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0191 德黑兰会议(3)
第192章0191德黑兰会议(3)
“第二战场开辟,选择在巴尔干半岛更为稳妥,”实际上,在吃早餐的时候,今天的例行谈判就已经开始了,布鲁克仍旧坚持英国的既定方针,“德军在那里的部署更加薄弱,而且,我们有海军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在巴尔干半岛开辟第二战场,可以将整个地中海从法西斯的手里解放出来,确保我们的航线不受威胁。”
“布鲁克爵士,”鲍里斯没有用早餐,他只是坐在餐桌边上抽烟,听了布鲁克的这番话,他说道,“莫斯科了解贵国的关注,承认,海洋战略一直都是贵国发展的核心,因此,航道的安全也是贵国首要考虑的问题。但问题在于,现在仍旧是战争时期,即便是我们控制了巴尔干半岛,地中海的航道也谈不上安全,甚至别说是地中海,就连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安全,也没人能够保证。”
语气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必须手下击败德国,迫使他们投降,争取重建和平。而选择在英吉利海峡地区登陆,对我们尽快结束战争非常有利。”
不管是任何形式的谈判中,什么样的说辞最有力度?毫无疑问,那就是数据,准确而详实的数据,而鲍里斯的手中,就掌握着足够准确且详实的数据。
“如果盟军选择在英吉利海峡登陆,开辟第二战场,那么至少能够牵制德军60个师的兵力,”鲍里斯拿过自己的手提包,从中取出一份文件,放在面前的餐桌上,同时说道,“这是我们情报部门得到的准确情报,在右岸乌克兰战役结束之后,德军正从西欧地区向东部抽调兵力,力图重新组建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南方集团军群。毫无疑问,这对我们苏联红军的一系列既定战略,都将构成严重影响,所以,我们希望盟军能够尽快,至少是在明年年中之前,完成开辟第二战场的工作。”
话说完,鲍里斯将那份文件推到莱希的面前,补充道:“这是我们制定的东线战役下一阶段作战计划,如果这个阶段性的战役目的能够实现,在明年年中之前,我们便会将战线向波兰、罗马尼亚推进。当然,推进的前提,是第二战场的开辟。”
莱希将文件拿过去,在他看来,经过数天的谈判之后,苏联人总算是舍得拿点真东西出来了,而这个所谓的真东西,就是苏联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文件拿在手上,莱希翻开扉页,很仔细的看了起来,尽管他的表情始终很平静,但实际上,内心深处,他是感觉很震惊的,这份作战计划体现出来的,是一份规模宏大,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的大型战役规划,如果苏联人的这个作战计划真的能够达到目的,那么德军现在保有的,编制较为完整的中央集团军群将遭遇灭顶之灾,在蒙受了这么大的损失之后,他们甚至很难在东线战场再对苏联人构成有效的军事威胁了。
没错,鲍里斯交给莱希的,就是由他提出并已经通过最高统帅部批准的连续战役计划,在苏联红军的作战规划中,这将是1944年整个上半年度的核心作战计划,苏联全国的工业、运输、军事,从一个月之前开始,就已经在为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做准备了。
按照苏联总参谋部的作战规划,在这个战略性的大战役中,苏联红军将投入作战部队近四百万,坦克与自行火炮近7千辆,作战飞机近6000架,火炮与迫击炮则多达数万门。
莱希将作战计划完整的看了一遍,并尽可能记住其中的主要内容,随后,又将计划转交给了布鲁克。
相比起莱希,布鲁克看的更加仔细,用的时间也更长,他甚至连早餐都忘记吃了。
在布鲁克眼中,这份作战计划中体现出来,可不仅仅是战争的乐观前景以及苏联人在战争中击败德军的强大自信,还有苏联目前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战争动员能力。毫无疑问,这不可能是苏联现有的全部军事力量,很可能只是他们战争力量的一半,甚至只是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如此看来,在经过了三年的残酷战争之后,共产主义的苏联已经成长为一头令人感觉恐怖的战争巨兽了,至少以英国的军事力量来说,在这头巨兽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按照此前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所达成的协议,”鲍里斯在布鲁克翻看作战计划的同时,继续说道,“我们已经做出了让步,斯大林同志已经遵循协议的精神,解散了共产国际,并且接受了在卫国战争结束之后,于最短时间内向日本宣战的提案。这些让步的目的,就是为了继续维系三国的同盟关系,以期尽早结束战争,恢复和平。不过,这些让步也将是我们能够做出的最后妥协了,在这次提前赶赴德黑兰之前,斯大林同志提出的明确要求,就是第二战场必须开辟,而且地点只能选择在英吉利海峡地域,如果盟军方面不能兑现这个承诺,那么,我们将选择第二套方案。”
