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第117火葬(1)
“还是,”冯淡水却是把视线看向和墨羽,“你们皇室的人觊觎冯家的家产?”
熊董儿的脸色一黑,她原本是觉得她说出这些话,冯淡水就会顺势的说着冯家的家产不说全部给国库,那么定是有一个班要给国库的,却是没有想到冯淡水是这般的不好说话。
和墨羽看着冯淡水淡然的脸色,轻轻的吸了一口气,说道:“朕并无此意,淡水!”
冯淡水听着和墨羽说的话,心中就是冷笑一声,皇室怕是这世界上最不要脸的种族,典型的立了牌坊又要当婊子。
口中说着不要,但是国库真的是空虚,就是让一个小小的妃子来说这些话,她爹娘尸骨未寒,这些人都已经觊觎冯府的家产。
“皇上没有此意更好,草民的父亲只是经营一下小小的生意罢了,哪有什么家产纳入国库?要这么说的话,草民听说御史大人熊大人也是在做生意啊,不知道熊大人捐了多少进了国库呢?贵妃娘娘?”
冯淡水说着就是直直的看着熊董儿,似乎在看着一个小丑一般。熊董儿听着冯淡水的话,冷哼一声,真是不知好歹,“本宫来与冯小姐说这话,是看得起你冯家、你要是、”熊董儿说着还是有点忌惮在门侧的徐胤,就是住了口,又是换一种口气,说道:“冯小姐想想,要
是冯家家产能归入国库,将来西晋的百姓也是会谢谢冯大小姐的。”冯淡水听着熊董儿的话,却是嘲讽一笑,轻飘飘的说道:“贵妃娘娘,不知道你听谁说的冯家的家产,但是,草民还是要与贵妃娘娘说清楚,第一,冯家并没有贵妃娘娘说的什么家产,第二,冯家的人还没
有死绝,就算草民嫁去婺苍,草民的小妹一样能把冯家操持的很好,至于小妹嫁不嫁人的问题,依照冯府现在的小小家底,还是能招赘的。”
冯淡水说第三的时候,却是看着和墨羽,“第三,冯家的银子,就算是一个铜板,那也是草民的家父挣来的,没有理由纳入国库。”
和墨羽看着冯淡水脸色,心中就是一紧,冷眼的看着熊董儿,尽管和墨羽心里也有那个想法,但是就是这么赤裸裸的被冯淡水这么看着,他的脸面也是不允许这般。
石修淡淡的看了熊董儿一眼,开口道:“冯小姐,贵妃娘娘也是想着国库空虚,皇上并没有此意。”
冯淡水淡淡的看着是石修,说道:“那样最好,皇上在这里就好,希望不要最后听到冯家的什么流言碎语。”
冯淡水这么说,还是怕冯清扬死了都不得安生,要是日后有什么冯清扬的流言,那真是让他们入土都不得安生。
和墨羽看着冯淡水的模样,那心中一抹曙光终究变了味道,今日本来只是来看一看冯淡水,给冯清扬上一炷香,倒是被熊董儿给搅合了。
但是和墨羽没有想到的是,允许熊董儿来的是他自己。
和墨羽冷眼的看着熊董儿,冷声道:“回宫!”
熊董儿看着和墨羽的表情,身子一抖,立马就是跟在和墨羽的身后。
和墨羽在经过徐胤的时候,却是听到那一道邪魅的声音:“若是在这个时候动冯家试试!”
和墨羽那双锐利的眸子盯着徐胤那双邪魅的眼睛,两人相继的盯着一会儿,却是和墨羽先开口,“朕还没有卑鄙到那种程度。”
徐胤嘴角一扯,淡淡的看了一眼和墨羽,轻声道:“西晋的皇帝定是有手段,但是,本候相信,一国之君说的话!”
和墨羽听着徐胤轻佻的声音,淡淡得看了一眼徐胤,就是转身走出大堂中……
“奕勤,送皇上!”
奕勤闻言,恭敬的说道:“是,主子!”
前面走着的和墨羽眸子微微一闪,徐胤是随时随地都是在展示着他是冯淡水的男人。
石修走在最后面,看了一眼冯淡水,说道:“冯小姐,节哀!”
冯淡水淡淡的看着石修,轻声道:“多谢石大人!”
石修看了一眼门侧冷着脸的徐胤,轻声道:“冯小姐和徐小侯爷一定可得好好的,不然,在下心里会不安的。”
冯淡水听着石修的话,柳眉一挑,道:“石大人这是何意?”
石修嘴角一扬,说道:“小侯爷以往查的黎城的石家,在下已经查清楚了,就是如今岐山的许家!”
冯淡水眸子一睁,又是听到石修说道:“许家的家主,定是能让西晋一团乱!”
冯淡水淡淡的看着门侧边的徐胤,眸子稍稍的动了动,看了看大堂中摆放着的棺材,轻声道:“许家?”
石修稍稍的点头,便是走出了大堂,稍稍的对着徐胤点了点头,就是离开……
冯蓁蓁看着所有人都走完了后,也是起身,在冯淡水的身边,说道:“姐姐,石修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冯淡水侧身看着冯蓁蓁,轻柔道:“蓁蓁,日后,这个冯家就由你来接手!”
冯蓁蓁听着冯淡水的话,瞳孔一缩,心中有点害怕,“大姐姐,我不行的,我从来没有管理过冯家,别说整个冯家了,就是北苑我也没有管过!”
冯淡水却是冷着脸的看着冯蓁蓁,说道:“跪下!”
“大姐姐!”
“跪下!”
冯蓁蓁看着冯淡水的冷意,还是乖乖的跪下,头顶上就是传来一道清凉的声音。
“从今往后,你冯蓁蓁就是冯家的主人,就算不懂那些生意上的手段,我也会让你变成冯家的女中豪杰!”
冯蓁蓁听着冯淡水的话,心中就是一抖,果然,她从小不如大姐姐,是真的不如,就算现在有人觊觎冯家的东西,冯淡水也不会让别的抢了去。
听着冯淡水的话,冯蓁蓁莫名的心中很是有安全感,声音也无比的坚定,“是!日后我就是冯家的主人!”
冯蓁蓁仰头看着冯淡水,问道:“大姐姐,那你去哪里?”
“当然是,去会会那些该死的人……”
西晋元宗三年。二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