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大学》

导读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近代很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的作品。

《大学》以人的修身励志为核心,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齐家治国的关系。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探究真理而获得知识,培养品行、完善人性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书中认为,治国平天下首先应以德为根基。

目录

一.“经文”

二.释“明明德”

三.释“新民”

四.释“止于至善”

五.释“本末”

六.释“格物致知”

七.释“诚意”

八.释“正心修身”

九.释“修身齐家”

十.释“齐家治国”

十一.释“治国平天下”

【原文】

子程子曰①:《大学》,孔氏之遗书②,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③。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注释】

①子程子:指程颐(1033—1107),宋朝时期理学家,字正叔,洛阳人,世称伊川先生,与兄程颢同受教于周敦颐,后世并称“二程”。

②孔氏:即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学派的创始者。他整理了《诗》、《书》,删修《春秋》,其思想言行见于他的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之中。

③《论》、《孟》:《论语》和《孟子》,均为儒家经典。《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孟子》记载孟子的言行。

【译文】

程颐曾说:《大学》是孔子遗留下来的书,是初学是者研修学德的大门。现在人们可以看到古人做学问的次序,惟独依赖这篇文章的存在,而《论语》、《孟子》还是其次。学习之人必须按着《大学》中的顺序去研习,那么就会差不多了。

一.“经文”

【原文】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

【注释】

①大学:先秦时期贵族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8岁入小学,学习基本的知识与技能;15岁入大学,学习修身治国的道理。大,古音读“秦”,现在仍读“大”。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为动词,意为“使……彰明、显明”,第二个“明”为形容词,意为“光明的”。

③亲民:程颐认为“亲”通“新”,为革旧更新之意。

④止:达到目的并且不移动。至:极,最。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人们光明的德行,进而使人革旧更新,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③,虑而后能得④。

【注释】

①止:所止之地,即上文所说的“至善”境界。

②静:心境安定不乱,没有杂念。

③虑:行事思虑周详、严密。

④得:指达到“至善”境界。

【译文】

知道了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心静;有了安定的心境,然后才能周详地思虑;有了思虑周密的行事方法,才能处事得宜,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原文】

物有本末①,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

①本末:指树的根与梢。

【译文】

事物都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顺序和规律,就接近大道了。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①;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②;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④。致知在格物⑤。

【注释】

①国:奴隶社会中诸侯统治的地方叫“国”。

②齐:整治,治理。家:家庭。

③修:修养。修其身: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④致:推而极之。致其知:欲其所知无不尽也,也就是指使他的知识极为丰富,达到无所不知的地步。

⑤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规律。

【译文】

古代有想要彰明光明的德行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想要治理自己的国,就要先整治好家;想要先整治好家,就要先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想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就要先端正思想;想要端正思想,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使自己的心意诚实,就要先充实知识;充实知识的方法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规律。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个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探究事物的原理、规律才能得到真知;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使意念诚实;有了诚实的意念才能使思想端正;端正思想,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才能整治好家;整治好家才能治理好国,治理好国才能使天下太平。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①,壹是皆是以修身为本②。

【注释】

①庶人:平民百姓。

②壹是:一切。

【译文】

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律要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原文】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①。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②。

【注释】

①本:根本,是指上文所说的“修身”。末:末端,是指上文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未之有也:即“未之有也”。之:指代文中所说的本末倒置的情况。

【译文】

那种动摇了修身之本,而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是不存在的。对自己关系亲厚的人情意淡薄,而对自己关系淡薄的人却情意浓厚,没有这样的情理。

【朱熹提示】

右经一章①,盖孔了之言,而曾子述之②。其传十章③,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有序次如左。

【注释】

①经:经文,经典。

②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相传儒家经典《孝经》,是由他记录传世的。

③传(zhuàn):名词,指老师讲授的知识,后来通称解释经典的文字著述。

【译文】

朱熹认为,以上的一章经文大概是孔子说而由曾参记述的。接下来的十章传文,是曾参的见解,由曾参的学生记录而成。旧版本的文字多有谬误,现在按程颐的校正,再考证经文,分别列出篇章次序如下。

