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回归东海府
因为这次出乎苏子恒意料之外的大夏内乱的消息,再加上漠北荒漠石油井这巨大的石油储存量,让苏子恒日夜不停开始收集能量,耽误了一行回归东海府的时间。
原本在苏子恒计划当中,基地空间采集到足够的能量之后,就立刻回东海府,原来预计有三五天时间就足够了。
谁知道这一开动,启动3D打印机之后,收集到的能量又如流水一样哗啦啦掉了下去。不过幸好结果很理想,打印出来了足以武装一个军团的后膛燧发枪,另外还有一百门大炮以及好几十台蒸汽机和机床。
因为打印这样东西,足足又耽搁了大半个月时间。幸好在这段日子里,并没有追兵追查到漠北荒漠。估计蒙克自己也没想到伯雅伦不仅没有前往雁门关,甚至都没有回庆安,而是来到了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修整的这段时间,护卫队成员们并没有闲下来,虽然没有追兵追查到这里,可是依然有不少的蒙元牧民来到了石油井位置。
他们都是为了收集石油回去燃烧使用,为了不让神龙战舰收集能量受到打扰,苏子恒命令护卫队们伪装成马贼,在附近游荡,驱赶牧民们的靠近。
顺便打劫一些吃的东西,苏子恒带的干粮虽然不少,可是每天啃肉干,吃多了还是会腻,这时候就要他们出去打些猎物回来改善一下伙食。
……
……
时间一晃半个月过去了,眼瞅着就又要到快过新年,距离苏子恒答应仲轻寒的两个月时间已经很近。
在漠北荒漠这里石油井补充的能量已经足够,除了打印出来的各种工具和武器之外,基地空间内的能量也完全补充满,苏子恒这才决意动身回东海府。
早在到达漠北荒漠时,苏子恒用无线电报机和东海府沟通消息的时候,就让东海府那边重新派了一支海船队伍带着五千水军浩浩荡荡前往北海接自己。
至于原来停靠在津州府海外隐蔽港口的海船,苏子恒已经不报希望了。因为他没打算从雁门关入关走津州府,那艘海船也没人驾驶。
另外他怀疑邓芝龙失踪后,他的那些手下肯定会找到那艘海船,一个是探查消息,另一个是想守株待兔。
苏子恒自然是不会惧怕他们守株待兔,最主要是前往雁门关的路上布满了蒙元骑兵,真要遭遇起来,自己这点人就算武器再先进,在浩荡的人海优势面前,还是不够看的。
为了避免麻烦,苏子恒还是决定从北海入海。此刻虽然是冬季,北海许多港口都被冻上了,但是伯雅伦却知道一个天然不冻港口,非常适合登陆,而且距离漠北荒漠直线位置不远,不到五百里,日夜兼程也就三四天时间就能赶到。
苏子恒按照伯雅伦的指点,将坐标告诉东海府的人,让船队到达指定港口接自己。
至于带上的那五千水军,一个是为了安全,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剿灭北海的海盗。
东海上的海盗已经让东海府水军不定时扫荡,剿灭的差不多了。但是以往并没有走出东海位置,许多被围杀的海盗纷纷逃往北海和南海。
这次苏子恒被北海王邓芝龙摆了一道,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和借口,再将北海海盗围杀一次。
现在大夏正在内战,可以预计以后天下将会越来越乱,东海府不管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发展,都需要很多资金。
俗话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要想来钱快,莫过于抢劫。可要是抢劫普通平民百姓,对东海府的名声太坏,因此抢劫海盗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
更何况这次北海王邓芝龙还给了他一个那么好的借口,要是不利用起来,那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等苏子恒接到船队已经到达港口的消息,他们这才从漠北荒漠出发。
在船队等苏子恒等人到达的时间里,水军们也没有闲着,除了一艘等待的海船之外,其他的船只都已经开始在附近的岛屿开始扫荡。
苏子恒赶到不冻港时,正好遇到扫荡回来的船队。不冻港是北海算得上经济发达的地区,很多其它地方来的船队都会从这个港口登岸,因此在海外许多岛屿上都有海盗们的身影。
现在已是寒冬时节,平日许多海盗们都窝在海岛上懒的动,正好被东海府水军一锅端了。仅仅三五日时间,水军们就扫荡了两个海岛,剿灭了两波海盗,从海盗们手上缴获不少的财物。
只可惜北海比较落后,海盗们也比不得东海的海盗富有,虽然水军们剿灭两窝海盗,实际上他们收获并不多。
金银财宝更是少的可怜,最主要还是一些货物,主要都是毛皮和药材之类。这些东西要换成钱还得运送到大夏或南周才能换到大价钱,可是对于这些海盗们来说,他们除了会打劫之外,哪里懂得什么经商?
所以他们经常都是抢劫到许多东西,然后联合其他一些海盗,合伙将这些货物低价处理给一些有勾结的商家,大部分都是换成了粮食和日用品。
和海盗交易的商家一般都会等到开春解冻的时候才会出海和海盗们交易,冬天天气太冷他们不愿意动弹,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东西换回来,他们也不能及时运送到大夏或东魏或南周出手,自己还要出保管费,太过麻烦。
谁知道这样一来,正好便宜了东海府水军们,收缴的财物虽然不是很值钱,但是总比粮食之类的东西好太多了。
随着土豆红薯玉米等大量农作物的收获,现在东海府的粮食根本不缺,甚至还可以对外销售。
现在冬天来临,东魏往年都会冻死饿死不少百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吃的东西不够。
今年东魏得知东海府秋收大获丰收,许多反王们纷纷提出用人口换粮食的提议。对此仲轻寒自然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反正粮食对她来说根本不值什么钱,人口则不同。
而东魏的那些反王们的想法恰恰相反,对他们来说饿死的人反正都要死,还不如换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