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六章 仙泉
穷乡僻壤也有胜景,有缘自然才看得到。
毕思言的体质在学校就是有名的运动健儿,在农村又扎实地锻炼过半年,浑身肌肉匀称有力,翻了几架小山,将近中午时已经到了幕埠山脚。肚子又饿了,从怀里掏出还剩下的两个红薯,想找个地方把它们烤熟。后面来了一位中年农民,正吸着烟屁股舍不得丢。毕思言看了一眼,觉得来人不会有歹意,于是边拣柴边朝他笑了下。那农民估计毕思言是位知青,也友好地停下来搭话:小伙计从哪里来,还没吃饭吧?
毕思言扯了一个谎,说自已从金牛镇过来,要到界上去看朋友。那农民看到毕思言找柴要烤红薯,知道他没带干粮,当下用脚踢了一下干柴,掏出一个大面粉糢递过去,示意要毕思言吃了。毕思言再三拒绝,那位农民假装生气地说:出门在外莫瞎讲客气,再说山里点火又怕不太平。
我又没带钱和粮票,白吃不太合适。
那就算借给你,我又不愁吃的,再说也快到家了。
不知叔叔住在哪里?日后定当报还。
从这百雅泉翻过山就到了。
前面好像只有山里戚家,周家,叔叔是哪家?
我们那里叫细屋阮,阮小二的阮。想不到你还晓得大屋戚,吃完我们一起走罢。
那就多谢了,我还要去喝点水。
阮长发取出一个搪瓷茶缸子,那上边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部队番号,虽然有点破损,却很干净。百雅泉的水更清洁,一股一股地往外冒,山影树色在水中似有似无,阳光也融入其中。啜上一口,全身心得到一次净化。这水最终是要流入梁子湖的,沿途多少坎坷?毕思言此时陷入沉思。
有了饮水精神更好,他们开始起程,阮长发是一个善言者,路上不断讲述着关于百雅泉的传说故事,毕思言认真地听,边吃边喝还不忘在适当的时侯提一两个问题,使讲故事的人越发有了兴趣。百雅泉地处三山的夹角,由于三座山加起来像一个蛤蟆,这泉眼正处在它的两胯裆中间。各山都有姓氏命名,而此处被俗称为蛤蟆崖。百雅泉也自然有人叫蛤蟆泉了。阮长发是个故事高手,把这百雅泉的传说讲得出神入化。
不知道是哪朝哪代,蛤蟆崖住着一家猎户,本来也有名有姓,后来因为名声大了,传故事的人都把自已的姓氏加上,就连后来落户的戚家,也说猎户是他们的本家。山外人再传故事的时侯,干脆不用姓氏,而称那遇仙的人为龙崽。这样一来原来拉龙皮做大旗的人家就哑口了,龙崽的传说逐渐就定型了。
龙崽出生的时侯正赶上大旱,山外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先是几个求生觅食的人进山寻野果,偶尔也打杀一些小野物(野兽),消息传出后,大批饥民拥进山来,一时间闹得乌烟张气。所有野兽与人拼杀,可怜饥民都因为骨瘦如柴,被咬死咬伤的不计其数。但是稍小些的獐麂兔鹿一时绝迹,古树新木全都遭殃。龙崽的爹眼看也要饿肚子了,打算搬到别处谋生。系家带口刚走不远,听到有人在山上狂吃猛喝,酒香十里都能闻到。
龙崽爹猜想可能是强盗聚集,打算绕开他们而去。但是那种琼浆玉液的诱惑,使一家人唾涎欲滴。于是放下担子,把家人安置到隐蔽的安全地方后,悄悄摸着前去偷看。猎人的眼睛神仙也逊色,他看到一群金盔玉甲的人在那里狂饮。既不是鸡呜狗盗之辈,也不是啸聚山林的大伙强盗,光天化日之下,个个气度不凡,也决非妖魔鬼怪狐群狗党。慢慢摸近听到他们说话,原来是天上的一群旱魔天兵。说什么因为人间不敬重神仙,派他们来制造劫难。
这一伙旱魔天兵庆祝大功告成,放荡无羁地儿喝得酩酊大醉,都东倒西歪地睡死过去。猎户瞄着腰偷偷接近旱魔天兵,见他们早已滥醉如泥,于是想捞点残羹剩菜,为龙崽他娘弄点生奶的食物。待他站起身一看,简直傻呆了,金盏玉盘中尽是龙肝凤胆,十成还没吃去一成。开始还提心吊胆,后来经不住诱惑抓起象牙筷一阵狂吃猛喝。那些食物入口即化,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转头一看,那些旱魔天兵还在沉睡,于是解下兽皮披肩,包了不少拔腿便跑。
在隐蔽处找到家人,又一起享用一番。那不到半岁的龙崽,看见了仙食也要去抓,她娘觉好笑,于是把嚼过的食物用嘴喂他。想不到龙崽吃一口就长一寸,越吃越高兴,不久把衣服都胀破了,光着屁股自已抓来吃。爹娘看傻了,由着他饕餮起来。等那兽皮披肩上的仙食尽了,龙崽己经是个大毛孩了。他娘赶紧拿出一付破被单,把他包起,虽然被单破旧,却能够遮风挡寒。一家三口吃饱喝足之后,准备起身。突然一阵狂风,稍定之后一看,一群吊晴白额的猛虎围住了他们。又见金光一闪,猛虎又化着旱魔天兵。一个个凶神恶煞,显然是来兴师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