二.释“明明德”

【原文】

《康诰》曰①:“克明德”②。

《大甲》曰③:“顾諟天之明命④”。

《帝典》曰⑤:“克明峻德⑥”。皆自明也。

【注释】

①《康诰》:《尚书·周书》的章节名。周公平定武庚的叛乱后封康叔于殷地,《康诰》是周公封康叔进时作的文诰。

②克明德:克,能够。明,崇尚。

③《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篇名。

④顾諟天之明命:这是伊尹训诫太甲的话。顾,回顾思念。諟,古“是”字,犹此的意思。

⑤《帝典》:《尧典》,《尚书·虞书》中的篇名。主要记载尧舜二帝的事迹。

⑥克明峻德:峻,大。意思是为人能明德,必定能发扬光大。

【译文】

《康诰》说:“能够彰明美德。”

《太甲》说:“要顾念上天赋予的光明使命。”

《帝典》说:“能够彰明伟大崇高的德性。”这些书上所说的意思都是自己去光明彰显自己的德性。

三.释“新民”

【原文】

汤之《盘铭》曰①:“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②《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③是故,君子无所不作其极④。

【注释】

①汤: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铭:镂刻在器物上用为记述事实、歌颂功德等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②作:振作,兴起。

③《诗》:指《诗经·大雅·文王》,是赞美周文王的。

④是故:因此。君子:指统治者。

【译文】

商汤的浴盆上刻着这样的铭文:“假如要保持清洁,除去身上的污垢,就必须天天清洗而不间断。”《尚书·康诰》中说:“要使人振作,革旧更新。”《诗经·大雅·文王》中说:“周虽然是个古老的国家,但它仍能顺应天命,不断革新。”因此,统治者在新民方面,要尽心尽力,以求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四.释“止于至善”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①。”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②。”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注释】

①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此句出自《诗经·商颂·玄鸟》篇。邦畿,即古时候天子直接管辖的国度俗称。止,指居所、居住。

②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此句出自《诗经·小雅·绵蛮》篇。

③诗云句:文王,却周文王。穆穆,指仪表堂堂,样子端庄恭敬。此两句诗摘自《诗经·大雅·文王》篇。

【译文】

《诗经》说:“京都幅员辽阔,方圆千里都是百姓居住的地方。”

《诗经》说:“黄鸟鸣叫着‘缗蛮’,栖息在树林茂盛冈。”孔子读了这两句诗感慨地说:“唉,黄鸟儿都知道栖息在它所应当在的地方,难道人还比不上鸟吗?”

《诗经》说:“周文王仪表堂堂,端庄谦逊,他光明的美德使人们无不尊重、敬仰。”作为国君,他的言行举止要做到仁爱;作为属臣,他的言行兴止要做到恭敬;作为儿女,他的言行举止要显示孝顺;作为父亲,他的言行举止要体现慈爱;与国人交往他应该做到坚守信义。

【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蒙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①!”

如切如磋,道学也②;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③;赫兮喧兮者,威仪也④;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⑤。

【注释】

①“《诗》云”句:此段诗摘自于《诗经·卫风·洪澳》篇。

②道:言。学:谓讲学习讨论。

③恂栗(xúnlì):形容因恐惧而发抖。这里指谦恭谨慎的样子。

④威仪:威严的样子。

⑤道盛德至善:指君子道德已发扬光大,到了至善的地步。

【译文】

《诗经》里说:“看那淇水弯曲的岸边,青绿色的竹子郁郁葱葱。那文采斐然的君子卫武公,犹如骨角经过切磋,犹如玉石经过琢磨。他的仪表堂堂而庄重威严,他的品德光明彰显,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使他的臣民永远都不能忘怀啊!”

