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反间

第一百五十八章:反间

关羽想定,便将简雍找来。陈以厉害,道:“若张颌能降,则翼州定也,曹操现在南下荆州,大军随时回转,若是曹军北上,则河北再难争取,说降张颌,便是赫赫大功一件。”

关羽现在死心塌地的为高谨谋划,他也确实知道眼前的局势,高谨的时间并不多,若是不能趁着曹操的注意力转向河北之前迅速的拿下河北,那么等到曹操有了动作,一切都已经迟了。

所以,现在与张颌对峙实在没有必要,倒不如说降此人,只要此人一降,关羽便可以立即进军邺城,从腹背袭击袁尚军,到了那时,河北唾手可得。

简雍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年少时已与刘备相识。刘备加入对抗黄巾军的战争,便跟随他四出奔走。刘备至荆州,与麋竺、孙乾同为从事中郎,担任类似说客的职务。

简雍擅于辩论、议事。性情简单直接、不拘小节,与刘备同坐时,亦盘腿而坐,不理威仪,但求舒服。在诸葛亮以下,他独占一榻,卧姿对话,从不屈就于人。

在历史上,汉中张鲁与益州刘璋开战,刘璋难以招架,就邀请与自己同宗的刘备进驻益州,以便协同作战对抗张鲁。当时简雍也随刘备进入了益州,他拜会刘璋之时,言谈举止不凡,因此深受刘璋器重。张鲁一事略微平息之后,刘备转而围攻成都,意欲取代刘璋成为益州之主。但成都城池坚深,短时间内绝难取胜,刘备恐怕日久生变,就派简雍游说刘璋,劝他出城受降。简雍进城后,轻摇三寸不烂之舌,竟然使刘璋答应了投降之事。于是简雍与刘璋同乘一辆马车。出城向刘备复命。刘备如此轻易就取得了成都,心中大喜过望,当即决定升迁简雍为昭德将军,以彰显简雍的功劳。

简雍为人放浪形骸,疯疯癫癫没个正经,行事常常率性而为,对所谓的礼法规矩并不十分在意,也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但求过得悠闲自在而已。有时候刘备大宴群臣,文武百官在席间皆正襟危坐,唯独简雍坐得歪歪扭扭,不断搞些小动作,连一点政府官员的威仪都没有。刘备跟简雍有旧交,很了解简雍的性格,认为简雍虽然没个坐相,却也无伤大雅,所以对此只是一笑置之;而丞相诸葛亮则对官员要求甚严,因此诸葛亮在席之时,简雍并不敢做出什么太大的动作。诸葛亮离席之后,简雍顿时顾虑全无,干脆连坐也不坐了。高卧席间,头枕软枕,变坐谈为卧谈,仪态甚为闲暇舒适。简雍这种处世作风使他常常成为八卦新闻的主角,但他向来秉承“我做我的你说你的”的原则,对此从不记挂在心。

有一年益州大旱,粮食收成不好,于是刘备就下令禁止用粮食酿酒,凡酿酒者一律有罪。有些执法人员从百姓家中搜出了酿酒的器具,不知该如何处置,就将这种情况上报给了朝廷。朝廷里有些官员搬出“乱世用重典”的古训,认为就算不酿酒,百姓拥有酿酒的器具也应该与酿酒同罪,否则起不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有些官员则认为法令不应该如此严酷,百姓只要不酿酒就行了,不必对他们再作过多的苛求。官员们讨论来讨论去,最终的意见偏向前者,简雍虽然极力反对,却也无济于事。

不久之后简雍陪同刘备外出巡游,在路上见到一对男女并肩而行,简雍就对刘备说:“这两个人准备做些苟且之事,您为什么不抓起来?”这下刘备奇怪了:这两个人怎么看也不像是对奸夫yin妇,为什么简雍会有此一说呢?于是他就问简雍:“你怎么知道?”简雍一本正经地说:“因为这两个人拥有做苟且之事的器具啊!既然拥有酿酒器具的人有罪,按照同样的道理,这两个人也应该有罪!”…。

刘备听了,哈哈大笑,就赦免了那些拥有酿酒器具的人。简雍做事的风格大抵如此,十分滑稽搞笑,但滑稽之余。常发人深省。相对于那些冒死进谏的直臣而言,也许简雍这种做法更容易达到谏议的目的!

简雍是个很有东方朔气息的人,大隐于朝,而区别大致在东方朔是一个想大展宏图发挥自己才干结果却被君主一厢情愿的当作了弄臣而被迫大隐于朝的人,而简雍则是自己心甘情愿这样做...

相同的地方自然不消说他们的放浪形骸他们的风趣幽默之类...简雍对刘备的贡献基本只体现在“老人”这个词上,除此之外他除了从开始跟着刘备走路几乎就什么都没干过...

