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大清之卒(12)
李鸿章的身边,曾经聚集了一批完全不亚于日本的西学人才。可是中国的西学人才,在19世纪末年决无可能涉足政治,决无可能影响决策,决无可能像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那样,去研究制度,设计制度,改革制度。而恰恰是那个难以改变的制度,决定了中国的命运。继甲午战争,中国又经历戊戌政变、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清廷重新起用已经贬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收拾残局,李鸿章在草签比“马关条约”更加苛酷的“辛丑条约”后,吐血而死。洋务运动的受挫,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定,使李鸿章一生蒙垢。在甲午战争后的一百多年里,许多教科书中,李鸿章都是丧权辱国的罪人。在李鸿章最后的日子里,有一位“留美幼童”,作为幕僚,始终陪伴在身边。他就是那位瑞萨莱尔理工学院的学生,“定远”舰的作战参谋吴应科。吴应科在战争中表现英勇,被清廷授予“巴图鲁”(蒙语“英雄”)称号,但他愤于政治的**,将得到的勋章和军服上的军阶标志束成一包,扔进了大海。吴应科和他的留美同学们已经不再是孩子,他们在苦难中成熟。他们目睹了洋务运动的落幕和李鸿章的离去。在停止呼吸之前,已被穿上殓衣、不能言语的李鸿章整整一天瞠视不瞑,临终的一刻,老泪流过面颊。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