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节 建理藩院
十一月,龙城和夷洲的大量的官员技术人员又回到了京城。与以往不同,以前只能靠风向,十一、十二月是南下的时节,六七月是回归的时候。现在不同了,飞剪式的帆船加上中国的硬帆可以利用不同风向的力,而蒸汽船的出现更上摆脱了动力的桎梏,反正大明朝的官员们已经知道了这种新式的船,也就不藏着了,但还是有一点,不行驶到大明朝的水域,不与大明朝的水师在海上碰面,王动不想太刺激大明。
京师的商家又迎来了新的销售旺季,都知道出洋归来的人有钱,都知道出洋归来的人身上有好东西,所以京城的店家,收货的收的开心,卖货的也卖的开心,当然花钱的花的更开心。
狮子山下,王动可算是京师里唯一一位住的离皇城最远的三品大员。这个品级吓死人,呵呵,王动做右侍郞。想当于礼部的第三把手,定这个级别的时候很多人有意见,但想到王动有个女王老婆,怎么说放在大明朝也能弄个什么闲散的爵位,可只要有爵位又是品级的了,加上外番事务王动还真的是把好手,这才按住了。其实,怎么按都是假的,只要朱棣一句话就行,他老人家信的过就行。
王动的奏折内阁议了之后还是批了,批是批了,这个理藩院将在年底挂牌。开始很多人议论反对,可后来好象都想通了,没人去争吵了,让王动意外的是,居然他的议案居然一片叫好了。叫好之后,王动现了一个大问题,他在狮子山下的宅子热闹了起来,还有,郑和城里的府宅和静海寺的行辕也热闹了起来。很多与王动相熟和不熟的各色官员开始上门了,品级有高有低,高的是品的候爷王爷,低的有在兵部工部那些早期相识的官员。理藩院的机构职能,让很多人都看到了新的官职,各部大佬们也开始为自己的势力谋取新的位置,与其去打压不如拉拢。拉拢办法很多,那就是先大家一起抬轿子。然后再把轿子做大了,再往轿子里塞人。
永乐时代的内阁大学士们品级并不高,只不过他们跟在皇上面前,永乐也向他们问政,所以权力不小,影响力很大。象王动这种侍郞级的高官,在大明朝文官的序列里已经进了前二十,但他这个官位又不同,大明朝国内的事务基本上不插手,只是管国外的。
国内事务要么不插手,一过问的都是大宗的钱财的买办,比如货物的采办、洋物的买卖、船只的采办等等,这些都是肥差。
兵部在外番唐城已经有驻军,虽然人不多,可代表一个国家,那级别不会低,至少是个卫所指挥使,吏部则关注驻外的宣慰使的管理,工部已经开始关注外番过来的货物里的工艺技术问题,特别是已经有洋钟进来,这个东西沙漏水漏好用多了。自王动出现各,工部和工匠不再受人歧视,个个都知,手艺技术就是钱。
“舅父,这衙门还没搭好,各位大老爷都开始往里塞人了。兵部想弄两个郎中进来,户部也说了,至少要有一个郎中,吏部可是不敢得罪呀。”王动一脸的苦相。
“总是要有人做事,过来的都是经年的老官吏,还怕不会做事。”郑和笑道。
“不是担心这个,只是人太多衙门太小,放不下呀。”王动解释。
“明日放出话去,说是已经安排满了,不过处番职位多有缺口,张个榜,如今在外的唐城也有九个,每处都需宣抚使,朝庭不是定下从五品的品级,看看哪些人想去。”
“内阁大学士解大人督职在理藩院,他倒好,诸事不问,整日的与一帮人饮酒对句,本想着解大人能分担些,不想到他是眼馋洋酒来的。”王动笑骂。
“解大人胸中自有沟壑,静之已经定下了理藩院的框架,解大人自然乐的清闲。等静之离了京,上了船,解大人才会真正就位。”
