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英语倒成了外语
都柏林,这个曾经出产过乔伊斯(Joyce)、叶芝(Yeats)等很多伟大文学家的城市,却有些类似于贝尔法斯特的破落。城市不大,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参观的,与剑桥相比明显差了许多,多了一点点"乡土"的味道。由于这几年爱尔兰政府为了鼓励教育输出,在签证方面比较宽松,大批的中国学生涌入到了这里。几乎在每一辆公共汽车上都能听到熟悉的乡音。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来自于东北的孩子,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要从语言学起,而这里的语言学校又良莠不齐。本来在爱尔兰和英国都是到学校后再交学费的,在国内并不需要交纳任何学费,但很多中介公司都与学校勾结起来,联手坑害学生,让他们在国内时就把学费付清。这样做,他们不仅会名正言顺地收到一笔中介费,暗地里他们还会得到学费25%-30%的回扣。等学生们到了学校之后,才知道所谓的语言学校,不过是一大群中国学生花了一大笔高昂的费用在异国他乡听一个外教上课。所谓的语言环境根本无从谈起。更有甚者,学校给安排的homestay还来欺负他们。但由于学校已经付给了中介回扣,非常无赖地不退回他们一分钱。这些学生只好忍气吞声,拼命打工,以至于许多人学了好几年的英语都没过关,白白地浪费了青春年华。因为我的到来,老同学还是第一次以客人的身份而不是以雇员的身份走进这家酒吧。客人不是很多,老唱机里的曲子很悠扬但却有一丝哀伤。我们在临近壁炉的位子坐下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她忽然不说话了。我知道,她现在面临着我当年所经历过的相同压力和境遇。面对生活,她除了每天必须要到“肯得基”和这里打两份工外,还要把早已还给老师的英语从记忆的深处拿回来。我深深地懂得这一切对于一个已经32岁的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是我除了给与她信心和勇气,又能做什么呢?每一个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不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吗?尽管中西方文化很多是相通的,尽管我们喜欢欣赏他们的文化、风情,但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融进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望着昏黄的灯光、香浓的啤酒,我不知道微醉的心是否是因为异乡而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