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时事对话
好的主题交流胜于一道佳肴餐桌上也是个建立亲子关系特别好的地方,不要轻易忽略。
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经常出差的父亲来说,一有时间在家吃饭,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和孩子们进行良好的亲子教育。
在西方教育系统和方法中,认为和孩子多说话,是对孩子语言能力的一种训练。
因为语言是未来接受知识的一项重要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孩子的学习就会有障碍。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和孩子多说话,也是一种启发孩子求知欲的方法。
求知欲更是促进孩子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
所以,只要我在家,都尽可能和孩子一起吃饭。
晚餐在我们家是个很重要的家庭时间,只要出差回来和家人在一块,我一定是在家吃饭,而我最喜欢全家人在餐桌上有目的的聊天和对话。
餐桌上和孩子们的对话,和睡觉前说床边故事有很大的不同。
在床边说故事,你是在哄孩子睡觉,你希望他们尽快睡着。
虽然儿童教育专家也建议父母多多在孩子睡觉前念故事书给他们,但它的效果和有用意的餐桌上的对话是很不同的。
餐桌上对话是有目的的侃,是为了增进亲子关系,希望孩子们有更多的思考机会,也是训练孩子想象力和许多教育的好时机。
我的老婆是在一个生意人的大家庭长大的,所以,她从小就习惯家里每天有许多进进出出的客人,习惯餐桌上永远有人,习惯菜老上个不停。
我们谈恋爱时,偶尔去她家吃饭,刚开始以为她父母特有诚意,每次都摆了十几道菜招待我。
后来发现她们家原本就一直这样。
老婆在这种家庭背景长大,自然我们家的晚餐也就经常是一大桌菜,分量不多,但菜色全,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倒是很均衡的安排。
而我们家两个小孩是处在成长阶段,所以特能吃,经常一上桌就狼吞虎咽。
为了缓下来,避免消化不良,有目的的和他们谈话,也算是我们家的另外一道菜了。
在餐桌上,我们聊各种话题。
我们一般会挑一个特定而符合时事的题目,来和小孩交流。
如最新的禽流感,前一阵子美国NASA和欧洲宇航局的火星登陆计划,2003年的SARS、伊拉克战争。
当然也聊他们关心的话题,例如游戏机和游戏王卡,聊我很熟悉的话题如国内手机游戏,聊老婆的佛学等等,无所不包。
记得有一次,我告诉他们一个我早几年从亚洲华尔街日报看来的关于密西西比河徒手抓猫鱼的故事。
那个时候的用意是聊报纸,介绍我以前常看的报纸和报纸文章的写作方式。
故事里的猫鱼很像台湾的土杀鱼,或长江的鲶鱼。
长着几根须,是属于河底底层的鱼。
亚洲华尔街日报很少谈这种轻松话题,他们介绍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人,如何用手钓(HandFishing),不用钩,不用饵,而靠技术及经验,在河边找到猫鱼的“落脚处”
,然后想办法把手“摸”
到鱼嘴里,把鱼给硬“钓”
上来。
算是霸王硬上弓,也算是浑水摸鱼吧。
我告诉他们,大的猫鱼能有四五十斤,和当时小儿子杰克差不多重。
我原本期望接下来他们会问一些问题,问我这鱼印第安人抓上来后怎么处理,怎么吃比较好吃等这些大人关心的问题,或者其他较有水平的科学问题,但没想到他们两人半天都不吭声。
于是我就变被动为主动,要他们每个人问一个问题。
跟儿童讲故事,然后发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哈佛的儿童教育学家还倡导过“十字真言”
把问孩子的问题总结成假设、举例、比较、代替、除外、可能、想象、组合、类推和?当他听我说,捕鱼人可能会不小心被密西西比河的鳄鱼攻击吧!
兄弟两人竟然相视而笑,接着狂笑。
好像终于为猫鱼找到保护手段而宽心。
哎,有时候真的不懂小孩心理。
他们宁愿见欺负别人的捕鱼人被鳄鱼咬,也不愿见快乐悠游的猫鱼被抓,然后毫无反抗地变成一条一条麦当劳薯条般的黄金猫鱼柳。
有一阵子,我在想或许哪一天我退休了,可以写一个动画片或儿童剧的剧本,故事里就是两个小英雄,帮助可怜的猫鱼对抗贪婪的人类,最后拯救河流的故事。
我建议经常出差的朋友们,当你回到家里和家人孩子们一块吃饭时,不妨用心找几个好的话题和孩子好好聊聊。
饭总得吃,但是,如果只带孩子去麦当劳或肯德基,虽然很容易讨好孩子,但对你的亲子关系加分没有太多帮助。
你会逐渐发现,找孩子们聊有趣的话题,永远都如同额外加上的一道好菜,令人胃口大开,兴致勃勃。
(写于2004年2月23日上海回北京的航班上)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