大明朝以外到底是什么样。这在以前根本没有人关心,自大郑和下西洋之后就不同了,京师里见多了西洋景,外番事务已经成了老百姓嘴里的日常话题。三湘书院已经接连出了几本下西洋的专著,其中费信的《星槎胜览》和马欢的《西洋番国志》已经付梓,王动的《西洋游记》和《海国经略》也列柜售卖。前者写的都是在下西洋的见闻,王动的书则提出了海权和航海的重要性。
诸多求官的人,并不知外番到底是什么样,只知道有大量的官位实缺,一时间,这些书又是纸贵,印了又印。
由于郑和下一次下西洋的时间并没有定,诸国跟着大明朝船过到朝贡的番外使臣们大多今年要在京师过年了。李氏朝鲜刚刚冒出来北扩的头,又被大明万国来朝的气势给吓着了。自比唐太宗李世民的朝鲜太宗李芳远是个聪明人,他利用大明朝对辽东的轻视,利用大明朝大国好面子的传统,在李成桂的年代从大明朝骗了铁岭卫。14o3咸州一带号为“十处人民”的女真诸部又被朝鲜骗了去。到1416年,朝鲜已经把鸭绿江一带都哄了过去,并成立了闾延郡。
本来朝鲜还要进一步蚕食,可现在难了,因为王动的势力渗了过去。商人在辽东海西野人诸部的出现,引起了大明朝对东北的重视。同样的,由于王动的加入。使东北一地有了四种势力,相对而言,以商人面目出现的王动势力更受东北女真各部的欢迎。而且在王动势力的影响下,女真各部也对朝鲜提高了警惕,使朝鲜北上的计划受阻。
朝鲜的使臣在京城通过黄俨找到王动,黄俨还带来了另一位太监的问候,那位太监名王彦,是辽东的镇守太监,这些年商会在辽东的生意得他照顾不少,王彦很巧又是黄俨的“侄子”。
永乐初年的能混到太监的都是有点实力的,郑和周满等人不提。这个叫王彦的也是有军功的。他出镇辽东以来,南边的朝鲜,东边女真各部和西北的朵颜三卫都控制的还算不错,也可谓是个能臣,所以王动还是要给他几位面子的。
王彦这人也是很好玩,黄俨去朝鲜的时候,让朝鲜进贡“白纸”,碍于礼法,永乐不好意思明目张胆的让朝鲜进贡处*女,于是以“白纸”代之。而这个王彦则让朝鲜进贡“厚纸”。真的是纸,呵呵,进贡过来干啥呢,抄写佛教经文。王彦到了东北,觉得用汉族文化要教化那些少数民族难,但用教宗相对容易,于是他大造寺庙。正是因为这个,才让王动刮目相看。
“静之还是见一下吧,如今对马那边还要朝鲜人眷顾,北海道库页岛也想着从朝鲜弄人过来。”
“王大人在辽东建庙,朝鲜大王在其境内毁寺,现在连茶都不许那些和尚喝。”杨刚说道。“他们不喝茶毁寺庙是因为洪武皇帝,洪武皇帝多次劝朝鲜人崇儒抑释,茶道一途最为废财,我朝都兴散茶,更不必说朝鲜。”陈泽回。
“那朝鲜人喝什么茶?”王动倒不知这些。陈泽因为其族叔是朝鲜日本事务的权威,所以知道的多些。
“麦茶,上回我那堂叔还说,在日本,那些世家相邀品茶道,活象是去受罪,大大的宅院,那茶室倒是象是个私狱,居然要潜行一段,而且其茶艺多为做作,其茶品也不入上层。”陈泽大笑。座中数人只有陈泽算是有钱人家出身,见识过那些奢靡的玩艺儿,所以由他品评也是恰当。
王动见了朝鲜的使臣。那使臣送礼倒是不手软,人参当萝卜送,而且还有“白纸”,这可真让王动小吃一惊。收点人参就算了,这“白纸”他可真的不敢要,当着人家的面也没拒绝,只不过第二日便列了个单子递到了永乐面前。
“王静之倒是自清。”永乐把王动的折子与纪纲的对了一下,基本没什么差别。
