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嘉国公主的闲话
【喜欢的兄弟,请收藏推荐,谢谢啦,努力构思中……】
这番话说完,下面人集体失语,居然打打铁、做做木匠,东家肯花万贯来奖励这技术上成果,这让众人忽然间都找到了十二分的自信,李继看到众人迷离的神情,才想到,是不是自己开出的价码太高了点,不过深深明白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他,自然明白技术投资的真实价值。
李继接着又宣布了新的政策,“第三,我们需要更多的工匠,诸位能招募到一位人才,经过考察合格的,当月给予一次性奖励1至5贯,这具体的考察由张铁生、刘进、方木匠来负责,有特殊人才的可由我来考察,薪酬待遇从优。”
这接连几个重磅炸弹,把这些工匠们炸的热血沸腾,李继抛出了最后的诱饵,“第四,我马上要在崇明岛建立一个新的试验庄园,需要最优秀的工匠们的加入,愿意加入的等下去我弟子王同那里登记,是否符合要求,由张铁生、刘进、方木匠三人组成小组审定。”
李继留下张铁生、刘进、方木匠三个人商议这后续的安排,其他人则在散会的一瞬间都跑向旁边王同的房间。
三个工匠头目看着自己的东家,虽然不知道自己东家有什么具体的打算,但是知道肯定有重要的事情要布置。
李继拿出一张庄园的示意图,指着江边的一块地方,“老张,刘进,高炉我不准备大规模的移过去,华亭这边运输更方便一些,实验区的高炉你们继续搞,蔷薇庄园靠河那边还有一大片空地,到时候全部建成高炉,这事等你们炼钢的工艺完善了马上开始搞,老方,你的水车也可以尽快建起来,这些事情都抓紧做,崇明岛的庄园建起来后,那边也要快速的开工。”
张铁生、刘进、方木匠点点头,应下了这事。
李继又拿出唐义刚刚送来的崇明岛圈地的简略示意图,李继指着图纸上的位置说道:“这是岛上的庄园位置,旁边有一条河通海水,刘进,上会我跟你提过的机床,你们研究的怎么样啦?”
刘进有些尴尬的挠挠头,“公子,你上次画的图,我们仔细研究过了,打造了一些个部件,不过还没能做出来。”
李继自然知道这凭空要做出个简易机床也是很有难度的,想了想,这个还是自己亲自去看看,说不定能有什么灵感,于是鼓励了几句,提出了自己新的任务。
“方木匠,我需要设计一个能锻造钢板的机器,你看到过那个高炉,铁水出来后,能通过这个机器,直接挤压成钢板,你先用木头做个模型,然后你们几个合计下,怎么做成机器,还有,我需要设计利用水力和模具,把铜、铁冲压成型的机器、利用水力来打磨的机器,这些个任务,要向全体工匠发布,谁能设计出来,我这边都给予重奖,当然如果有利用水力设计出其他机器的,我亲自验收,确实有用的一样有重奖。”
李继一次性把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一股脑发布了,也不管这些东西在这时代是否有可能设计出来,后世的经验让李继坚信一句话,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限滴。
这些任务发布后,听得着三个工匠头子都抓耳挠腮的,因为他们听了半天了,听懂这东家要做些什么,可是怎么去完成这些东西,则是一天头绪都没有。
李继也知道自己所说的这玩意可是跨时代的概念,每个实际的东西很难让几个经验主义的工匠明白其中关键,于是一挥手拉着三个人来到了木匠工场。
在木匠工场里,李继上次绘制给刘进的简易机床模型已经做了出来,其中的一些部件铁匠们发挥了勤劳肯干的作风,制了一些出来,其余部分只是依照李继的图样,用木头雕刻完成。
李继指着那些似是而非的部位,逐一讲解其中的要点,其实建议机床中的很多部件,古人早就开始使用了,只是并未形成系统的概念,李继一一提起比如杠杆、固定刀具、固定夹具,几个工匠头子立刻能想到类似的成品。
不过机床上常用到的螺丝,让李继解释了半天,最后李继实在没办法,让两个铁匠依照螺丝的样子,造一枚出来,告诉他们几个,螺丝钉打制出来后,让他们把这个钻入木板后,研究这轨迹。
现在正值冬寒初期的时节,临安城作为这时代东方乃至全球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南宋王朝培养出来的明珠,这里云集着这时代各阶层的精英,虽然早晨的阳光还没照亮整个城市,不过街头巷末的人流已经开始了一日的劳作。
这一日,徳寿宫中的太上皇赵构一如既往的坐在软榻上,太皇太后吴氏陪在旁边,看着屋外小桥流水的精致,满林鸟语的风情,这一切都让这个已经72岁的老人感到无比的宁静和舒适,他已经是一个垂暮老人,虽然保养的很好,不过满脸的皱纹已经雕刻出他的老态,年轻时的金戈铁马早已成为昨日风华。
