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小传(1)

周扬小传(1)

周扬,原名运宜,字起应,1908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县新市渡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幼年接受私塾教育。

在长沙读中学时期,他受“五四”

文化运动影响,酷爱新文学,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书刊,并开始文学创作。

中学毕业后,周扬来到上海,曾先后就读于国民大学和大夏大学。

其间,他广泛接触马克思主义著作,并积极投身于爱国革命活动,与同学们一起上街散发传单,向民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北伐战争的伟大意义,和组织进步学生演讲会,探讨科学救国的道路。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之后,年青的周扬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光荣地加入中国**。

次年,大学毕业的周扬,因为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踏上去日本寻找党组织的旅程。

在日本期间,周扬除了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还研读了大量的亚、欧、南美等外国文艺方面的著述。

其中主要是俄国、苏联文学。

由于他在日本呆的时间不长,周扬没有进入日本大学学习,但他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中国青年艺术联盟”

,并与日本左翼文化人士有过来往。

当时日本左翼文化运动正处兴盛时期,普罗文学影响极大。

其间,周扬还因参加左翼运动曾被昌方警察逮捕,后被人保释出狱,1930年回国。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革命斗争的疯狂破坏和摧残,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

并逐渐出现了农村革命斗争和国民党统治区内文化革命斗争深入发展的局面。

当时,早期曾积极参加“五四”

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的一批进步作家、学者陆续汇集上海。

其中有不少人都是中国**党员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亲身参加或目睹了辛亥革命运动、“五四”

运动、北伐革命战争,目击了“四一二”

大屠杀,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假革命、真反动的嘴脸。

随着中国**登上历史舞台,使他们看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看到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

当时上海的两个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和太阳社的同仁都一致为倡导和建设革命文学不遗余力。

他们以所属刊物《创造月刊》和《太阳月刊》为阵地,从1928年1月起,一齐吹响革命文学的号角。

1930年3月2日,在鲁迅与创造社和太阳社同仁的积极筹备下,由中国**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著名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

组成人员主要为太阳社、创造社成员。

会议选举鲁迅、沈端先(夏衍)、冯乃超、田汉等7人为左联常务委员。

大会通过了冯乃超起草的左联纲领。

纲领中提出了一个革命作家应该义不容辞地站在历史的前线,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扫除愚昧顽固的保守势力,负起解放斗争的使命。

它庄严地宣称:“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稳固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

我们不能不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大会上,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著名演讲,进一步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建设的许多关键问题和其建设宗旨。

左联成立之初成员有50多人,后来逐渐发展到近300人。

广州、天津、武汉、南京等地先后建立左联小组,北平和日本还成立了左联分盟。

从此,左翼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不但使它在中国人民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反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犹如鼓舞人心的号角,起到了重要的精神力量的作用,也使它很快成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早期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左联成立不久,周扬即从日本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稍后,又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同年,他在《摩登月刊》上发表《约翰李特俱乐部之组织(美国无产文坛进讯)》和《美国无产作家论》。

1931年至1932年,在对“自由人”

和“第三种人”

的批判中,周扬先后发表《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自由人文学理论检讨》和《文学的真实性》,他与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人一起,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严正立场,阐明了文学的阶级性,坚决捍卫了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并从理论上深刻揭露了“自由人”

和“第三种人”

鼓吹“创作自由”

的虚伪性。

他说:“只有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线的阶级,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和认识客观的真理,换句话,就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学的真实性”

1932年9月,周扬接替原由姚莲子主编的“左联”

机关刊物《文学月报》。

在左联组织的文艺大众化讨论中,周扬发表了《关于文学大众化》一文,充分体现了他的办刊宗旨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及文学观。

他指出,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的文学运动开始了新的道路,在全国人民抗日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新文学要加速大众化的进程,充分发挥鼓舞人民群众斗志的作用。

1933年,丁玲被捕,周扬接任“左联”

党团书记职务,一直到“左联”

解散。

1935年春,阳翰笙被捕,周扬被任命为**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兼任文化总同盟书记。

从1933年至1936年底,周扬一直负责领导上海左翼文化运动。

为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及发展壮大左翼文化事业披荆斩棘,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段时期,周扬的文学活动,仍以翻译介绍苏联文学作品为主,另外,还翻译了一些欧美国家的文学及一些进步作家的作品。

如:柯伦泰(苏)的《伟大的恋爱》、顾米列夫斯基(苏)的《大学生私生活》、果尔德(美)的《果尔德短篇杰作选》、库尼兹(美)的《苏俄文学中的男女》、《安娜·卡列尼娜》等。

此外,他还著有《巴西文学概观》、介绍《铁流》作者绥拉菲莫维奇及评果戈理的《死魂灵》作品,并编写了《高尔基创作四十年纪念论文集》、《十五年来的苏联文学》等等。

关于高尔基的创作,周扬曾先后写有《夏里宾与高尔基》、《高尔基的文学用语》、《高尔基的浪漫主义》论文,还翻译了《奥罗夫夫妇》等作品。

他在1933年4月号《现代》杂志上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是把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介绍到中国来的最早的一篇文章。

该文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向中国文艺界介绍并阐释了苏联文学界正在讨论、提倡的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批判了所谓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错误,论述了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并针对当时左翼文学创作的缺点,强调了艺术需要形象思维的观点。

随后,在与胡风就文学创作的典型问题展开的论争中,周扬发表了《现实主义试论》和《典型与个性》等文。

在这两篇文章中,周扬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阐述典型与个性的依存关系。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上一章下一章

周扬小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