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节 郑和的船
永乐五年九月(1407年10月)郑和带着27000多人出发,到达渤泥国(文莱)、暹罗(泰国)、真腊(柬埔寨)、古里(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回到了大明朝。
李虎早就告诉了李明,郑和回来了,可左等右等,一直到十月底才等到李实李真回来,和上次一样,十一月他又要出发。
“明哥儿你不知那佛祖的足印有多大,锡兰山国大石上佛祖留下的足印,有我十个脚掌那么大。”李真在太白楼的包间里又开始了他的说书生涯。
“那么大,那佛祖不得要几十丈高?”座中有人发问。
“你懂个啥,佛祖可化身千万,别说十丈高,顶天立地都是寻常事儿。”不需要李真发话,马上有人解释。
“喝喝这,咱在船上天天喝这吃这个。”李真指着每人面前的一个大果子,“用个麦管儿,里面还有些白肉,吸了水让厨房找个斧子开了吃肉。”
“这果子真是硬,呵呵,汁水象菱角,清冽。”
“这是椰子,呵呵。”李明回了一句。
“明哥儿说的不错,这椰子可是好东西,耐放,树有十几丈高,枝叶果都长在顶上一丛。”
椰子中国的南方就有,可放在大明朝京师里还真就见不到这个东西,可见吃的人不多。
从回来到走,李实也就只能在京师里停留一个月左右。就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李虎结婚了,迎娶了某候的千金,这主要是李府的事,李府具体的承办人是李虎而已,他不能跟他大哥争辩什么,也不可能去反抗整个家族。
李明送了不少礼,早先只要李虎在他家里夸了好用的家什之类的,李明让内府的大匠们打制了不少,早早就让人拉到了李府。弄的李虎也是感动的很,自家的兄弟亲戚都没有李明这么实在的。
李明送去的是双份,按着事先计划的,李实一走,李虎就会把小红迎进门。
第一次下西洋,郑和打了海盗陈祖义,在爪哇国又被误杀人士兵,颇有曲折。第二回下西洋就顺多了,只是在苏门达腊岛调解了一个纠分,而在锡兰山国迎回了佛牙,这可是大事。
郑和是个劳碌的命,迎奉佛牙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接下来还有一连串的事。旧船修补要过问,新船要去检察,又要为天妃庙选址,又要操心受伤死亡船工军士的事,还要去寻访通译等等。
本来李明还想上门去拜访一下,他从狮子山出城就是龙江船厂,可去问了几回,郑和大人总不在。
经过这一年多的摸索,李明在无土蔬菜方面又有些心得,李真见郑大人没空,便直接引着去见那些伙头军和船上负责采办食品的伙夫,这帮人对李明可真是感恩戴德。
借这机会,李明带着他府上李枋,二萧等人去参观了龙江关的船厂。去没见到郑和大人,见到了另一位重量级的太监王景弘。
王景弘入宫前是个渔民,他本人是下西洋的副使太监,也是位大人物。他全面负责整个船队的航行,王景弘对李明非常热情。
“李大人真是我等的福星,自打李大人荐了那些青菜,船上吃的东西总算多了起来。这一年到头吃那人参如意菜,真是把人吃怕了。”人参指的是萝卜,洪武爷有言,萝卜赛人参,如意菜就是豆芽,在李明没弄出无土的苋菜小青菜之前,船员们主要的蔬菜是萝卜和豆芽。
“区区小事,王大人为国领命,出使外番。旁人不知出洋的苦楚,李某自南洋归乡,自然知其一二。”李明这话说的有理。
“王大人,纯仁兄这次又提了很多法子,此次下西洋,船上能吃到更多的好东西。”李真在一旁说道。
“噢?”王景弘看似兴趣很大。
“那莲菜用泥封住,可以放上三四个月,荷塘的泥又能在船上种菜。”李真兴致勃勃的说,“还有,这回可要从内府多讨要些冰过来,可作压舱之用,这冰间放菜,可存更长久,冰化了又是淡水。”
“噢,说来听听。”王景弘真的来了兴致,“把陈作头请来。”
陈作头是艌匠作头,古代造船的人都不识字,每回造船之前,先要造可拆装的模型,然后再把模型尺寸放大,再造真船。艌匠便是造那模型船的人,说白了,有点象船舶设计师。
结果当天下午,李明在龙江船厂一整个下午,与王大人和陈作头一起讨论怎么把水船改装成水粮船。与欧洲国家大航海时代的帆船不同,郑和的船队里备有水船。
下西洋的船队远航期间最长时间可以两个月不靠岸,淡水和粮食是重要问题。因此船队里有专门的大型粮船,粮船载的是2万7千余人的用粮,一个人消耗5斤,每天就得与消耗食物140000斤。海上航行需要的淡水量,同样惊人,水船负起到存取淡水的责任。这种船也有大小之分,大的有六到七桅,小的是一桅的帆船,除了装水以外,小水船平时还有大船间的联系、辅战和拖曳的功能。如果是诸冰又存菜,那这种船就要在结构上加以改进。
