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是一桩旧事,早已结满蛛网,并且蒙上尘埃,却始终难以被忘记。那个寻常的江南秋夜,月雾笼罩着瑶光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女英打开琉璃盒,胭脂浮有指印,显已被人用过,便放回屉中,换了一盒,这次倒是崭新的。她蘸取些许,对镜细抹,又浅浅抿唇,镜中人影高髻纤裳,眉目间尽是压不住的青春气息。女英偷偷地笑了。
她坐上月牙凳,脱去鞋履,轻晃一双鸦头袜。宫灯绯红迷离,大殿绮丽而奢华,女英轻轻摩挲每一件饰物,直至那顶凤冠面前,方才停止。
她回过头,将视线投向远处绣床,它被帷帐包住,犹如一枚巨大安静的蚕茧。女英移开眼,却瞥见方才脱下的那双金缕鞋,正一前一后颠倒落于凳边。女英蹙一蹙眉,伸足尖挑起,重新摆正。她素来讲究齐整,任何微小的错位,都是绝不能容忍的。
凤冠美极了,镂金错彩,闪动着灿烂光华。女英终于忍不住抬指,悄悄伸向它。此时身后忽飘出一声咳嗽,细弱微茫,却正来自那蚕茧中。女英一缩手,忙忙跳下月牙凳,趿着金缕鞋奔过去。茧中咳嗽断断续续,女英立在床前,卷起真珠玉钩,口里轻唤一声:
“姊姊。”
帷幔后是厚重锦被,层层簇拥着,像一朵奇妙的蔷薇。花蕊深处露出娥皇的脸,尖瘦苍白,一对目眶幽黑而深邃。她虚弱至极,只咳了一会,便裂着嘴一动不动。宫女递上羹汤,女英接过来,舀一勺,轻轻地吹。
娥皇饮食后稍有好转,于是撑起身,姊妹俩倚作一处讲话。娥皇眼角含泪,那是为仲宣而流,仲宣数月前暴病身亡,死时不过四岁。娥皇说着说着,又开始饮泣,将头枕在女英肩上,几绺发丝拂过双唇,立刻牢牢粘住了胭脂。女英只觉很痒,双手却不得闲,只好轻轻慢慢地摇首,想将发丝抽离。娥皇哭声愈发哀切,许久后才又问:“家里如何?母亲可安好?”
女英点头。娥皇病重,本应由母亲进宫侍疾,然则周家位高权重,父母无比忙碌,只能暂派她来。娥皇哭一会说一会,言语之间,又将往事回忆了一遍。她入宫已有十年,重光待她极好,长子仲寓聪明伶俐,次子……便是可爱又可怜的仲宣。女英挽住娥皇,不住安慰,她才十五岁,从未亲历过骨肉分别,侄儿的事固然难受,却终究比不上母子情切。她瞧着娥皇的模样,在心底悄悄设想,倘若母亲有朝一日离去,又会是何种心情?如此一想,不觉也有几分凄楚。
娥皇抽泣着,说:“若非为他,我只怕早已死去。”
女英听得那个“他”字,心口竟莫名一动。重光与娥皇伉俪情深,南唐国民人尽皆知。一念及此,不由望向殿外,庭院里影影绰绰,种着大片梅花,只是还未长成。女英低下头,忽又想起两句唱词: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那是重光为娥皇而写,一时之间,传遍千家万户,即使女英远在深闺,也早有耳闻。她再瞧瞧娥皇,娥皇无力地枕在绣床上,双唇惨淡如纸,哪里还有半分昔日的樱桃模样。女英下意识抿了抿嘴,只觉唇上胭脂香软湿腻,这种南国最好的胭脂名唤“沉檀”,初涂已极其明丽,过一会愈加娇艳欲滴。樱桃小口,多半便是如此罢。
女英正自心中酸涩,却又瞥见了那双金缕鞋,大约先前奔得太急,一双鞋头歪斜着,在床下躺成“八”字形状。她一面搀住娥皇双手,一面暗自探足,想将它们摆正。就在此际,忽闻殿外宫女齐齐呼唤:“国主。”女英猛然缩回脚——是重光,重光来了。
重光掀帘而入,快步来至床畔,女英自觉脸颊烫热,朝后挪了挪,竟无法正视他。娥皇发出低低叫声,病弱的眼眸染了一点光彩。她倒在重光怀里,重光亲自端过药碗,一口口地喂娥皇喝。女英慢慢立起,绕过帷帐,回到妆台边,镜中人果然有着樱桃小口,只是眉宇间青春气息被冲淡一些,却平白添上几许轻愁。她垂下颈项,盯着足尖,金缕鞋的花纹一亮一亮,仿佛完全察知不到主人心境。女英只觉胸中酸涩越来越浓,娥皇却在依依与重光说话,女英听见她提起仲宣,又咳着说:“若真能好转,我便再弹琵琶给你听。”
女英猝然转头,那架元宗皇帝御赐的金屑檀槽琵琶赫然在目。都说千日琵琶百日筝,这分明不对,琵琶一定比筝好么?若论弹琵琶,她自是及不上娥皇,但她会弹筝,《霓裳羽衣曲》缺不了琵琶,难道就缺得了筝?
娥皇还在凄凄诉说对仲宣的思念,重光柔声应和。也真亏了他,一遍又一遍地听,却丝毫瞧不出厌倦。沉重的落寞结成一团团乌云,堆在女英胸腔中——除去方才见面的问候,他今日还未同她单独讲过话。等下他若是过来,定然……定然是要给些颜色瞧瞧的。
重光果真走过来了。娥皇已疲惫地躺回锦被中,蚕茧重新封闭。女英听见脚步声,飞快地别开脸去,紧盯着铜镜。她从镜里看到重光身影,纤长俊秀,目色深澈有如一顷碧湖,然而湖光拂过后脑勺,女英的身躯却陡然绷直,又变得滚热。就在刹那之间,那一顷碧水无影无踪,重光的双眼化成了火海。
女英张开嘴,却无法吐出半个字,她仓惶转身,重光走上一步,二人相对而立。重光微微一笑,儒雅中自有一派皇家气度。女英好不容易开口唤道:“姊——”重光已摆了摆手,又望一眼远处蚕茧。女英噤了声,只用一双秋波脉脉地瞟着他,重光向她贴近了些,他的眼睛燃烧着,行动却依旧镇定而从容。一阵阵温暖芬香的气息,柔柔扑在女英前额,她快要站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