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李敖大事年表(1)
1935年4月25日,生于哈尔滨,时日本占领东北,在日操纵下,溥仪立“满洲国”
,成傀儡王。
父亲李鼎彝自1926年北大毕业后,任吉林六中校长,为了生计,又任教于吉林女子师范、吉林大学等校。
他与吴焕章等人组织黑龙**年抗敌会,任东北四省抗敌协会理事,进行地下抗日活动。
1936年1岁在哈尔滨。
时年春,日本于东北大肆屠杀进步知识分子,东北处于白色恐怖中。
1937年2岁为免遇难,李鼎彝举家逃至北京,数次搬迁后,住内务部胡同甲四十号。
不久,“七七事变”
,国民党弃城而去,日本占领北京。
经地下组织同意,李鼎彝入北京汪精卫政府法部任科员,并负责北京地区地下抗日协会工作。
1938年3岁在北京。
1939年4岁在北京。
1940年5岁李鼎彝任太原市禁烟局长。
5月随父赴太原,游太谷等地。
并在性格上受到耿直的男佣温茂林影响。
1941年6岁得盲肠炎,住北平东华医院。
受伪政府内部争斗的牵连,李鼎彝以“贪污罪”
被日军逮捕,六个月后无罪释放。
李辞职回北京闲居。
1942年7岁入北平新鲜胡同小学。
1943年8岁暑假后,升小学二年级。
1944年9岁暑假后,升小学三年级。
学校设日语课,始学日语。
1945年10岁抗日战争胜利。
暑假后小学四年级,因日本投降,停学日语。
已遍读《水浒传》等旧小说。
李鼎彝在东北营城子煤矿任总务处长。
1946年11岁新鲜胡同小学改为一区九保国民学校。
7月初小毕业。
暑假后入高小五年级。
已读到《黑奴魂》等翻译小说。
1947年12岁暑假后入高小六年级。
当选班上自治会主席、“模范儿童”
,并做学校图书馆学生馆长。
在家中辟有“李敖实验室。
并投稿《好国民》杂志,发表《忘心》、《人类的冷藏》两篇文章。
时台湾“二·二八”
事件发生。
1948年13岁暗恋同学张敏英。
暑假后小学毕业,以总分第一名考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
拟写《东北志》,并开始收集有关资料。
时国共之争,北京危急,李鼎彝决定分批南下避乱。
冬,李敖与三姊、四姊,由五叔陪同,转天津赴上海。
途中满目疮痍,亲身体会到了内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949年14岁1月25日,考入上海市立缉规中学,重念初一上。
读到开明书店大量左派刊物。
1月31日,淮海战役结束,蒋介石主要军事力量被摧毁,国民党政府企图划江而治。
3月31日,以刀伤同学脚,被记大过一次。
经历国民党“金圆券”
风潮。
4月10日,上海危急。
李敖一家登船离开上海。
12日,抵台湾,居台中市。
跳班考入省立台中第一中学初中二年级。
是月,解放军占领南京。
5月27日,解放军占领上海。
11月,参加台中市第四届国语演说竞赛,获初中组第二名。
本月20日,《自由中国》半月刊在台北创刊,胡适任发行人。
12月8日,国民党迁台。
并开始为时38年之久的“戒严。
1950年15岁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台湾处于美国“保护”
之下。
暑假后入初中三年级。
与赵天仪等办“初三上甲组报”
,发行人陈正澄。
读到《胡适文选》。
1951年16岁暑假后入高中一年级。
参加台中市论文赛、本校论文赛,皆获第一名。
与数学教师(**员)严侨开始有交往。
1952年17岁6月15日,访钱穆,两人开始有了一段短暂的书信往来。
6月25日,于《学生》杂志(第46期)发表《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它》。
8月1日,于《合作经济》二卷第12期发表《合作制度与节制资本》,该文为参加庆祝第三十届国际合作节征文而作,获第一名,并得到“有生以来最大一笔数目”
的奖金,以此款购得《饮冰室合集》40册。
8月27日,历18天在省立台中图书馆完成《四部备要暨四部丛刊书目对照表例》。
暑假后入高中二年级。
是年发表《〈英伦归来〉的启示》、《生也有涯知无涯》、《诸葛亮的军政》等文。
与罗君若恋爱。
10月1日,读《胡适文存》,并写2000字长信给胡适。
此年,台北“文星书店”
开业。
1953年18岁暑假后入高中三年级。
一周后休学回家。
是年与严侨密商共同潜回大陆,参加大陆建设。
后严侨被捕,乃省下早饭钱,帮助严师母和三个孩子。
1954年19岁7月26日,以同等学历资格参加大专联考,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专修科(后改为法律系司法组),9月14日入学。
住善导寺。
1955年20岁4月27日,李鼎彝去世,面对三千人的葬礼,李敖特立独行,改革丧礼,受到众人指责。
6月27日,因对学校师资等不满,自动休学。
7月26日,再次参加大专联考,考入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受到台静农的关注。
与考入台大的罗君若同居。
1956年21岁暑假后入历史系二年级。
四季着长袍,成为台大一道“风景。
与罗君若中断恋爱关系。
结识历史学家姚从吾。
1957年22岁3月1日,在《自由中国》杂志第16卷第5期发表中学旧作《从读〈胡适文存〉说起》。
4月26日,经姚从吾介绍,结识胡适,拟写《胡适评传》。
从此与胡适有了交往。
5月23日,访思想家殷海光。
受殷影响,拟转哲学系。
暑假后入历史系三年级。
与姚从吾开始有了密切交往。
11月15日,《文星》杂志创刊。
1958年23岁6月8日,自此日起,每天以日记自励,排遣失恋后心中的郁闷。
7月19日,于《中央日报》发表《梁启超与徐志摩》。
暑假后入历史系四年级。
1959年24岁7月,大学毕业。
谢绝姚从吾等考研的劝说,决定入伍。
9月7日,赴凤山陆军步校,受第八期预备军官训练。
自此日起,开始《一个预备军官的日记》的写作。
1960年25岁4月28日,任陆军十七师四九团二营四连炮兵排长,足迹遍及台湾南部。
11月20日,于台湾《联合报》发表《妈妈的梦幻》。
1961年26岁1月17日,被聘为台湾“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
五十度研究讲座教授助理研究人员。
2月5日,自澎湖退伍。
6日返台中。
15日赴台北,住新生南路三段六十巷一号“四席小屋。
在此发表《充员官》、《爱情的刽子手》等作品。
6月15日,搬到新店狮头号路十七号“碧潭山楼。
8月18日,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研究生。
11月1日,在《文星》第49期发表《老年人和棒子》。
与王尚勤恋爱。
12月,于《文星》杂志51期发表《播种者胡适》。
1962年27岁2月1日,于《文星》杂志52期发表《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
兼职“开国文献会。
5月19日,迁回台北,住安东街231号三楼,与王尚勤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