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广告“学问”高深(1)

留学广告“学问”高深(1)

学生理解勉为其难从外界所了解的“科隆语言学院”到老毕(化名,该校专门负责中国学生工作的人)把“语言学院”改口说成“语言培训中心”,这其中是有很大差别的。对于中介公司或学校来说,制作很有“学问”的广告轻而易举,但要辨别其中的“奥妙”,对于留学生或留学生家长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了。2001年12月13日,“人民网”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作者自称是“救救孩子”的德国华人,信中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一些中介机构给中国留学生的德国学校宣传材料时常出现“翻译错误”,将继续教育学校混为高等学校,使不少中国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在列举了一系列实例之后,这位热心华人还为有关人士提出了几点避免上当受骗的建议。以下为来信摘要:从几年前开始,德国巴伐利亚州来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中国学生,在一个叫Neuoetting的小地方,他们兴高采烈地开始了他们心目中的“德国大学生活”。然而,几年后,随着他们的德语越来越好,他们觉得有点不对劲了。后来,一个德国朋友看了他们学校的材料,告诉他们,这根本不是大学,而只是一个私立的职业学校。可是,他们当初拿到的宣传材料和中文合同,明明写着巴伐利亚宾馆学院!于是,愤怒的家长和学生找到了国内有关教委、教育部,把当初的招生策划人,一位名牌大学的副校长推到了被告的位置上。今天,那位副校长早已离职。据他说,他赔出去的钱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也超出了他当初所收的中介费。但事情仍然没有结束,还有一批学生在那个学校里,期望国内的有关教育部门帮助他们找到出路。毕竟,他们每人大多为此付出了16万元人民币,据称武汉来的那批学生甚至付出了26万元人民币!把一个“职业学校”翻译成“学院”,似乎只是一字之差,但害人太深了!可是,据笔者最近了解,许多中国的中介机构并没有接受这种教训,这种“翻译错误”之游戏可以说是愈演愈烈。最近发生了一件触目惊心的事情:一所不莱梅港的“大学”在中国和德国大招其生。由于他们招生的对象直接是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学费又不是很高,并获得了当地移民局的支持,短短时间内就至少有200多学生报名。在德国,有许多由于DSH语言考试或预科学校种种门槛一时难以跨过的中国年轻人,也为其所动,支付了几千马克(欧元使用前的德国货币名称,一欧元约合两马克—本书作者注),到那个“大学”去了。这个学校的德文名称叫“InternationalCollegeBremerhaven”,在中国的所有宣传材料上都用黑体大字写着其中文名称是“不莱梅港国际大学”,定位成“一所私立的国际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是“拥有高中文凭,年龄不超过30岁者”。所谓“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Fachhochschule的中国正式译名,一般中国学生都称之为“高专”。可是,打开这个学校自己的网站(网址:),在其英文版的“重要信息”一栏中明确地写着,“本国际学校既不是大学也不是高专”。这段话在德文版的“国际学校”一栏中是这样写的:“本学校不是公立的大学或高专,是一个私立的继续教育机构。”而且,这个网站德文版的“InternationalCollege”这一栏的最底下,还写着这么一段话:“国际学校的毕业考试并不能使您获得进入德国某个大学或高专学习的资格”。有意思的是,英文里与此略有出入,写的是“不能转入德国另一个大学或高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很清楚,这个学校不仅不是高等院校,而且学生在那儿毕业后也没有资格进入德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是德国介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间的一层。“继续教育”分为两种。在德国的职业学校中,既有属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也有属于“继续教育”范围的,比如所谓的职业专科学校。职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不仅得到一种职称,而且能获得上德国高专的资格。另一种“继续教育”就是不莱梅港那种,在一个学校里可以学到知识,但不能够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深造。这种学校在德国有90多家,这是一种未经国家认可的、不属于高等教育范围的学校。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留学与垃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留学与垃圾
上一章下一章

留学广告“学问”高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