“王大人出仕,往北城去的车马多了一倍不止,如今只要有车架往北城去,十之**是去拜会王大人。入夜宵禁,这顺带着狮子山下的酒肆客栈生意好了几成,那些拜见王大人不得回的只能就近住下。”
“噢,这来回跑也不方便,城里寻处宅子给王爱卿住下。”永乐吩咐。
“要说圣上对静之的恩宠真不待说的,擢不题,还赐了府宅。”解缙与王动在三湘酒楼的厢房喝酒。
“皇上这是在下担子呀!”王动苦笑。
他出仕是早晚的事,时至今日也推不了,他没想到的是,永乐给的是实职。穿越之后的想法是把大明朝带向另一个盛世,下了西洋之后现还不如自己干的好。现在他是徘徊在两者之间,苦苦的追寻着一条双赢之路。答应了永乐是为了消除大明朝的顾虑,番国国王都是长住大明朝的,那些使臣来了不走的更多。他一个外番的国王在大明朝任职也给了永乐极大的面子,更何况他还能真正的替皇上办事。
“郑大人已经上了折子,要请学西洋造船之技,顺带着还有枪炮之类,兵部内府原先你的手下可以调些到理藩院。黄成那边自然会给几分面子,不过也不能连锅端了。”解缙提醒王动。
“太子府上也有人走动,没到你门前来,我倒是被拉着喝了几回酒。如今理藩一事财货颇著,汉王赵王也是紧紧的盯着。”王动只是听,专注的对付着那涮羊肉。
“皇上春秋正盛,理他们干啥。”王动白了一句。
“百年之后呢?”解缙回。
“自有正宗。”王动的话让解缙吃了一惊,朝中大臣早就分了派别,而王动这个新晋的高官是哪派的没人知道。按着他的表现来看,应该是个皇派,紧跟着皇上的。这句话,解缙是明白了,王动还是更看重太子,这让解缙很高兴。自打认识了王动之后,他已经不再和太子走的那么近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他现在的感觉。
“冬至日大祭,理藩院开衙以来第一件大事,下官已经奏请皇上,许那番国使臣观礼,到时整治个场面,解大人要多多费心了。”王动说道。
“呵呵,这下鸿胪寺那帮人省心了,郑大人那头事件办的如何?”解缙问。
“怕是不易,所费颇巨。”王动摇了摇头,郑和请建佛塔,永乐已经应允,选址就是城南郊。
十二月,理藩院正式挂了牌,王动兼职,不过不是正主,正主是宁王。当初宁王被永乐哄着一起造了反,其后而就藩苏杭都被拒。现如今老实在家里养生做学部。这理藩院成立,宗亲自然要出力,没想到永乐居然把宁王推了出来,也不知是恩宠还是敲打。宁王是中名誉老大,平常还是要在他的属地老实呆着,所以这理藩院的实权还是在王动手上。侍郎兼职理藩院,把这个衙门的级别抬了两级,也足见永乐对外番事务的重视。
冬至祭祀第一场表演结束,理藩院表现出众,组织了近两百名外番使臣观礼,永乐大笔一挥,仅衣冠这项就让这些外番们花去两千多两银子,看着那些黑的白的番人穿着大明朝的制装,永乐心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冬至之后便是要忙过年,大明朝的大小官吏开始忙年终和休年假,王动忙的脚不落地,理藩院的架构已经没有问题,已经开始动作,可各项规章制定完了之后要与那些外番使臣交流,以便修改完善。年终商会还有事务要报到王动这里,现在他已经不去打理这些事了,但还是要知道一下。夷洲的诸位老大有一半都在金陵,龙城的消息也要递过来,王动真是头大了。真要召集一帮人去研究一下无线电报才行了,不然的话,这消息从龙城递到金陵要十多天,再传回去就要一个月,等他收到多拉克岛和马达加斯加的消息都是一个月前的。