不过可以得出的是,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主公即将做错事他站出来阻止,而方式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风趣幽默。试想一下,假如当时一个人义正辞严的站出来阻止,刘备会怎么样当然就刘备的话在他那无论真假的仁慈爱民的外衣下,也许事情会有同样的结果,但是在众人让君主下不来台阶的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简雍是也是个有智慧的人,而且是极大的智慧,只不过这些智慧并不是他求取高官厚禄的本钱罢了。

刘备降高谨之后,简雍也随之成为高谨的长史,只不过他并不引人瞩目而已,此次关羽为先锋攻河北,简雍随军,他亦是嬉戏调笑,一路上既没有临战的气氛,更没有一点作战的觉悟,直到关羽要他去说降张颌时。简雍才正色起来:“二将军此言甚是,某这就去见张颌。”

他骑着一头毛驴,晃晃悠悠的出了关羽大营,过桥之后,便向迎来的河北军斥候道:“我乃说客,请告知汝家将军,幽州简雍到此,请他出帐相迎。”

斥候们面面相觑,想不到竟有这样的人,竟直言自己就是说客,但凡是说客的。谁会如此自称。

于是众斥候连忙去见张颌,张颌听到斥候来报,脸色一变,道:“此人真如此说?”

“正是如此。”斥候回答。

张颌此时反而不安起来,道:“我不要见此人,令他速回。”

斥候回去驱逐简雍,简雍脸上带着笑意,向斥候道:“烦扰你们再去见张将军,就说吾并非只是说降,而是要救张将军性命,若张将军不见,必死也。”

斥候不得不又返回去见张颌,张颌正迟疑不决,帐下有小校来报:“臧成将军来见。”

张颌叹了口气:“请他进来。”

这个臧成籍籍无名,可是他的一个亲戚,却是宇内知名的人物。

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臧洪的相貌英武,那个时代以貌取人,相貌也算是臧洪的一笔小小财富,他的父亲臧旻曾任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守、太原太守。臧洪被举为孝廉作朗官,后来又与赵显,刘繇,王朗同时由郎任县长,当时一万户以下的县总执政官称为‘长‘,一万户以上才称为‘令‘。这几个同时任县长,其中的刘繇和王朗后来都成了王佐之才,对于他们,初出仕宦还算是顺利。

汉灵帝的时候,臧洪觉得当官没意思,就回家了。好朋友张超来找他,聘他做功曹,他就过去张超帐下,混点儿俸禄养家。

本来就这样也没什么,可是建安初年,臧洪却干了一件影响了整个三国历史的大事,什么事儿呢?——纠集群雄,讨伐董卓!…。

董卓废弃皇帝之后,整的太不象话,关东的诸侯都很气愤,但是当时并没有人敢第一个站出来与董卓反目。这事儿可是要冒风险的,不是说在家里嗑完瓜子儿然后尿急了上厕所那么简单。所以诸侯有私下联络的,但是没人敢站出来喊这头一嗓子。这个时候,臧洪开始玩命的鼓动张超,以‘义‘劝张超讨董,张超实力弱小,靠一些忠君报国的屁话是不可能上臧洪贼船的,再加上张超当时名气非常大。但是胆子很小,不敢作主,就与臧洪一同去陈留见张超之兄张邈,张超对张邈介绍臧洪‘海内奇士也‘,说臧洪比自己还有谋略,张超的哥哥陈留太守张邈名气更大。张邈跟他边喝酒边聊天:“听说你这个官儿当的挺窝囊,不管事儿,让一个叫臧洪的小子给架空了,有这事儿吗?”。张超说:“有,不过你不要小看这家伙,他可以算上当今海内的一个高人啊。”张邈琢磨我什么高人没见过啊,就让张超把臧洪叫过来。结果谈了一晚上,也不知道臧洪跟张邈说了什么,第二天张邈打开帐篷门就嚷嚷着要造反,跟中了魔症似的,后来又将臧洪推荐给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尢.结果很快他就与这些州郡将关系很好了,这几方势力便联手结盟,竟推举了臧洪做盟主,这个联盟为日后的十八路诸侯提供了一个小基础.十八诸侯有四路是这个联盟里的,即张邈,刘岱,孔尢,桥瑁。臧洪是极富感召力的的统帅与演说家,他在联盟结成当天对军士们表示出‘慷慨赴国难‘的壮志豪情,军士们非常感动,没有一个人在吃饭前离开,大家都在一起开灶,然后才散。

在酸枣盟誓后,共同讨伐董卓。这其实就是著名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关东大臣对董卓开的第一炮。什么袁绍、孙坚、曹操这些后来的大人物都是后来加入的。

这伙儿人凑是凑一块儿了,可是没人敢当头。当时张超还跟哥哥私下商量说:“当年楚地的陈婴都不敢挑头,抬出个项梁项羽来,我们兄弟大概不是盟主的料。强出头,如果事情败了,那灭族的祸害是怎么也躲不掉的。”他这样想,大家都这样想,最后挑来挑去,大家怂恿臧洪率领大家盟誓,其实就是当所谓的盟主。臧洪义不容辞的答应了,第一个把臭烘烘鸡血抹在了嘴唇上。

曹操到酸枣时,看到的景象是“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思进取”,后来更有甚者,出现了内讧,刘岱把桥瑁给杀了。小联盟在大联盟中是基本没起什么作用,而臧洪在哪里?臧洪如何面对歃血誓盟同他的雄心壮志一同破碎?显然,臧洪名为联盟主,其实不过是这些诸侯相互平衡的工具,他自己完全没有力量来支配联盟,他的志向没有实现。

