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战争与和平(大结局)
法国人原本只是向吓唬吓唬德国人。但是没想到德国人竟如此的激烈,这倒让福尔为难了,福尔立即召见新国公使,向新国公使道:“如果法国卷入新一场战争,新国是否愿意与法国缔结盟约。”
新国公使的回答是:“新国暂时不可能再发动战争,至少五年之内不允许。”
福尔道:“请说出你们的理由。”
新国公使道:“新国的铁路网正在筹建,就算发动战争,也必须将铁路网铺在印度、俄罗斯、中亚、东欧的国境上才能大量的调动军队,我们需要消化的时间。所以,现在维护和平更为重要。”
福尔点了点头,亦觉得法国也需要重建的时间,随后道:“那么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新国公使道:“我们在国联拥有两个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在国联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现在英国人并不敢宣布法国贸易禁运,法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海贸,铁路的事只能再缓缓了,两国可以加深友谊,新国打算组织一个区别于白色联盟的军事同盟组织,如果法国愿意,新国皇帝陛下非常希望邀请法国加入,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经济、政治、军事上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您看怎么样?”
福尔点了点头。
新国公使继续道:“我国的大马士革省面临地中海,可以随时通过地中海与贵国进行贸易,所以,总统先生,请放心吧,只要我们愿意携手,法国和新国将成为整块大陆最为繁荣的两极。”
谈话结束之后,福尔终于还是撤回了前方德国边境的法军,随后向全国宣布了和平的宗旨,但是他态度强硬的不愿意再与英德等国进行对话,之后,他派出了特使,前往新国签署一项新的盟约。
法国退出了白色联盟,加入了新国主导的北京联盟,这个组织的参与国有日本、上圻、下圻、沙特、阿富汗等国,法国的加入,无疑增加了这个联盟的影响力。
铁幕逐渐的拉开,随着贸易摩擦以及军事方面的冲突,上百万新军出现在东欧、土耳其边境,新国皇帝吴辰在新年的讲话中提到:某些国家对新国怀有戒心,并且破坏了自由贸易的原则,在这种前提之下,无疑是对新国的挑衅,为此,新国宣布与某些国家断绝一切经济、政治、军事上的交往。
德国、奥斯曼、奥地利三国同时撤出了新国的公使,吴辰的打算十分明显。这几个国家已经没有贸易的必要,为了防止他们复苏,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军事压力,让他们在艰难的工业重建之中,不得不提高军费的份额,以摧毁他们的经济。
不过对于英国,吴辰就没有这么入骨了,虽然在国联两国的纷争不断,相互叱责,但是还没有达到相互翻脸的条件,吴辰在一年之后又访问了法国,随后两国签署了全面通商开放条约。
法国只花了一年时间,在新国大量资金的投入下工业迅速的复苏,钢产量已经达到了六百万吨,比英国高出一倍,是德国的三倍,而新国的钢产量竟突破了恐怖的四千万吨。国内的经济不断的刺激着钢产量的增加,由于每年制定的计划之中需要修建极多的铁路线,钢铁的需求量极大,因此,钢铁量在一年内就增长了百分之五十。
吴辰意识到。一旦新国的铁路网铺建完毕,庞大的钢铁产量一旦回落,极有可能美国曾经经历的危机。
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资本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由於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故美国铁路投机的破产对英国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动。1847年经济危机结束后,从1850年开始的周期性高涨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世界贸易急剧的扩大,19世纪50年代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额比前20年提高了2倍。机器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革命,新兴国家和新兴部门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
1848年至1858年,美国建成的铁路约达33,000公里,超过了其他国家所建铁路的总和。而英国在40年代的建设热潮中,所铺设的铁路却只有8,000公里。美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按道理应会带动其冶金业的大发展,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而且,这一时期,美国生铁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棉纺织业的增长速度也不快。与此同时,铁轨、生铁、机车、棉布和其他英国制成品的进口却增长得十分迅速,英国产品充斥美国市场阻碍了美国冶金业和棉纺织业等当时的重要工业部门发展。