诗中“如切如磋”,比喻严谨治学;“如琢如磨”,形容修身养性;“瑟兮僴兮”,是指内心谨慎;“赫兮喧兮”,是形容仪表威严;“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是指卫武公具有美好的品德,德性修养已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老百姓当然都不能忘记他了。

【原文】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①。”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②,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③。

【注释】

①“《诗》云”句:此句出自《诗经·周颂·烈文》篇。於戏(wūhū),叹词。此句是诗人叹赞前世圣王的德泽流传深远,使人不忘之意。前王,指周文王。这里泛指古代贤王。

②“君子”句:前一个”贤”字作动词,意尊重,敬重。后一个“贤”字作名词,指贤明的君子。亲其亲,前一个“亲”作动词,是亲爱,亲近;后一个“亲”作名词,意为亲族。

③“小人”句:乐其乐,乐音luò,前“乐”为动词,意为以……为快乐。利其利,前“利”为动词,意为获得利益。此以,因此,所以。没世,终身,一辈子。

【译文】

《诗经》说:“啊,前代贤王的品德永不被人遗忘。”那是因为后代的君王景仰品德高尚的前代贤王,热爱创立基业的前代亲人。百姓这所以不忘前王,是乐于享受前王创造的安乐局面,利于享有前王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前代贤王永垂青史,人们终不能忘记他。

五.释“本末”

【原文】

子曰:“听讼①,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②,大畏民志③,此谓知本。

【注释】

①听讼:听取诉讼,审理。

②情:真实情况。

③畏:让……敬畏,让人敬服。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我跟别人心情一样,一定要使人们不再发生诉讼。”对于没有真凭实据的诉讼人,要使他不能够狡辩;统治者则要让百姓从思想上敬服他。这就叫懂得最根本的道理。

六.释“格物致知”

【原文】

此谓知本①。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①此谓知本:这一句与上文重复,程子怀疑其为“衍文”。

【译文】

这就叫做认识根本的道理,可谓达到“知”的最高境界。

七.释“诚意”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①,如好好色②;此之谓自谦③。故君子必慎其独也④。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⑧,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

①恶恶臭:厌恶恶劣的气味。

②好好色:喜好漂亮的好。第一个“好”读hào,指喜好。第二个“好”读hǎo,指漂亮的。

③之:助词。谦(qiè):通“慊”,满意。

④慎其独: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⑤厌(yǎn)然:遮遮掩掩的样子。

⑥著:显露。

⑦形:表现。

⑧心广:心胸宽广。

【译文】

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欺。厌恶坏事就像厌恶恶劣的气味,喜爱善事就像喜爱漂亮的女子,这种诚实叫做自我满意。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小人独处时做坏事时,没有干不出来的坏事,一见到君子就会遮遮掩掩,显露自己的好行为。但是周围的人看他,就像能看到他的肝肺一样,那么,这些遮掩又有什么用呢?所谓心中意念诚实,自然会表现在外在的言行上。所以君子一定要慎重地对待独处。曾参说:“有很多眼睛注视着你,有很多只手指着你,这是多么可怕啊?”财富能修建、装饰房屋,道德能完善个人的修养,心胸宽广才能身体安舒,所以君子一定要意念诚实。

八.释“正心修身”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①,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①忿懥(zhì):懥,发怒,愤怒。

②心不在焉:焉,兼词用法,犹言“于此”,意即“在这里”。全句比喻心不专注。

【译文】

所谓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思想,自身有所愤怒,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畏惧,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享乐,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忧患,内心就不能端正。

心不在焉,看也看不明了,听也听不清楚,吃了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这就是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思想。

九.释“修身齐家”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①,之其所贱恶而辟焉②,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③,之其所敖惰而辟焉④。故好而知其恶⑤,恶而知其美者⑥,天下鲜矣⑦!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释】

①人:指众人。之:相当于介词“于”。辟:偏见,偏激情绪。

②贱:看不起,鄙视。恶(wù):讨厌,厌恶。

③哀矜(jīn):怜悯、同情。

④敖惰:指自己所轻视和怠慢的人。

⑤恶(è):短处,缺点。

⑥美:优点。

⑦鲜(xiǎn):稀少,少有。

【译文】

所谓治家首先在于修身,意思是:人们对于自己亲近喜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鄙视厌恶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怜悯同情的人会有偏袒,对于自己轻视怠慢的人会有偏见。所以喜好某人却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某人却能知道他的优点,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天下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有句语:“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孩子长得难看,也没有人会对自己茂盛的禾苗感到满足。”这就是修身不能够治家的道理。

