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真的成了英雄(3)

第十六章 真的成了英雄(3)

但有一些事情却是不变的。我们到蒲麻时已经晚上8点了,有一家饭馆还开着,里面的人看到我们,显得很吃惊,好像我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今天晚上该马普安负责询问吃饭的事情了。“你们有什么吃的吗?”马普安问。“没有。”一个中年妇女说。她看样子像是管事的。马普安的问题显然没有经过精心编制。他准备换个问题再试试。“你们厨房里有什么?”“什么也没有。”问题又错了。还是爱德对这种对话游戏比较在行。他用胳膊肘顶了顶马普安,“说得再具体点。”“你们有面条吗?”马普安问。“有。”老板娘说。“太好了,谢谢,请给我们来两盘素面条。”“你们要牛肉吗?”最后,精疲力尽的马普安和放松的爱德坐了下来。“看!外面!看见了吗。那上面写着‘饭馆’。一个多明显的牌子!这里应该是一个饭馆!”他对爱德说,“那你告诉我,为什么他们刚才不给我们饭吃,还告诉我们找不到任何能吃的东西?”“闭嘴吃面条吧。”爱德说。厨师走过来。“饭很不好吃。”他说。马普安呻吟着,头几乎埋进碗里。眼睛却向上瞪着。“我给你们讲讲这面条吧,它们是……”“很好吃!”爱德打断他,向马普安使了一个眼色,其中包含着他不希望厨师读懂的意味。很明显,厨师什么也没看出来,他笑着满意地离开了。“谢谢你。”马普安说。“别这么说,”爱德说,“我上次欠你的。”亲爱的读者,您知道为什么至少要两个人一起走新长征了吧。这个时候,三个人会更好一些,因为我们正在变傻,运气也越来越差,或者两者都有。离开蒲麻的时候,马普安问一个人:“到哪儿能找到去草滩的小路?”那个人说:“不要走小路。”“来吧,咱们走吧。”爱德说。他已经听了太多这种不是回答的回答。“等一下,”马普安说,“我想做个试验。”他又回去找那个人。“太好了,谢谢,我明白了。你说:‘不要走小路。’但是,对不起,怎么能找到小路呢?”“不要走小路,很难走,”那个人说。“是,我明白了,谢谢,”马普安说,“我明白你说‘小路很难走’。但请告诉我,从这儿我怎么能找到小路?”“不要走小路,”那个人说,“今天太泥泞了。”那个人比划着泥有齐腰深。他们说着车轮话。爱德听不下去,自己走开了。最后,马普安迫使那个人指了指山上,稍微向右偏一点。“太感谢你了,”马普安说,“你真是帮了大忙了。”“别客气,”那个人说,“但别走小路。太泥泞了。”我们顺着小路走了。“最新情况。10月8日,蒲麻,”马普安说,“11次了!我想把这个写成书,科学地讨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在中国得到一个简单问题的简单答案。”我们顶风冒雨向山上爬。马普安两次摔倒在泥地里,爱德完全困在泥里。如果没有马普安把他拉出来,他只能站在那里无法动弹。“你知道吗,马普安,”爱德说。“什么?”马普安说。“也许我们不该走小路。这也太……”“闭嘴吧!”日记选摘,爱德,直沟,2003年10月12日……有一天我一定要把这景象照下来。我脑子里的画面来自杭州,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国看马普安时。我们上了公共汽车问到火车站的路,车上很多人都指着不同的方向。如果要我根据我们每天在甘肃找路的经验做一幅拼贴画,那它一定就是这样的。没有人要我们当心穿越西北的路线,我们以为只要走完了雪山和草地就“万事大吉”了。有一天,在岷山以北的哈达铺镇,红军领导从报纸上证实刘志丹和徐海东领导的**军队已经在陕西西北建立了根据地。长征的不确定因素不存在了,长征也即将结束。但我们没料到的是,红军没有松懈,也没有为他们的成功感到欣慰,而是以比以前更快的速度继续行军。从甘肃边境到长征结束,我们要用35天走完1000公里,只有一天休息。这里的地形实在让我们看不懂。山都不陡,但路绕了大半个圈子,看上去很近的地方却似乎永远也走不到;而那些永远也到不了的地方,就像新长征的尽头,也显得更远了。在四川的空白区域,找路通常还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只有一条路。但在甘肃,我们总要面对太多的路去选择,而听懂当地人的话又是那么困难。爱德用了一个礼拜才搞明白那里的农民说“哈”实际上是“下”。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仓促的脚步让我们感到喘不过气。在青堡,爱德甚至向聚集在饭馆门口的孩子们扔了一个蒜瓣儿。孩子们喜欢这游戏。他们以前从没试过“惹恼老外”,这是最好玩的游戏。后面的孩子推搡着前面的,怂恿他们跟我们“玩游戏”,有几个甚至被挤到门里。这回该马普安出面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两个老外惊世骇俗的新长征:《两个人的长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两个老外惊世骇俗的新长征:《两个人的长征》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六章 真的成了英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