庄家的事有了点眉目,果然是与建文帝有关,这事王动可不敢咋呼了,这可是永乐的死穴。这建文帝到底有没有死,到底在哪。后来的传说在苏州在广西之类,王动也秘密的让人查探过,都没有确切的消息。可建文的阴影就是不散,庄家历代都会与朝庭有往来,但都隐秘的很,皇上想来也知道,当初庄家与建文帝的关系,可现在呢。庄家会不会再入这个套,一旦入了这个套,那可就麻烦了。想来庄家能在江湖历百年不倒自然有他的长处,知道怎么保全自己。可江湖人士的义气气节之类是个很难说的事情,万一真要与建文帝有些什么瓜葛了那可不好弄。
“锦衣卫也真是,端了京城这帮人不就完事了。”刘秀珠笑骂。
“放长线钓大鱼,这线不收,不知多少人会栽在这上面。”王动说道,这事很可能会被利用去打击异己。
“庄家那两小子在龙城都不错,这回还托人把京城里的房产给变卖了,他们看着是不会回盗山了。”刘秀珠笑道,“夫君得了官,这狮子山下的地倒是值钱了。”
“呵呵,这些房产早先说过,不得随意转卖,照例商会是要收了去的,钱财上补贴一点。这样吧,庄家也有不少人在京师里,让他们住过来吧,就住小孟和小丁的屋子。”
“噢?”刘秀珠不知王动是什么意思。
奉永乐帝诏,各藩属王爷开始进京。正月里,永乐要在十五的时候搞一个万国来朝的盛会,所以早早的,他就把诏令给了下去,闻着味的王爷们很多在过年前就赶到了京师。宁王主事理藩院,这里头包含了很多消息。宁王本人也不弄不大清楚永乐的意思,所以十二月宁王一家人就赶到了京师。王动进见宁王,向他汇报理藩院的筹办事务。
宁王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建文初年,他的实力比燕王朱棣还要强。四哥哄了他的朵颜三卫后夺了天下,并没有遵守平分开下的诺言,而且还把他封到了南昌。宁王从此之后,寄情修道玩诗书乐医之类的旁技。
王动没见过宁王,这会见宁王是第一回,让王动意外的是,在他见宁王的时候,宁王穿的道装,而且边上还坐了一位老道。那老道看着须皆白仙风道骨,宁王一介绍,吓了他一跳,此老道居然是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原来,宁王与这张天师是徒弟与师傅的关系,张天师这次也在永乐的邀请之内,因为自欧罗巴过来的番使中,有人提到了传教的事。另外,乞里八里的番僧大师也就是那些藏僧前两年得了永乐的礼遇,姚广孝建议永乐也要好好的抬一抬本土的道教,所以张天师被朝庭传诏。
王动与宁王并没有谈多少理藩院的事,反一起吹了老半天的宗教事务,主要谈了谈西洋佛教的现状,回回教在西洋的扩张,以及欧罗巴的天主教和基督教。
“王大人不凡!”王动走后,张天师对王动的评价。
“此子无人知其来由,起于湖湘,以商人家,后献兵器于朝庭。因与郑和大人为亲,得以随行西洋,得归则改头换面。朝庭四处用兵,打仗要的是钱,王大人自西洋归国带回钱财无数,也算是解了朝庭之急。此后著书办学建商会,走的是偏锋,而那些仕子们偏偏奈何不了他。几次出使西洋,圣上也是看到了好处,知其大才,终为所用。”看来宁王对王动还是很了解的。
“王大人不只是见识不凡,贫道观其面相也是不凡,似有天机,却又看不穿。”张天师回。
“噢?”宁王感到意外,“其师颠颠大师就是个异人,能为其相中,自是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