十.释“齐家治国”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①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②弟者,所以事长也③。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④。”心诚求之,虽不中⑤,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注释】

①成教:成功地教化。

②孝者,所以事君也:儒家认为孝亲是事君的基础,人能孝敬亲人,就能够侍奉好君王。

③弟者,所以事长也:弟,音tì,通“悌”。长,指兄长,这里指官吏。意为,人能尊敬兄长,就自然能敬事官吏。

④如保赤子:据《尚书·周书·康诰》篇作“若保赤子”。是周成王告诫泰叔的话,意思是要他保护平民如同母亲养育保护婴儿一样。赤子,初生的婴儿。

⑤中(zhòng):“符便”的意思。

【译文】

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要治理好家庭。不能治理好本家族,却能治理国家的人,还未听说过。因此道德修养高尚的君子,即使不离开自己的家族,也能够发挥治理国家教化人们的作用。家族中的孝道可以用来侍奉国君,悌道可以用来敬事官吏,慈道可以用来教化民众。

《康诰》说:“爱护民众就像母亲爱护初生婴儿一样。”只要真诚地追求,即使不能达到完全符合,也不会相差很远。生活中没有见过先学会如何养育孩子然后再出嫁的女子。

【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①,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②,一人定国③。

尧、舜帅天下以仁④,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⑤,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⑥,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⑦。

故治国在齐其家。

【注释】

①戾:音lì,乖张,罪过。

②偾(fèn)事:偾,败坏。偾事,败坏事情。

③一人:指君主。

④帅:通“率”,率领,统帅。

⑤好(hào):喜爱。

⑥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君子必定自己先向善,而后才可要求别人向善。喻:使人明白。

⑦“所藏乎”句:自己没有推已及人的恕道,而想要别人服从,是一定办不到的。

【译文】

一个家族仁爱相亲,整个国家都会兴起仁爱之风;一个家族相互谦让,整个国家都会兴起谦让之风;一个君王如果贪婪暴虐,整个国家就会犯上作乱;这就是关键所在。所谓一句话能败坏整个事情,一个人能安定整个国家。

尧、舜用仁政来统治天下,于是民众就跟推行仁爱;桀、纣用暴政来统治天下,天下民众就跟着凶暴。号令民众实行仁爱而自己凶暴,民众是不会服从的。因此,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应该先要求自己,然后再去要求别人。应该先戒掉自身的恶习,然后才能去教导别人,弃恶从善。如果自己没有推己及人的恕道,却去教导别人善恶的区别,那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因此说,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治理好家族。

【原文】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①。”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②。”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③。”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注释】

①“桃之夭夭”句:此段出自《诗经·周南·桃夭》篇。

②宜兄宜弟:此句出自《诗经·小雅·蓼萧》篇。

③“其仪不忒”句:出自《诗经·曹风·鸣鸠》篇。

【译文】

《诗经》说:“桃花婉媚妖娆,枝叶茂盛碧绿,这个姑娘出嫁了,全家老少喜盈盈。”只有先使一个家族和睦共处,才能教化普天之下的百姓。

《诗经》说:“家庭之中感情融洽,兄弟之间团结友爱。”只有先使一个家族兄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而后才能教化普天之下的百姓。

《诗经》说:“国君的礼仪没有错误,才能成为四方的表率。”国君要治理好自己的家族:做父亲的慈爱,做子女的孝顺,做兄长的友爱,做弟妹的恭敬。只有使他们的言行美好,人民才愿意去效法。

这些说明了治理国家首先在于治理好家族。

【原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①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②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③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④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注释】

①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见《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音luò。只,音zhǐ,语气助词,犹“哉”。