尽管如此,臧洪应该还是一直为张超效力的。当时的情况是,董卓死,同年,臧洪被张超派去帮助刘虞,而刘虞遭到公孙瓒杀害。臧洪却被袁绍所器重,被任命到青州讨贼.,臧洪任青州刺史两年,青州不受贼所困扰.但是这两年形势越来越复杂.,曹操对张邈今天垂泪相对:“我若不还,往依孟卓。”明日便反目成仇,张邈与张超共谋反曹操,兴平二年曹操破吕布,张邈把家属和张超留在雍丘,自己和吕布跑了,而雍丘被曹操困住,张超势急,他说只有子源一定会来救他.但是臧洪此时在袁绍手下,自己的兵力不过数千,要求助于袁绍,而袁绍和曹操刚和好,袁绍要关心北方的公孙瓒的态势,他当然不想挑这个事端,淌这一滩混水.所以张超手下都说臧洪为了避祸绝对不会相助的,张超却说,‘我相信臧洪是义士,他不来救是迫不得已,否则他一定会来救我的.‘…。

果然,臧洪听说张超出事儿,光着脚哭哭咧咧的来求袁绍,袁绍拖着臧洪不让他回青州调军。由于没有等到援兵,张超被曹操杀死了,臧洪大怒,只身返回青州,宣布脱离袁绍独立。

最后张超被曹操灭族,臧洪因此怨恨袁绍,不和袁绍来往。袁绍出兵包围臧洪,攻了一年都没有攻下。袁绍让臧洪的同乡陈琳给他写劝降信,“喻以祸福,责以恩义”。

臧洪立即回了一封荡气回肠又写得漂亮的回绝信。臧洪先是挖苦了陈琳身为御用文人的立场,携带家眷,依附主人,虽是同乡,却成仇敌,接着他又指责袁绍的种种不义,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

“去陈琳!您追求功利,我要为君主献身效命;您将自己托付给盟主,我要为朝廷供职,您认为我死之后名声也会随之湮灭,我也想您无论生死都会默默无闻,真是可悲!我们本来志趣相同却各奔一方,努力努力,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袁绍看完臧洪的回信之后,知道他没有投降的意思,就增兵急攻。臧洪和将士吃老鼠煮树皮,吃完老鼠树皮,臧洪“杀爱妾以食将士,将士感动流涕,不敢仰视。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莫有离叛。”

臧洪开城门让他们去逃生,百姓官吏没有一个想走的,哭着喊着要根臧洪死在一起。臧洪也跟着哭:“为了义气,我是一定要死的,你们何必陪上自己的妻儿跟我受罪呢?”,于是杀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煮肉汤给守城的将士们喝。这样守城肯定不行,结果袁绍大军攻克了东郡,城里的八千人全部战死,据说没有一个投降的。

袁绍还是可惜臧洪这个人才,把他绑来,劝他投降。臧洪冲袁绍啐口吐沫就开骂:“当年讨伐董卓的时候,我看着你跟张超称兄道弟的亲热的不得了,当时老子还挺感动。没想到人家有难了,你却袖手旁观,真不知道你哪张脸是真的。赶快杀了我,我看着你恶心。”袁绍一听话说得这么绝,也死心了,让人把臧洪推出去杀了。

这事儿到这儿本来拉倒了,没想到袁绍请来的宾客里,有一个叫陈容的小孩儿看不过去了,站起来就数落袁绍:“连臧洪这样的义士都杀,就你这样儿还想评定天下?”袁绍万没想到半路杀出这么个愣头青,惊愕之余怒斥道:“你个小屁孩儿懂什么?你跟臧洪又不是一伙儿的。”陈容哼了一下:“仁义这两个字可不是说着玩儿的,遵循仁义就是君子,背离仁义就是小人。我并不管你是袁绍还是臧洪,我只跟仁义一伙儿。”袁绍又羞又气,喝令手下把陈容也推出去杀掉。

这事儿干得就有点儿过分了,当时在座不少袁绍的手下都偷偷的互相耳语:“一天之内居然杀掉两个义士,人心都让主公给糟蹋光了。”

臧洪被杀之后,袁绍也觉得很是过份,生怕天下人骂他,于是便将他的弟弟臧成招来,要给他官做。臧成与他的兄弟臧洪性格迥异,早已吓得面如土色,后来听说是做官,倒是很乐意上任,之后他又结识了袁尚,与袁尚互为朋党,关系十分热络,袁尚主掌翼州之后,高谨来攻河北,袁尚便让臧成与张颌一道出征,表面上是随军做个副将,其实是要他监督张颌,毕竟张颌一直以来都没有获得袁尚的信任,若不是形势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袁尚也不会让张颌来统军。

臧成确实对袁尚忠心耿耿,早已忘了他被袁绍杀死的兄弟,这一次肩负监军之职,听说有说客去找张颌,顿时起了疑心,连忙来见张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国之江山美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三国之江山美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反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