这番话就等于是最后通牒了,今天的谈判策略就是这样的,作战计划的抛出,是为了显示苏联目前的军力,而所谓的第二套方案,则是直接的威胁,其中的用意就是告诉英美代表,苏联除了继续和德国人作战到底之外,还可以选择与对方和谈。
没错,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以与法西斯媾和为基点的威胁,这种威胁很不道德,但却非常有效,而且在关乎国家利益的问题上,道德什么的,根本就无关紧要。
苏联人究竟会不会同希特勒单独媾和?从现实来看,它的可能性不高,但问题是,谁都不敢冒这个险,否则的话,美英根本不会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为苏联提供那么多的援助,让苏联人和德国人拼个两败俱伤甚至是同归于尽,才是他们最大的期望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苏联人似乎已经在着手同德国人谈判了,按照美国情报人员得到的可靠情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经在两周前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秘密会晤,尽管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但引发一些不好的联想还是很容易的。
在对待苏联的问题上,尽管布鲁克与丘吉尔的观点相同,两人都是死硬死硬的反共分子,但相对来说,布鲁克的理念更现实一些,也正因为他的存在,才在二战进行过程中,阻拦了不少丘吉尔的愚蠢决定。
布鲁克认为,目前的对德作战中,还不能缺少苏联的存在,如果苏联真的与德国单方面媾和,甚至是在某种程度上化敌为友的结盟,对盟军来说都将是灭顶之灾,所以,当苏联拿出最后一张威胁牌的时候,布鲁克觉得英国应该在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上做出适当让步。当然,英国也可以借此时机,向苏联提出一些条件,比如说伊朗问题的解决,比如说巴尔干半岛战后的格局问题等等等等。
鲍里斯不清楚前世的时候,三巨头在德黑兰会晤有一个怎样的过程,但就他在今生的了解来看,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实际上在三巨头齐聚德黑兰之前,就已经基本敲定了,至少也搭建起了一个基本框架。
在德黑兰的这些日子里,鲍里斯每天都需要将协商会谈的结果发到莫斯科,然后再接收莫斯科的最新指示,等下一次会谈的时候,用自己的方式将莫斯科的态度表现出来。
这种近乎牵线木偶般的工作,说实话,鲍里斯感觉做起来非常无聊,有些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原本就不该到德黑兰来,这里的一切工作都不适合他,在这里的日子纯粹就是浪费生命。
不得不说,如今的鲍里斯还领会不到这份看似平淡的工作有多么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他之前的工作,都是在军队系统内,而且还是在战争一线,即便是回到莫斯科之后,从事的工作也是作战计划的制定,而与政务关系不大。军人从政是一个跨度很大的转换,执行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对那些在一线直接指挥战斗的军人来说,更是如此。
那么,鲍里斯在德黑兰的谈判工作有什么用处呢?他只是做的幕后工作,有什么重要之处?对于今后的仕途来说,这至少是一份资历,而且作为随团陪着斯大林去德黑兰参加国际会议的重要一员,鲍里斯主导的这部分谈判如果能够最终达成协议,绝对能让他在斯大林而眼睛里多加一份成绩,而这一点显然比什么都重要。
另外,通过与莱希以及布鲁克的谈判,鲍里斯名字也自然而然的受到了英美两国政治高层的重视,用随后莱希的评价来说,鲍里斯就是一个“冷静且态度强硬的人”。
11月28日,就在这个干冷的月份即将最终过去的时候,德黑兰会议的首轮谈判全部完成,同一天下午,斯大林的转机抵达德黑兰,随后,他住进了苏联大使馆。两个小时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抵达德黑兰,他在英国大使馆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进行了短暂的会晤之后,也入驻了苏联大使馆——美国大使馆设立在德黑兰郊区,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在经过先期协商之后,罗斯福的落脚点最终选择在了苏联大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