同样的,李明在提议把大船底下的部份压舱石改为冰块,大船相应的结构也要改变。王景弘与陈作头也吃惊的发现,李明这个郎中居然对船舶也有相当的知识。其实李明并不懂多少,只不过作为了个穿越的人,普通的常识,已经足够能让他与那些大匠们好好沟通了。
借这个机会李明算是全面见识到了郑和宝船是什么样子。上回李明已经知道了,郑和下西洋的大号宝船要比后世他在郑和公园里看到的大的多,这回他见识到了宝船的内部结构,也见识到了郑和船队的真正面目。
下西洋的船可简单分为两种,一是帆船,最大的十二桅的宝船,小的是一桅的水船;另一种是小的橹船,有六橹和八橹船等。
前者帆船分五种,这是按功能和大小分的,西洋使乘坐的宝船,十二桅,长四十四丈多(140米),宽十八丈(57米),可载1500人,分八层,下五层,上三层。底舱的第一第二层多为密封隔舱,里面放的是压舱石,这样的好处是船吃水深,行船稳,而密封隔舱的好处是,船体部份受损时,还能保证整条船不会沉没。
马船通常是七至八桅,三十七丈长,宽一十五丈,上下五层。这种船听名称就知,可运载战马。算是大型的战辅船。
粮船在六桅到七桅,二十八丈长,宽十二丈,上下五层,主要是运载粮食等后勤物资。
战、座船三到六桅,长可到二十四丈,小的也有十八丈,宽六丈到九丈,主要就是运兵和作战之用。
最小就是前面提的一桅水船。
李明不是军迷,也不是郑和迷,他记不住当年去郑和主题公园玩是有多少的历史之谜。这会他在船上看到这些船时,也沉醉在其中,只是觉得强大,倒没什么特别让他在意的东西。
唯一他知道的是,后来有人把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全给烧了,所以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历史谜团。当然这会他不可能提议把这些资料备份保存。这些可都是朝庭的绝密资料,若不是古代造船实在是个大型工程花费也不是普通有钱人能承担的起的,再加上李明这会真是能帮到他们,要不然,王景弘可没这个胆子带着艌匠一起和李明讨论这些国家级机密。
晚上,王景弘大人留李明在龙江船厂吃了饭再回。李明推辞不过,就留下一起吃饭了。
换了常服的王景弘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中年渔民,精干黑瘦,吹惯了海风,那眼总是眯着似的,不过目光锐利。
陪着一起吃饭的还有锦衣卫的千户杨真和水军千户张通,以及李真。研究了一下午船的几个大匠作头,没有同席陪着李明,而是在外间陪着跟李明一起来的李枋,二萧等人。
不能喝酒莫上船,李明算是见识到了这些军爷的酒量,那王景弘更是把酒当水喝一般。李明本来性格就是爽快人,这会更是左一碗右一碗。大好的河鲜没吃上多少,这些人从海外夹私带回的好料吃了也都吐了,不过朋友算是交上了。
酒桌上听的最多的还是下西洋的趣闻。
“此去古里,其国尽是走舸,船间缝以乱棕和泥糊之,船行海上三日便散。”杨真调笑。
李明还没反应过来,最后李真解释了一下。在古里国,那里都是小船,大一点的船,船板之间拼接用铁钉,船板之间的缝隙居然用棕和泥填上。船出海后,浪一打那缝就开了,水就渗了进来。行船三日,风浪一大,要不了三日,船就被拍散了。
“那是棺,不是船。”王景弘笑道。
大明朝的船,船板连接钉是填在里面的,两板相接处用的是镶嵌的技术,填封用的料更是讲究,调配是绝密,遇水后不蚀反会膨胀,更好的发挥填缝的作用。
“此去溜山国,其国为西洋女儿国,女子为王,男儿为劳役。其女多坦胸露乳,见唐人不避。船若泊岸,总有士兵船工抢去留精。”
“暹罗国男子以其妻偷唐人为幸事,我等上岸,其国男子奔走相邀,吾妻甚美,但请枕席。至则美酒好肉相与,其妻荐枕而陪。”
“真腊国外番人不得入国都,唯唐人优待,其国,唐人犯事可获免,杀人不死。”
“暹罗男子尘柄好镶珠,其势大如棒锤,有好事者以响珠嵌之,**有声,如铁作做工一般,声响惊人。”
注:东南亚诸多一直到二战时,都称华人为唐人。
注:关于郑和时代下西洋的故事很多,在当时,大明朝为天朝上国,国民在东南亚小国颇受礼遇,有的更是比当时贵族更受尊敬。
注:暹罗即古代泰国,其国男子喜欢在性器上镶嵌铁珠宝石头之类,见于多种记载。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