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伐魏

第十二章 伐魏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三年时间匆匆而过,到了庄襄王执政的第三个年头。

“陛下,经过三年休养生息,府库物资充盈,将士们摩拳擦掌,渴望立功,是时候攻打六国了。”朝堂之上,蒙骜有一次提议对外用兵。三年前,蒙骜准备攻打赵国,可赵国适时送还赵姬母子,秦国再去攻打,总觉得有些说不过去。邯郸之战,秦国损兵折将,现在赵国中枢,又有李牧主持军事,硬骨头不好啃。赵国北方攻打匈奴的那场战役,蒙骜或多或少听到了风声,认为李牧不那么好对付。内心深处,蒙骜不愿意去攻打赵国。

庄襄王登基后,吕不韦主政,秦国对外攻伐的步伐明显缓了下来,尚没有发生大的战事。没有战争,就没有军功,蒙骜代表着军方,知晓战士们内心的渴望。

“蒙老将军的提议,丞相怎么看?”庄襄王很聪明,把皮球踢给了吕不韦。作为君主,广泛听取臣子们的意见,轻易不作最终决定,这是朝堂廷议的惯例。

“昭襄王时期,秦国几乎年年有战事,虽说胜多败少,可却损耗了秦国的国力,打下的土地,很多都不能守住。长平之战为争上党而起,但现在,上党之地并没有在秦国版图里。”吕不韦脸色平静,古井不波,心里却不愿意蒙骜领兵出征。成为丞相后,吕不韦深知自己根基浅薄,一直在运营自己的势力,数次向蒙骜示好,希望能获得军队的支持,但蒙骜、麃公、桓龁几个老资历的将军,不为所动,暗中抵制吕不韦向军队的渗透。赵姬母子回国后,除了蒙恬偶尔进宫陪嬴政练剑玩耍,蒙骜、蒙武却躲得远远的,不愿意介入朝堂上的政治斗争。“长平、邯郸之战后,秦国已经引起了六国的警惕,无论攻打哪一国,势必会导致山东六国新一轮的合纵。”

“丞相此言差矣!”麃公出生反驳道,“邯郸之战后,燕国趁机伐赵,反倒损兵折将,两国仇怨颇深,不会轻易和解。齐国自乐毅破齐之后,齐人心气已失,坐看楚国吞并鲁国,故齐人不足虑。楚国地处南方,现楚王年迈,太子未定,春申君轻易不会离开郢都。缺了燕、齐、楚,三晋合纵,不足为虑。”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一流的政治家中,有一流的军事家,而一流的军事家中,亦不乏一流的政治家。蒙骜、麃公、桓龁征战多年,经历了宣太后、昭襄王、孝文王时代,多次廷议过后,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对各国局势的把握,或许没有职业纵横家准确,却足够制定一个妥善的军事计划。

蒙骜来自齐国,吕不韦来自卫国,两人都是在秦国的客官,多少还给对方一些情面。麃公则为地地道道的老秦人,在秦国军功体系中,一步步获得今天的地位,心里根本不惧吕不韦。

几个老家伙,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看你们还能折腾多久?吕不韦很有城府,麃公的话,让他很难堪,面上却没有什么表示。军队是老秦人的天下,朝堂却是充斥着六国之士,明里暗地,双方或多或少的有些矛盾,只是秦国国势蒸蒸日上,国君并不昏庸,双方的合作才没有龃龉。吕不韦心里清楚,几个将军都决定出兵的话,没有秦王的支持,他根本阻止不了,接下来,就看庄襄王如何决定了。

“蒙老将军,这次我秦国出兵,当攻打三晋之中的哪一国?”丞相、将军意见不一致,麃公甚至怼了吕不韦一番,庄襄王没有丝毫的不高兴,反而轻松不少。如果他的将军们,在朝堂上附和吕不韦的意见,庄襄王可就无法安坐钓鱼台了。

“魏国。”蒙骜略一沉吟,迎着庄襄王探寻的目光,道出了秦军攻伐的目标。

“魏国?为何不是实力最弱的韩国?”武将行列的末尾,张唐发现吕不韦的目光飘过来,不得不出声询问。张唐资历尚浅,本来不想发言,但既然投靠了吕不韦,却要有所表示。就算不能阻止蒙恬伐魏,也要上点眼药。秦国朝廷,早在惠文王时期,就有攻灭韩国的声音,张仪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秦国的不断攻伐下,韩国国势日衰,早已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的一个,秦国国内灭韩的议论尘嚣日上。

“对呀,柿子都捡软的捏,为何不选择进攻韩国,甚至灭掉韩国?”

