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小传(4)
1945年3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我军展开了对敌战略攻势。
黄克诚确定攻打在两年前被敌军占领的阜宁城,投入十一个团的兵力,由黄克诚亲自指挥,势在必得。
开战前,黄克诚逐团检查准备工作,帮助各团制定作战计划,指示各团不但要勇敢作战,还要学会政治攻势。
于是在前沿有部队开展了对敌喊话、漂送标牌、唱家乡小曲的政治攻势,收效颇为可观,伪军中不断有人投诚,投诚的人中有的还参加了喊话队,再一次动摇了敌人的军心,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
4月24日深夜,攻城战斗打响了,黄克诚亲临前线,指挥若定,率部与敌军激战了36小时,一鼓作气拿下了阜宁城。
整个战斗战线长达25公里,摧毁敌人碉堡143个,解放土地1000多平方公里,收复村庄560多个,歼敌伪军七个团,取得了华中抗日战场战略反攻的一次重大胜利。
8月15日,日本投降,不久,黄克诚部奉命攻占淮阴、淮安等苏北重镇。
对付国民党的守军,取这几座城池,于黄克诚来说好比探囊取物,很快部队连下数城,黄克诚脸上泛起了胜利的微笑。
1945年9月14日,鉴于日军投降,苏军进入东北,国民党一时难以派兵进占东北,东北出现真空的有利形势,黄克诚深谋远虑,不顾饶漱石的阻扰,立即给中央发电,向**中央建议,应尽量多派部队去占领东北,至少5万,能去10万最好,以创建强大的东北根据地。
此建议被**、中央军委采纳。
9月底,黄克诚奉命率3师主力第7旅、第8旅、第10旅及独立旅共3万5千余人开赴东北战场,离开了他战斗多年的苏北地区,去迎接更大的战争考验。
其间,黄克诚远见卓识,未采纳有人提出的“部队可不带武器、过冬棉袄,轻装到东北就地解决”
的意见,命令全师部队一律携带枪支、过冬行装、远程跋涉到东北。
事实再一次证明,黄克诚的这一决定是十分正确的。
部队进入东北后,即遇到东北寒冷气候和国民党军的进犯,当时苏军不许我军动用东北境内军械库的枪支、弹药,如采纳某些人的意见,后果不堪设想。
11月中旬,国民党军沿北宁铁路北上,连占山海关、绥中、锦西等地。
此时黄克诚率部进军东北途中曾多次向中央提出行军计划,皆受到中央批准,为部队保存了实力,争取了时间和主动。
25日,部队历经千山万水到达锦州附近的江家屯待命。
26日,他又建议东北部队暂不在大城市和交通干线作战,而以一部主力占领中小城市,建立农村根据地,做长期斗争准备。
到了东北后,黄克诚对所属部队与当地的形势作了综合分析,提出目前我军有“七无”
不利因素,即无地方党组织,无群众组织,无政权,无后方,无粮食,无医药,无衣服鞋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让部队投入大规模的战斗,他说:“我们是疲惫之师,而且没有根据地作依托,而敌人是乘轮船进东北的精锐之师,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是不可取的”
当时**是东北的军事领导,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命令第3师转移到义县、阜新一带发动群众,进行休整。
12月28日,**给东北局发来一电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
“迅速在西满、东满、北满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
将正规军队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分区去,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以便稳固地方,配合野战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黄克诚看了电报后,觉得这一决策真是太英明了,立即命令部队分散在义县和黑山边境一带,清剿土匪,发动群众。
1946年1月,黄克诚率部攻克通辽城,歼灭伪军1千多人,消灭了土匪武装,迅速开辟了这一地区的工作。
这时,东北局已在西满成立了分局和军区,于是他建议把第3师与西满军区合并,以便开展工作。
不久**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西满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
1947年3月,李富春书记调走后,黄克诚代理书记职务,一时政治和军事两副重担挑在他的肩上。
他一边组织军队进行剿匪,一边建立地方政权进行土改,让人民获得土地。
此举既密切了军队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使部队的各种物资有了保证。
8月,他看到西满军区和分局的工作已经完成,建议赴东北各部队全部由东北局统一领导。
中央同意后,任其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统管东北地区我军的战勤工作。
黄克诚来到了哈尔滨,半年间他定政策、搞调查、立制度,很快使后勤进入有序的工作之中,保证了前方战斗的供给。
1948年4月,黄克诚又调任**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同时兼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政委。
9月,辽沈战役开始了,黄克诚在后方积极组织支前工作,保证了前方的需要。
11月初东北全境解放,不久,天津被我军攻克,黄克诚调天津任军管会主任和**天津市委书记,接管天津,组织新的政权。
于是他又一次踏上征途,迎接一项全新的战斗——城市建设工作。
黄克诚主政天津时期,**在天津提出对资方不要讲斗争,以团结资方搞好生产,并要资本家放心大胆地干。
黄克诚向**提出不同意见:“我认为当前对资方是要团结,但不能放弃斗争,应该是又团结又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
表现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坚定的阶级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