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有幸福(2)

有钱就有幸福(2)

苏珊·法露迪女士关于女权主义被商业化有一段议论,发表在《新闻周刊》上。她说:“在消费社会,经济独立意味着‘向上爬’,人的潜能便是努力‘拥有全部’。”孩子给父母的“攀比”压力可以让最坚定的朴素主义者改变对金钱的看法。毕竟,当从工作、生活的社区或配偶那里期待幸福已不大可能,那么如果金钱可以给自己宠爱的孩子换来一点儿幸福,有什么舍不得呢?况且这样还能减轻我们因工作或离婚而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负疚感。毫无疑问,利他主义的社会风气已不复存在,诸如“不要问这个国家为你做了什么……”的话已被遗忘。新世纪是“赢者为王”的天下,人们关心的是:“谁是有最多玩具的孩子?”消费至上的风气弥漫在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现在,尽管家庭在逐渐缩小,我们平均占有的住房面积却是50年代的两倍。家里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房子里安装着环绕音响和连接互连网的ADSL、DVD机、刻录机、笔记本电脑、迷你CD播放机、登山装备、汽车缺一不可。60年代美国人的信仰是“建立正确的生活哲学”;到70年代末,人们开始追求“财富上的成功”;今天,人们对金钱的**更加强烈。据美国教育部统计,70年代有一半学生认为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能赚更多的钱,而1990年这个比例是3/4;认为自己一定要有钱的比例也从39%上升到74%。尽管作为新移民的后代,家长们相信生活哲学对人生意义重大,然而在教导子女时,他们的威逼利诱传递的信息却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孩子们的思想也会在“要热爱工作,做出成就”和“为社会做贡献”之间摇摆。不仅孩子告诉我们金钱的魅力,社会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更让我们认识到金钱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幸福。发达的传媒行业似乎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自己的生活多么可悲——家具、汽车、牙膏、咖啡都是那么平凡,而我们只要多花点钱,就可以拥有一切美丽、时尚、气派的东西。有了金钱,就有选择,但问题是钱从哪儿来?我们努力奋斗,但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大多数美国人相信,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靠种族或阶层,而是自我奋斗的结果。只要你多读点成功励志书籍,收看CNN金融评论,奉行成功理财的12条定律并且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很富有!但事实并非如此。据1995年梅克家庭基金调查显示,有1/4年收入超过10万美金的家庭声称自己买不起真正需要的东西。注意,他们谈的并不是奢侈品,而是“真正需要”的东西。如果父母不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孩子们对金钱的认识会一直朝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下去。金钱对我们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如果金钱是通往幸福的惟一途径,那么把孩子推上一条“黄金之路”就很重要。如果一张常春藤大学的文凭真能确保孩子过上特权阶层的生活,那么从幼儿园就应该将他送上正轨。但现在,请让我们暂时忘记这些,认真想一想,什么才能带来幸福?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有钱就幸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幸福是靠金钱得来的。当然,一定的钱是必须的,贫穷不是幸福的姐妹。只要我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保障,与周围的人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我们就有了幸福。而对生活在饥饿状况下的人来说,钱可以让他们离幸福更近些,因为他需要的就是食品和健康。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艾德·第爱纳先生研究了财富和幸福的联系,他指出,在人均年收入低于1万美金的不发达国家,只要保障并改善一些基本需求如教育、营养、医疗、人权,人们就会觉得非常幸福。而对发达国家的人来说,情况却相反。正如大卫·G·梅耶在他的《追求幸福》一书中所说的:一旦摆脱贫穷,经济的发展就很难增加人们的幸福之感。可见,并不是越有钱就越幸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教你做成功的父母(选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教你做成功的父母(选载)
上一章下一章

有钱就有幸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