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震林小传(1)
热血青年爱国心谭震林,1902年4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贫困的城市居民家庭。出生时,父亲给他取名喜起,意即喜从人间升起。母亲胡润秀,秉性善良,勤劳贤淑,宽厚仁慈,乐于助人。她常常带着喜起接济邻家的一位年过八旬的余婆婆,母亲的善良举动,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911年,谭震林入私塾学习,两年后,在书纸店当学徒,并广泛阅读了进步书刊,从而接受了革命思想。斗转星移。十二年后,他的兄弟相继长大,父亲又失业在家,全家陷入了饥寒交迫的深渊。父亲不得不让他的兄弟们外出做工。12岁的谭震林便被送到一家叫“太成堂”的古书铺里当了学徒。两年里,他在那里没有学到什么手艺。不久,老板病故。他又只身来到茶陵县城的徐文元书纸店,再次当学徒。经过两年的学徒生活,他总算出师了。老板见他为人忠厚,勤学苦干,便留他继续在书纸店里当工人。但是,他是多么想读书啊!可是,书店里的书是要卖钱的,又不能随便翻看,他又买不起。不过,聪明的谭震林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白天,他在老板面前卖力地干活,晚上,待老板一家和同伴们睡熟后,他便偷偷地把书拿回住处,再拿棉被或草席堵了窗子,点上青油灯,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第二天,他不等老板起床,他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书放回书架原处,当晚又照样偷偷地取下来继续看完。就这样,他伴着那盏昏暗的煤油灯,如饥似渴地读完了《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洪秀全传》等许多古典小说。他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受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熏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特别崇尚书中的英雄人物的崇高气节和高贵品质。他也逐渐认识到要想打倒封建王朝,推翻不合理的旧社会,靠个人单枪匹马不行,必须像书中“聚众起事”的英雄一样,团结起来,才有可能成功。茶陵县城有十多家书纸业店铺。老板们不仅压迫工人们,让他们拼命为他做工挣钱,还肆意虐待工人。其中,文苑堂的少老板娘是一个心肠狠毒的泼妇,经常欺凌店里的工人。有一次,这个老板娘竟毫无人性地毒打一位在“文苑堂”干了几十年的50多岁的老工人,当时这个店里的老板——她的丈夫,还是这个老工人抱大的。可是这个才20多岁的老板娘,竟然无理打骂这个同她父亲年纪一样大的老工人。谭震林怀着满腔义愤,逐店串连发动全茶陵县城的书纸业工人,一窝蜂拥进了文苑堂,逼着少老板娘当着众人的面向那位老工人赔礼道歉。事后,工人们都交口称赞谭震林有胆量。谭震林谦虚地说:“没有大家一起闹起来,我一个人喊破喉咙,她也只当耳边风。她下跪,是因为我们工人齐了心,她斗不过我们。”1925年春,徐文元书纸店倒闭停业。他又到了徐博文书纸店当书籍装订工。当时,书纸店的老板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便随意解雇工人,并且多招只给饭吃不给工资的学徒工。他目睹失业工人的悲惨遭遇和书纸店老板们的为富不仁,感到无比愤怒,便发动工人团结起来,同资本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选择了旧历七八月,也正是书纸行业的销售旺季这个有利的时机,发动了全城书纸业工人统一罢工。工人们聚集在商会门口静坐示威。资本家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向工人求情,催促他们快回去上班。这时谭震林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工人长年累月替你们做牛做马,拼命干活,你们都不顾工人死活,任意解雇老工人,让这些不拿工资的徒工替你们卖命。当他们年纪大了,就被你们一脚踢开。试问,你们良知何在?良心何在?”在工人们的压力下,商会头目不得不同工人们达成以下协议:“一、被解雇的工人,从即日起,由原店方收回工作,今后不得再有资方随意解聘雇员的事件发生;二、所有雇员的佣金,一律从本月起在原佣金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成;三、……”工人们终于胜利了。他们也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团结得更紧密了。通过两次领导发动工人起来斗争,谭震林受到了很好的革命锻炼,为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和投身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还是谭震林在徐博文书纸店做活计时,他认识了一个叫余来的小学教员。此人便是中国**在攸县的负责人之一。谭震林经常与他在一起,交谈各自的经历和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谭震林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先进的革命道理。他逐步认识到:要改变这个不合理的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和**,既要依靠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来领导,也要依靠劳动人民自己的双手,来向剥削阶级作斗争!1926年4月,在余来的指导下,谭震林着手组织建立了攸县第一个基层工会组织——书纸业工会。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在大革命**鼓舞下,谭震林满腔热情,积极组织发动家乡人民支援北伐战争,开展农民运动,解除反动武装。1926年10月12日,谭震林经余来等同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入党后,谭震林怀着更高的革命热情投入到了滚滚革命洪流中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攸县后,谭震林发动县城万人游行示威。“马日事变"后,由于反动派下令通缉,他不得不奔走长沙、武汉,但仍无法找到党组织,被迫回攸县进行地下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