②“节彼南山”句:此段见《诗经·小雅·节南山》篇。

③辟:通“僻”,偏僻。僇,音lù,通“戮”注视。

④道:指“絜矩之道”。

【译文】

《诗经》说:“快乐的君王,是平民百姓的父母。”国君应当喜爱平民百姓所喜爱的东西,应该憎恶平民百姓所憎恶的东西。这样的国君才算得上是天下百姓的父母。

《诗经》说:“巍峨雄伟的终南山,山崖险峻不可攀。权势显赫的尹太师,百姓目光都注视你。”掌握着国家大权的人不可以不慎重。如果出了差错,就会被天下百姓诛杀。

《诗经》说:“殷代国君尚未丧失民心的时候,还能够符合天意享有统治。应该借鉴殷商的兴亡的教训,认识到守护天命永保国运并非易事。”统治者能在道德上起榜样作用,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也就会享有国家;否则,就会失去民众的拥护,也就会失去国家。

【原文】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①。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②。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③;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注释】

①先慎乎德:先要谨守自己的道德,提高道德修养。

②“外本”句:外,疏远。内,亲近。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掠夺。

③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悖,逆。意为,君王关于政教之言有悖逆于民心,则百姓必以悖逆之言应对。

【译文】

所以说,国君首先要注重修身养性。有了美好品德,就会赢得民众;有了民众,就会拥有土地;有了土地,就会获得财富;有了财富,国家才能用度充足。

美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梢。

如果国君在表面讲道德,而实际内心只看重财富,那么民众就会相互逐利,抢夺财富。

因此,财富聚集于君王一身,平民百姓就会离弃君王。财富散落在民间,民众就会归附君王。

所以,君王关于政教之言有悖于民心,则百姓心以悖逆之言反抗。财富不依据常理肆意搜刮而来,最终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掠夺去。

十一.释“治国平天下”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①;上长长而民兴弟②;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③。

【注释】

①老老:尊敬老人。第一个“老”为动词,意为“尊敬”,第二个“老”为名词,意为老人。

②长长:敬重兄长。第一“长”为动词,意为“敬重”,第二个“长”为名词,意为长辈,兄长。弟:同“悌”。

③絜(xié)矩:絜,度量;矩,制作方形的工具。絜矩:引申为法度。

【译文】

所谓要使天下太平首先要治理好国家,居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兴起孝顺之风;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长,老百姓就会兴起敬重兄长的风气;在上位的人怜惜孤儿,老百姓就不会违背常理。因此,君子像尺度一样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原文】

所恶于上①,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注释】

①恶(wù):厌恶。

【译文】

厌恶上位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来役使在下位的人;厌恶下位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来侍奉上位的人;厌恶前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来对待后人;厌恶后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来对待过去的人;厌恶右边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来对待左边的人;厌恶左边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经来对待右边的人。这就是标准、尺度的作用。

【原文】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①。”道善则得之②,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③曰:“亡人无为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注释】

①惟:只有。命:天命。不于常:没有常规。

②道:说。之:指代天命。

③舅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狐偃,字子犯。晋文公重耳因骊姬之乱逃亡在外十九年,舅犯一直跟随着他。

【译文】

《尚书·康诰》中说:“惟有天命没有常规。”这里说统治者向善就会得到天命;统治者不善就会丧失天命。《楚书》中说:“楚国没有什么用来作为宝物的,只把为善当作宝物。”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用来作为宝物的,只有把热爱亲人当作宝物。”

【原文】

《秦誓》曰①:“若有一个臣②,断断兮无他技③。其心休休焉④,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⑤。寔能容之⑥,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⑦;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⑧;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注释】

①《秦誓》:《尚书·秦誓》篇。

②个:《尚书·秦誓》中为“介”。

③断断:诚实专一。

④休休:宽容的样子。焉:……的样子,助词。

⑤彦:美士,贤士。圣:圣明。

⑥寔:同“实”。

⑦媢(mào):嫉妒。

⑧俾(bǐ):使。不通:不被重用。

【译文】

《尚书·秦誓》篇中说:“有一位这样的臣子,他诚实专一,能够宽容别人。别人有技能,就像自己具有一样;别人的美德圣贤,他真心喜欢。他不仅口头上称赞,心胸也是能够容纳的。他这样做来保护我的子孙与百姓,这样的臣子是多么有益啊!别人有技能,就嫉妒厌恶他;别人有美德才能,就使他不被国君重用。这种人实在是不能容纳别人,也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这就危险了!”