随著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的剧烈竞争,促使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反过来,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美国危机的打击。由英国向之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也使英国的投资者持有的有价证券急剧贬值。
1857年秋季。美国还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了,美国的货币危机在10月中旬达到了顶点,当时纽约63家银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贴现率竟然超过了60,股票市场行市则下跌了20-50,许多铁路公司的股票跌幅达到80以上。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
在此之后,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整个美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城市夷为平地,工厂倒闭,铁路被大量的破坏,基础设施毁于一旦。
当南北战争结束,这个国家又开始兴起了一场工业大潮,大量的欧洲资金涌入,19世纪最后三十年,美国资本自由竞争由鼎盛开始向它的相反方向转化。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已达到了仅仅凭借其自身机制所不能解拖的地步,于是不得不乞灵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保护和发展自由竞争。
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随着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经济立法也逐渐增多。作为美国“经济法”核心的反托拉斯已经形成,经济法律机构也陆续成立,经济法制初具规模。但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时期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自由放任仍占有统治地位,商业界对政府干预经济仍持反对态度,虽然国家对经济干预有所增加,但这种干预还只限于局部范围,并带有被动性。因此,作为反映这种经济干预的经济立法也仅限于在几个领域中产生,具有分散性与不系统性。不可能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获得全面发展,它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很有限,因而这时期的经济立法还相当薄弱。
当时美国政府的政策对这个时期内的经济增长起着很大的作用,首先,美国政府比较重视社会基础设施。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投资的一些特点,例如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多而且有不可分性,受益者比较分散,等等。私人资本不太愿意在这方面投资,但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却十分重要。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早在19世纪初,纽约州议会立案决定开拓当时最重要的交通线路伊利运河。据估计,1860年以前,美国运河投资总额的3/4来自各级政府。
随后,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铁路建设狂潮,在铁路建设方面,虽然资金主要来自私营铁路公司,各级政府仍给予了支持。例如,政府出面购买或担保铁路公司发行的债券,对铁路公司豁免赋税,提供中转设施,等等。
美国联邦政府特别以赠送土地的办法来支持或刺激铁路公司的筑路计划,为此总共补贴出13100万英亩土地赠予了私人的铁路公司。内战前铁路资金约1/4,内战后约1/10来自州和地方政府。
当然,美国政府对铁路建设的慷慨赞助及其实施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铁路公司的舞弊行为。许多铁路公司为多得到政府赠与土地,谎报项目,把线路作不必要的弯曲,并进行土地投机买卖。总的说来,由于得到了政府的赞助和担保,这一时期中铁路资金的筹措未遇到严重障碍。在政府的资助下,美国铁路建设有利可图,私人资本争相建立铁路公司,同时也吸引了外国资本。
