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17章 名将云集
秦军军营与赵**营相隔约十五里,是依山而建,黑色军营向西南方向延伸数里。军营外是深沟壁垒,但没设有铁蒺藜,营寨门口也不设吊桥,直接可通行而过。
入了营寨,白起即命士兵唤众将聚幕营议事。
片刻功夫,五十多名秦将陆续入了幕营,幕营内极其简陋,地上铺的是草席,除白起面前是张高约三尽的红木桌外,其馀均是与普通人家家中矮桌无异。
白起入营多日,首次聚将议事,又兼白起在秦军中声名显赫,不少秦将视他为自己的偶像,今日能与偶像近距离接触,且又听说有新战事,秦将是个个精神抖擞。
秦将分四列坐在白起正前方,最前面四人分别是:郑平安,王龁,司马错,蒙骜,紧坐四人之后是王翦,胡伤,司马梗,王贲。这些人可都是历史上的名人:王龁,号信梁,战国未期大将,年纪与白起相仿,遇上白起可谓是他的不幸。白起在世时,他被白起的锋芒所掩盖,白起死后他又未有大功绩,或许能令他欣慰的是,自己曾得到过秦昭襄王及后来的秦孝文王、秦王政的信任,不像白起那样死于非命。
郑平安在军中虽毫无声望,更无战绩,可他俨然秦营中的二号人物,比王龁手中拥有的权力更大,只是他不想引来非议,所以自觉地坐在第二的位置,郑平安之所以能身居要职,是因为他是秦国当朝相国应侯——范雎的救命恩人。是范雎向秦王推荐了郑平安,而秦王为使范雎安心留秦,也就顺水推舟地给郑平安安排了个工作。郑平安此次随白起来长平,实际上是帮助范雎监督白起的一举一动。
蒙骜原是楚国人,在秦昭王时到了秦国,后来凭借自身的努力,官至上卿,成为秦国一代名将,蒙骜是秦国蒙氏家族的开创者,为蒙氏家族在秦国的立足开创了良好的基础,他的儿子蒙武及孙子蒙恬、蒙毅在历史上也较有名气。
据史料所载,蒙骜是从秦庄襄王继位后才开始任秦军主帅,率军征战,分别攻打魏国,赵国,公元前247年,被信陵君率领的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大败。到秦始皇上台后,蒙骜又得重用,为秦国夺得城池数十座。公元前240年,秦军分两路进攻赵国。由于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成蛟叛变,造成蒙骜孤军深入,遭遇赵将庞暖。蒙骜在撤退时遭庞暖伏兵于太行山,被乱箭射死。此时,年轻的蒙骜仅是秦军中一名正将。
王翦,秦国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人),年纪略小于王龁、蒙骜,他自小喜欢兵法,成年后即从军,因在军中出类拔萃,几乎是以直线式上升至正将。历史上,王翦是继白起后秦国中又一员名将,王翦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韩国外,其馀五国均由他父子两人所灭。王翦一生中最成功的战事莫过于率秦军六十万攻打楚国,大败楚将项燕,最后灭了楚国,被秦王晋升为武成侯。
当然,以上秦国名将所取得的成就是在正常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现在有了从二十一世纪穿超而来的赵括,那又是将是另外的历史。
见众将各就各位,白起咳嗽了两声道:“诸位,赵军主将已由赵括代了廉颇,今日赵军一改往日守寨不出,对我军穷追猛打则是最好证明。且我刚刚收到密报,赵括用新旧将领较量之法,易去数位老将,据斥侯回报,赵括还有可能再次对旧将进行革职,我军宜抓住有利时机围歼赵军。”
王龁道:“应侯果然神机妙算,施反间计使赵王落入圈套,只要赵军离寨迎战我军,围歼赵军便是指日可待之事。”
王贲道:“赵括好战不假,然赵军强于楚、韩、魏、燕、齐五国之师亦是事实,尤其是赵国骑兵,须小心应付。”
司马错道:“王将军所言有理,战国骑兵源于赵国,诸国皆称之为“胡刀骑士”,常与匈奴、东胡、林胡交战,使得赵国骑士异常强悍。如我军骑兵与之正面交锋,必然吃亏。今日我军骑兵大败就是事例。”
白起把目光投向王贲:“王将军刚刚与赵国骑兵交战,可有收获?”
王贲道:“与我交战之人名为权欲,此人自称为赵国正将,骑的是阴山胡马,使的是马刀,而我常见的戟、矛或长枪,敌将臂力过人,刀法娴熟,未将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