问道。

“……母亲,孩儿以前干了点对不起兄长的事情,此时无颜相见。”孙权脸色尴尬的解释道。

“哼,你也知道对不起你兄长?”吴国太轻哼一声,不过看孙权此时一副可怜相,也不忍再数落他,放缓声音道:“你兄长的脾性为娘知道,你且随为娘去见见。”

“母亲,若是兄长……”

“放心,有为娘在,你兄长不会对你怎么样。趁着此时府外只有你兄长一人在,你随为娘出府一趟,若是等汉军其他将军率部赶到,到时反倒不好说话。”

有了吴国太的保证,孙权这才将信将疑,陪着吴国太到了府门前。一见到吴国太,孙策赶忙迎上前躬身请安道:“孩儿见过母亲。”

“伯符不必多礼。”在吴国太与孙策说话的时候,孙权已经命府中警戒的兵将解除了警戒,以免惹得孙策多疑。

“小弟孙权,见过兄长。”见吴国太与孙策结束了谈话,孙权赶忙向孙策行礼道。

“托你福,还没死。”孙策冷冷的答道。

“伯符,你兄弟如今已是走投无路,你就不要再说风凉话了。为娘只问你一句,可能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吴国太见状说出了孙权最想问的问题。

“……母亲,如何处置孙权是当今圣上能决定的事情,孩儿就算此时放他一马,可若是圣上不愿让他活,那他还是死路一条。不过以孩儿对圣上的了解,圣上应该不会把他怎么样,除非他拒不投降,顽抗到底。”

“兄长,若是小弟愿降,朝廷会如何安置小弟?”孙权忍不住插嘴问道。

“哼!怎么?还想着日后东山再起?孙仲谋,当今圣上可不像为兄当年那样好糊弄。你若愿降,饶你一条性命就该感谢孙家祖宗保佑,还妄想能混个官做?你若是这样想,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且容我将母亲接走,然后咱们生死各安天命,看谁活到最后。”

“伯符,仲谋也只是问问,你不必生气。”吴国太赶忙劝道。

“母亲,这混蛋眼下是生是死都还没个定论就开始惦记着以后给我们孙家招祸,这种人留之何用?”孙策气恼的指着孙权对吴国太道。

“仲谋也只是问问,你且回答为娘,若是仲谋肯降,他的性命能不能保住?”

“……母亲,孩儿不敢欺瞒,其实早在出兵之前圣上就对我等有过承诺,说是诸将所擒俘虏皆由俘获者自行处置。也就是说,他要是向孩儿投降,他的生死就是由孩儿决定。”

“既如此,那你可愿饶他一条性命?”

“母亲,若是没有你替他求情,孩儿定不饶他。但母亲既然开口,孩儿又怎能让母亲失望。孙权,我只问你,你是降还是不降?考虑清楚再回答,你若不降,那正合我的心意。”孙策说完盯着孙权喝问道。

孙权站在原地考虑了半晌,仿佛才下定决心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虽然投降孙策让孙权一点面子都没有,但既然孙策当着吴国太的面承诺饶孙权一命,那就不会反悔。总好过落到其他汉军将领手里连小命都没个保障。至于孙策所说的东山再起,孙权此时还真没往那方面想。

天下大势,孙权也是能看出来的,到了今时今日,想要偏安一隅的想法是难以实现了。他问孙策朝廷会如何安置他,只是不想从此变成一个吃闲饭的废人。更何况他与孙策有矛盾,与孙家其他人也因为孙静的事情闹得很不愉快,孤家寡人一个的他必须要为日后的生计考虑。

没想到孙策误会了,孙权又不好意思当着众人的面解释清楚,万幸有吴国太打了个圆场,这才把此事揭过。

随着孙权宣布向汉军投降,建邺城的战斗算是彻底结束,之前还在城中与汉军纠缠的江东军残部得知孙权投降的消息以后,除了少数人逃走,大部分都放下了武器,接受汉军的处置。

城中的暴乱也逐渐平息,热血可以使人失去理智,但同样也可以让人恢复冷静。得到孙策命令的周瑜联络其他三门的主将各自派出一支精锐恢复城中的秩序,但凡在街上逗留不肯归家者,杀无赦。

汉军的强悍足以让那些头脑不清醒的乱民恢复理智,尤其是面对汉军毫不留情的杀戮,乱民很快就想起了自己之前的身份,纷纷扔掉手里的兵器按照汉军大声呼喝出的命令老实待在家里不得外出。

百姓的死伤惨重,而世家的损失却是更大,孙权之前带着人专门找世家下手,等到百姓失去理智开始相互攻击的时候,也是不约而同的挑身边的世家大户下手。等到建邺城中的秩序逐渐恢复平静的时候,之前在建邺居住的世家大族几乎被杀得一干二净,尤其是朱家,几乎就是被夷为了平地。

汉军拿下了建邺,虽然到手的建邺城破烂不堪,但汉军众将却是一点都不嫌弃。建邺城的告破,意味着朝廷收复江东的战事已经进入了尾声,天下即将重归一统,而作为此番收复江东的参战者,张辽、太史慈、陆逊等人都亲眼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不是汉献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我不是汉献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五章 建邺城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