据统计,19世纪末,欧洲在美国铁路的投资达到30亿美元,约占美国全部铁路投资的21—22%。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可以说,另一平行世界的美国资本发展是一个异类,它的崛起既得天独厚,又有着明显的特征。在后世零星的成功国家当中,大多数基础设施以及各种工业的扶植大多都来自于权威时代,也即是利用权威的手段,借助于强大的政府来保护工业以及大量的修建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工业化甚至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在许多落后民主政治的政府之中,基础设施一直都是难题,就如铁路,铁路的修建周期十分长,而且资金收回也十分的困难,要收回成本,可能需要二十、三十甚至是一个世纪的时间,私人资本是不愿意进入这个领域的,他们宁愿去投资房产,投资股市所赚的钱都比修建铁路要多的多。
资本是逐利的,当基础设施的利润不丰厚或者周期太长时,他们不可能参与其中,而小政府的国家里,国家是没有多少资金的,因而不可能将仅有的资金铁路到铁路、公路方面,而且,这一项的投入周期过长,对于民主政党们来说,往往在这一任修建铁路,说不定最后摘取果实的是下一任的反对党,这种亏本的事恐怕谁也不愿意做,与其如此,不如向民众发一些小恩小惠更能笼络人心。
但是美国无疑是冲破了这个枷锁,美国利用当时地多人稀的特点,立下法规,修建铁路的公司可以得到铁路两侧数百米以内的土地。也就是说,你的铁路延伸到了哪里,那么铁轨两侧的土地就归你所有。
这极大的鼓动了私人资本的热情,他们在铁路上赚不到钱,却可以得到土地作为补偿,这绝对是极好的买卖,因此,在美国发展的黄金时代,整整迎来了两次的铁路修建狂潮。
新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新国的国土面积虽广,但是汉人人口已经接近了五亿,在这种情况之下,吴辰不可能引入所谓的私人资本,给他们下达赠送土地的法令,土地的资源本就紧张,怎么可能平白送人,不过新国的政体与美国恰恰相反,正好可以借助国库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可是不管是国家投资抑或是私人投资,当新国的铁路线全部修建完毕之后,必然会导致铁路危机。
关于这一点,吴辰未雨绸缪,经过规划以及计划,新国需要修建的铁路差不多为十万公里,这个数字几乎比整个世界的里程还要多一倍,一旦铁路修建的狂潮过去,吴辰当然明显这其中的危险。
因此,他已经开始制定出了战争计划,也即是在五至十年之内铁路修建完毕之后爆发一场转嫁经济危机的战争,以实现整个新国的软着陆。
吴辰自然不是战争狂人,但是他也明白,在他的背后,有一种冥冥的力量正推动他点起火药桶,所谓帝国主义的危机恐怕便是如此,当需要修建铁路时,将会有无数的钢铁厂、无数的枕木长,无数的机车厂疯狂的扩张,并且开始形成规模,达到某种垄断,而一旦没有铁路可修,那么这些工厂便面临着倒闭,机车厂的倒闭将带动模具工厂、橡皮工厂、钢铁厂的连锁反应,而以上工厂也会带动铁矿、伐木业的倒闭,当铁路不再需要机车和铁轨,那么机车和铁轨就不再需要钢铁和枕木,当钢铁和枕木不再生产,那么铁矿石和木材势必要大规模的减产。
这个产业链的工人超过千万,一旦这千万人失去了工作,就意味着一千万个家庭没有了固定的薪水,他们没有了薪水,就必须节衣缩食,而最后,服装、餐饮、汽车、建筑等各种行业也开始进入紧缩,因为购买者已经下降了,没有了薪水,四千万家庭不得不减少这些商品的购买力。
那么以上的消费行业也会随之紧缩,比如汽车,在四千万家庭有固定的薪金的时候,或许每年他们可以每年卖出五百万辆,可是当这些人购买力下降时,那么可能一年出售的汽车只有四百万辆,这就意味着将近有五分之一的汽车工人将会被裁员,市场上又多了几十上百万失业者,如此循环下去,结果造成的危机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吴辰别无选择,要嘛新国毁灭,或者遭受重创,要嘛将危机转嫁到欧洲,用侵略和武力的手段来开拓市场,掠夺财富,这是他无奈的选择,因为当他走上这一条路,就必须面对这个结果。
因此,虽然新国奉行的是和平政策,但是扩军仍然没有停止,吴辰的打算是,在五年之内,装备一支超过七百万人数的正规陆军,并且大力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以备战争需要。
他坐在宫殿里,仍旧是百无聊赖,却在为将来做着打算,就在第三年的冬天,就在这个帝国日益蓬勃的时候,李鸿章的噩耗传来,吴辰亲自到了李府,眼中一片茫然,在李鸿章弥留之际,在坐在李鸿章的身侧,看着这个即将驾鹤西去的老臣,二人相视无言。
接替李鸿章的是张謇,吴辰在召见张謇的第一句话就是:“按着原路走吧,一切都已经谋划在定,张先生,今年的军费要加一加了。”
张謇点了点头:“臣明白。”
…………………………………………………………………………………………………………………………………………………………………………………………………………………………
本书完,这本书写得并不顺利,或者说写得非常没有意思,可能与订阅有关系,还有就是因为女儿刚刚出生,所以比较忙,大家见谅,最后大结局时留了一些悬念,不过也可以说是没有悬念,因为之后几乎是没有悬念的战争,近代之后的战争比拼的往往是国力,钢铁量,欧洲基本上已经不是对手了。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