“战国七雄并存的局面实在太长,韩国的国土仅剩一隅,当不起七雄之一的名声,是时候攻灭韩国了。”

“以韩国的实力,我秦国可一战而下。”

······

张唐一开口,朝廷中的灭韩派,纷纷站出来,列出各种理由,要求首先灭掉韩国,吹响秦国统一天下的号角。这个局面,吕不韦没有想到,丞相府呆了三年,他心里十分清楚,秦国这个时候表面看起来强大,内里却有些虚弱,只是山东六国被打怕了,没有发现秦国的国力大不如前。主张灭韩的人,属于秦国的激进派,希望秦国早日总动员,加快统一天下的步伐。吕不韦深知战争打的是国力,主张稳扎稳打,静等秦国恢复实力,再大规模的发动统一战争。

“我倒要看看,蒙骜、麃公、桓龁这几个老头子,会怎么应对?!”吕不韦不赞同立即灭韩,但他却神神在在,形似假寐,任由激进派勾画美好蓝图。

“好啦,大家都别吵!”朝堂上议论纷纷,人声鼎沸,成何体统,庄襄王制止了大臣们的争吵,转向蒙骜,问道,“蒙老将军,你给大家说说?”攻灭韩国的提议,庄襄王心里多少有些心动,自己在位三年,就能够攻灭韩国,那攻灭魏国还会远吗?要知道,自惠文王灭巴蜀之后,秦国再没有灭国之举。昭襄王时代,彻底征服义渠,但义渠只是松散的游牧民族,与攻灭中原诸国比起来,却没有什么荣誉感。

“诸位说得不错,山东六国中,韩国的实力最弱,正因为韩国的实力最弱,才不能灭掉韩国,最好是不断的削弱它,等时机成熟的时候,韩国就会想熟透的桃子一样,自然而然的落到我秦国的手里。”蒙骜环视着朝堂上的同僚,目光炯炯,声音洪亮,掷地有声。“现在攻灭韩国,只会起到打草惊蛇的效果。山东六国,唇亡齿寒,韩国灭亡教训在前,六国就会一心合纵。况且,韩国背靠赵国、魏国,贸然灭韩,赵国、魏国发兵相救,秦军的侧翼得不到保障,很可能会重演邯郸之战的结果。”

“那老将军为何主张伐魏,而不是伐赵呢?”

“赵国有名将李牧主持军事,平原君居中协调,信陵君出谋划策,赵人的单兵战斗能力,不逊于秦国,贸然伐赵,很难取得战果。可魏国不一样,魏王昏庸,没有会打仗的名将,唯一有帅才的信陵君,却受到魏王猜忌,甚至不敢回国。所以魏国才是最适合攻伐的对象。”

“这次伐魏,如果能打通与陶邑的通路,就能让陶邑和秦国本土连成一片。”蒙骜说完后,桓龁补充道。

五国伐齐的时候,秦国获得了陶邑,后来作为穰侯魏冉的封地。陶邑四通八达,商业兴旺,人民富裕,可惜却是一块飞地,秦人想要充分利用陶邑的财富,势必要打通通往陶邑的通路,而魏国正好挡在了秦国和陶邑中间。

“既然如此,这次出兵,就攻打魏国吧!”庄襄王按捺住灭韩的诱惑,同意了攻打魏国的军事计划。或许,短时间之内,不能收获灭国之功,可只要蒙骜的计划能够成功,韩魏两国,迟早会落到秦国的手中。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秦将魂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秦将魂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章 伐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