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最后的情人(11)
最终,在莱瓦西斯离开罗马前他同意再付给泰勒一个月工资,而《埃及艳后》还得拍摄9周才能结束。事隔30年之后,莱瓦西斯说:“就如同建造金门大桥一样,已经完成四分之三时是没法停下来的。为了收回那4000万美元,我只好同意把影片拍完。”于是,气急败坏的领导层把愤怒发泄在了梦露身上。当时有一种强烈的偏见,认为已经花费了210万美元的《濒于崩溃》也会最终失控——像《埃及艳后》一样从500万美元的预算到4200万美元的实际花费一样。而梦露的地位则很不利,她并不是这部影片的投资者,也不拥有影片的利润。在她因为出席多吉尔体育场集会旧病复发时,福克斯公司却认为她在装病,她的缺席无正当理由。当然,也有传言说是杰奎琳·肯尼迪通过帕特传话,掀起了这场解雇梦露的危机。关于这些,梦露的代理人和公司代表进行了交涉。格林森医生的妹夫律师米尔顿·鲁丁此时是梦露的代理人,可惜的是,他根本不知道梦露病了,只知道她有一些感情上的问题。而且,他也没法和梦露通电话。梦露身边的一些宣传人员、医生、助手围着她,让鲁丁不得接近。鲁丁期望星期三梦露到场之后,这场危机便会结束,但制片人温斯坦并没有给梦露打来例行电话,宣布星期三的拍摄内容,福克斯公司已经粗暴地取消了那天的工作。他们已经做好准备毁灭她。憎恨梦露的导演丘克也在公司的行政主管面前狠狠地抨击了梦露一番。一场大战就要打响了。尽管格林森医生从欧洲赶回了洛杉矶,并和鲁丁一起参与了与公司的会谈,然而并没有收到成效,梦露被公司解雇了。此时的梦露还错误以为自己很安全,从未想过被解雇的事情。她听了公司医生的话,安心在家休养。直到星期三公司不通知她就停止了拍摄工作,才使她疑心陡增。这次谈判失败和她的后援小组不和也很有关系。葆拉和格林森之间互有嫌隙,而宣传员帕特·纽科姆则独来独往,不与其他人交流。这使她陷入了窘境。鲁丁和公司之间有一项君子协定:封锁有关解雇梦露的一切宣传。而星期五,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却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星期五下午2点,当专栏作家厄尔·威尔逊打电话问询玛丽莲对“公司传出的不安消息有何反应”时,梦露还充满信心的对他说:“厄尔,我没有被解雇,这不过是谣传。实际上,我现在已经准备好,并渴望星期一回到摄影棚去。”于是他发表了文章标题是:“玛丽莲将于星期一重返工作岗位。”但在大西洋彼岸的伦敦,影迷们看到的独家消息却是:“梦露已经被解雇,代替她的人可能是金·诺瓦克,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已经不再需要她了。”福克斯公司东西海岸两地的宣传人员对这一好莱坞有史以来涉及面最广的反面宣传早已做好了准备。这次不是出让一位演员,而是毁掉她。福克斯公司的宣传员们竭尽全力对梦露进行造谣中伤和人格诋毁。这样的宣传攻势事后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他们已经把梦露描绘成“半疯”,常常“一丝不挂的在穿衣镜前一坐便是几个小时”。他们说,梦露著名的裸泳镜头是梦露突然脱下三点式泳装时拍摄的,“梦露处于服药后的迷幻状态,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尽管他们手上都有梦露鼻窦炎诊断书的副本,但还是巧妙地暗示梦露有精神疾病,把她的缺场归为“未详细说明病情”,暗示梦露装病。他们盗用温斯坦的名义发表声明:“玛丽莲没有生病。我没有收到关于她患病的正式通知。我得到的报告是她没有报到上班。我们已经忍无可忍。她的缺场使电影公司浪费了100多万美元。”而事实上温斯坦从未说过这些话,为了表示抗议,他已经辞职并且到米高梅公司上班了。还有份所谓温斯坦的发言摘录:“由于玛丽莲·梦露的任性和不负责任,她从那些靠这部电影养家糊口的人们嘴里夺走了面包。”温斯坦对这条消息笑出声来:“这根本不是我说话的口气。”还有以彼得·莱瓦西斯的口气编造的报道:“梦露小姐并非拥有什么特殊的气质,而是患了精神病,说不定还很严重。”身在伦敦的莱瓦西斯为了消除上述言论的影响说:“我既没有说过那种话,也从未有过那样的感觉。”福克斯公司的宣传员为了使玛丽莲名誉扫地,毫不留情地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他们提前发布了解雇梦露的声明,以便让全国200多家周末报纸报道,广为传播。他们还将解雇梦露的公告用电报发往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并分发给洛杉矶的7家电台。福克斯公司还利用对梦露心怀憎恨的女演员琼·克劳馥和导演乔治·丘克对她大加攻击。克劳馥说:“玛丽莲还是个孩子,按年龄她应该是成人了,可她就是长不大。”丘克则提供了所谓最权威的资料。他说:“我认为,玛丽莲的艺术生涯到此为止了。”宣传员们的精彩表演还远没有结束。他们召开了一次所谓招待会,据称丘克、温斯坦和莱瓦西斯都参加了,丘克的谈话涉及梦露的精神病问题,莱瓦西斯着重谈了由于总统庆典而梦露遭解雇一事,温斯坦则批评梦露的无病呻吟。而事实上,他们三人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度周末。紧接着,他们又伪造了一份公告,署名是《濒于崩溃》摄制组全体成员,说对玛丽莲·梦露“使我们丢了饭碗”表示感谢。这使一向为和电影公司的普通人员关系良好而自豪的梦露,泪流满面。她后来给他们每个人都发了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