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评

作者点评

郭小川同志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勤勉劳动,顽强战斗,始终充满着活力的一生。他在中国革命文艺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战士的闪光的脚印和一个诗人的独特丰碑。正如他在《自己的志愿》一诗中写到的:假如有一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那就是因为我以诗的激情唱出了党的歌声;假如有一天,我成为一个精良的战士,那就是因为我以创造精神忠实地执行了党的命令。不管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郭小川始终满怀革命激情,站在时代斗争的潮头,站在工农兵中间。郭小川一生,几乎踏遍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黄海之滨、茫茫戈壁……工厂、农村、军垦地、林区、边防哨卡……无不留下过他的足迹。战士与诗人,这两个人类神圣职业的名称,在他的身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的诗,就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号角!激发人们奋斗的鼓点!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孜孜不倦、至死不渝地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慷慨高歌。他先后出版了《平原老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等十一本诗集。这些诗不但是20世纪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时代斗争和社会发展的缩影,也是诗人在革命文艺创作道路上进行艺术探索的结晶。冯牧在《郭小川诗选·代序》中这样高度评介郭小川的创作:“他的诗篇,他的歌,使我们看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使我们听到了时代前进的声音。郭小川的诗并不尽是杰作,……任何一个革命的作家和诗人,只要他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只要他坚持深入火热的斗争生活和正确的创作方法,他的作品就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精神,就象每一滴露珠都会反射出太阳的光彩一样。”郭小川的诗歌,恰恰就是那晶莹透亮的露珠,折射着我们时代的光辉。郭小川走过的革命历程,正如他在《秋歌》中所写的:“我曾有过迷乱的时刻,于今一想,顿感心痛;我曾有过灰心的日子,于今一想,顿感愧悔无穷。//是战士,决不能放下武器,哪怕是一分钟;//要革命,决不能止步不前,哪怕面对刀丛。//见鬼去吧,三分杂念,半斤气馁,一己声名;/滚它的吧,市侩哲学,庸人习气,懦夫行径。//面对大好形势,一片光明,而不放声歌颂;//这样的人,哪怕有一万个,也少于零。//……战士的一生,只能是战斗的一生;/战士的作风,只能是革命的作风。”不管身处什么样的逆境,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肆虐时期,身心饱受“四人帮”一伙的残酷摧残,郭小川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无比深情,讴歌不停,战斗不止。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学创作实践生涯中,郭小川始终坚持走富有独创风格的艺术道路。他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它的时代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文学当然也不例外。一个无产阶级诗人或作家,其作品在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的前提下,必须要有“个人特色”。而这特色“是作者的全部气质和全部修养在创作上的综合表现……”他还曾具体地指出诗要“四化”:即革命化、典型化、群众化、格律化。为了使诗歌艺术在外在形式上更充分地为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服务,郭小川曾先后借鉴和采用过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我国现代诗创作传统的民歌体、自由体、新格律体等等多种体式。而他独创的富有音韵美的“长句体”,集格律体、自由体于一身,使革命的激情和艺术形式在这里达到了更为完美的统一。在他生前,留下了若干关于无产阶级新诗发展理论方面的文章,以及与各地诗歌爱好者进行诗歌创作方面的探讨的通信。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这些散见各处的文章和书信结集为《谈诗》出版,受到广大诗歌爱好者和群众的热烈欢迎。从这些理论文章和通信中,不仅高度体现了郭小川作为一名革命诗人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端正态度,也可深切地感受到他那一贯平易近人、诚恳质朴的革命战士作风。今天,这位革命战士诗人早已离我们而去,他生活和战斗过的那个时代也已经成为历史。但读他的诗——这些饱含着高尚革命情操和深刻哲理、留给子孙后代的革命文化遗产,依然使人热血沸腾,发人深思。从他的诗里,我们既可以读到那个特定历史过程中的人的热烈、亢奋、激动、昂扬、欢快,也可以读到往往以“痕迹”及情绪方式呈显的人的(或诗人的)悲哀与不幸。激励我们更加努力、更加奋进,继续建设和开拓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壮志雄心!郭小川无愧于我们时代杰出歌手的称号!更无愧于“革命战士诗人”的崇高荣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上一章下一章

作者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