这时,宫人进来禀报说孝宗皇帝带着嘉国公主来探望太上皇了,赵构和吴皇太后相似一笑,这一幕倒也是其乐融融。赵构现在完完全全是一个安享太平盛世的太上皇,孝宗不是赵构亲生,而是太宗的一脉的皇室子弟。
虽然孝宗皇帝与赵构的血缘关系极其疏远,不过这倒丝毫没想影响到他们之间的父子感情,对徳寿宫的物资供应更是有求必应,这也让赵构对当初选择孝宗颇为满意。
在宫人的引导下,孝宗赵昚漫步走来,这位当年锐意进取,积极北伐的皇帝,转眼睛20年就过去了,他所倡导的北伐非但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反而导致割让六州的结果,随着他所依仗的虞允文等重臣的病逝,孝宗的状态也越来越向他的养父高宗赵构靠拢。
这皇家的后院倒也有了几分家庭的温馨,赵构招呼赵昚坐下,攀谈起了一些市井趣闻,老太上皇早已不问政事,平时消遣也就靠宫人出去打听回来的这些外面的消息,孝宗知道养父的爱好,还特地安排人找来这时代还在萌芽状态的市井通俗小说。
孙女嘉国公主,皇太后更是喜欢的不得了,赵构一脉人丁稀少,好在赵昚这一脉人丁还算凑合,这天伦之乐总算没有错过。
谈论了一会儿,赵构想起了什么,招呼宫人,“去后院把我新酿制的雪花清露拿来,我与昚儿且饮几杯。”赵构晚年热衷于书法、酿酒,这书法水平据说直追徽宗。
过了片刻,宫人端上玉壶、酒盅,这对落寂的皇帝父子俩饮上一杯,去去寒气,赵构又想起什么来了,示意宫人去拿来几副书画,几位宫人展开一幅字,摆在殿中,赵构走上前,非常爱惜的看了一会,说道,“昚儿,你看我写的这幅字,笔力如何。”
赵昚上前仔细的一字一字的欣赏了一会,这是一首菩萨蛮的词,是这时代声名颇盛的荆湖南路安抚使辛弃疾的作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父亲的书法笔力遒劲,力透纸背啊”,赵昚现在也爱好此道,两人到多有一项共同语言。
“当年这辛稼轩南渡来时,也是个英雄年少,”赵构感慨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在金殿之上接见过这个让自己一日三叹的青年豪杰,20年转眼逝去,当初的豪杰竟然已经是享誉大宋的文坛杰出诗人。
“辛稼轩不甚合群,不过却是人才难得。”赵昚陪着感慨了一番,这些时日,弹劾辛弃疾的奏章又被赵昚驳回了不少,他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如此坚持下去。
旁边的嘉国公主听到皇帝父子两个谈论起辛稼轩,笑盈盈的说道,“父皇,若论诗词,我这回去秀州倒也见识了两个杰出青年才俊。”
赵构现在最热衷了这些新闻类的东西,噢了一声,让嘉国公主快点说。
嘉国公主让身后的侍女呈上一本诗抄,“父皇、皇爷爷,这是秀王府刊印的一本诗抄,我听永平郡主说,都是一日诗酒会上所作,这其中倒有秀王三公子赵徽的一篇作品,另外就有鄱阳姜夔姜饶章、江陵李继李子遇的诗词,两人词风不同,不过确实难得佳文。”
赵构听闻自然来了兴趣,让宫人挑选嘉国公主说的诗词咏读一遍,读到李继那首搞笑的“一上一上又一上”的搞笑诗,这对父子皇帝也开怀大笑了一会,旁边吴皇太后也微感诧异,脸带微笑。
李继的那些怀古之词,与此前的搞笑诗诗风迥异,更有词中一句“谁弱谁强多罢手,伤情”,竟然让赵构伤怀良久,才叹道:“好词,此等才子可在我朝中为官?”
这后半句是问的赵昚,孝宗也对姜夔、李继的诗词颇为满意,想了想也不知道这两人的具体情况,招手叫来侍卫,让去找来参知政事周必大询问下此事。
周必大是处理政务的能手,颇得孝宗赏识,很快就跟着侍卫来到了徳寿宫,孝宗皇帝很关心的问道:“周爱卿,可查到这两人的情况?”
周必大拜见两位皇帝后,拿出几封奏章说道:“官家,这姜夔素有才名,精于音律,不过屡试不第,我也多有耳闻,若陛下有怜才之心,可招来临安府,近来正在修订乐府音律,可试试他的才学。”
孝宗看了看老皇帝,见赵构也面带微笑,微微点头,便允了周必大的建议,“另外个士子,周爱卿可有听闻?”
“官家,这李继李子遇,之前才名不显,我也未有耳闻,不过近日秀州都监、台州知州有奏章提及此人。”
“因为何事提及?”
“台州都监蔡阙报,华亭水师指挥韩英剿灭盘踞外海之海盗丁虎,击杀100余众,俘滴400众,秀州知州杨简奏,华亭水师指挥韩英剿灭盘踞外海之海盗郑林,击杀300余众,俘敌700余,奏章中都提到这李继之谋划、平贼多有功绩。”
老少皇帝都有些惊讶的对视一眼,孝宗开口问道,“周爱卿,若据此看来,此人倒是个文武全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