【原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①,不与同中国②。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③;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④,菑必逮夫身⑤。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⑥。

【注释】

①迸:逐,驱逐。四夷:泛指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叫做四夷。

②中国:中原地区。古时候,我国汉族建国于黄河育域,自以为是天下的中心地带,所以称为中国。

③命:郑玄《礼记注》认为“当作慢”;程颐认为“当作怠”。

④拂:逆反,违背。

⑤菑:同“灾”,灾难。逮:到,及。夫(fú):助词,此。

⑥骄泰:骄恣放纵。失:丧失。

【译文】

只有那些仁爱之士会流放这种嫉妒贤能的人,把他们驱逐到四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不让他们居住在中原地带。这就是说,只有那些仁爱之人才懂得关爱人,才懂得厌恶人。发现贤人却不能举荐,举荐却不能尽早地任用,这是怠慢;发现不善之人却不能斥退,斥退了不善的人却不能让他远离,这是过错。喜欢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欢的,这都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难一定会降临。因此,君子一定要在道德上遵从正确的道理,通过忠实守信才能坚守它,骄恣放纵就会失去它。

【原文】

生财有大道①。生之者众,食之者寡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③!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④。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注释】

①道:规律。

②生之者:生产财富的人。之:指代财富。食之者:坐食的人,消费财富的人。

③则财恒足矣:那么财富就会常常充足了。恒,常常。

④以财发身:用财富为完善品德,使自身发展。以身发财:用牺牲品德的方法来发展财富。这两句话是说,仁者分散钱财以得百姓,不仁者丧失性命也要聚敛财富。

【译文】

生产财富有个生要原则:生产财富的人多,消费财富的人少,管理财富的人勤快,使用财富的人缓慢,那么财富自然常常充裕。仁爱之人用布施百姓的方法来完善品德,发展自身;不仁爱的人用牺牲品德的方法来聚敛财富,增加财富。从来就没有在上位的人喜欢仁义,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欢道义这种情况;也从来没有臣民爱好道义而国事半途而废的,也从来没有臣民爱好道义而国库财富竞不属于国家所有的。

【原文】

孟献子曰①:“畜马乘②,不察于鸡豚③;伐冰之家④,不畜牛羊;百乘之家⑤,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义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

①孟献子:鲁国的大夫,仲孙蔑。

②乘(shèng):古时候一辆车四匹马拉为一乘。

③察:观察。鸡豚:鸡和猪,指饲养鸡,猪的小利。

④伐冰之家:指卿大夫之家。古时候,只有卿大夫之家,在丧祭时才可以用冰保存遗体。

⑤百乘之家:指拥有百辆车乘的卿大夫之家。

【译文】

鲁国大夫孟献子说:“出门坐四匹马拉的车的官员,不会去追逐喂猪喂鸡的小利;丧祭中能够用冰块的卿大夫,不会去追逐饲养牛羊的小利;拥有百辆兵车的卿大夫,就不该养活那敛聚民财的家臣。与其有这种善于搜刮百姓的臣子,还不如不窃取财物的臣子。”这就是说,治理国家不应该把以私利作为利益,而应该把仁义作为根本利益。

【原文】

长国有而务财用者①,必自小人矣②。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有,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

①长(zhǎng)国有:担任一国的君主。务:致力。

②自:由,出自。

【译文】

管理国家却致力于追逐财富的君王,一定受到小人的怂恿。他把小人当作好人,任用小人来管理国家,那么灾难祸害就会一起降临。即使有好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就是说,国家不应该把获取私利作为利益,而应该把仁义作为根本利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
上一章下一章

《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