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越南化与体面的和平

四、越南化与体面的和平

1969年1月,约翰逊在一片咒骂声中凄然离开白宫。

1969年1月20日,美国新当选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天气阴沉、寒风袭人的气氛下进入白宫。

面对国内要求结束战争的巨大呼声,尼克松抱着在越南实现所谓体面和平的决心,采取了越南化计划和巴黎和谈双管齐下的政策。一方面通过越南化计划建立一支能逐渐取代美军作战的南越部队,另一方面又通过以武力为后盾的和谈,使**人接受南越的现状。这种双轨政策也就是尼克松主义的核心。由此,越南战争进入了“边打边谈”的时期。

喜欢大包大揽的美国人尝尽了“替亚洲人打仗”的滋味后,开始不情愿地从越南战场抽身。

在举行宣誓就职这天,华盛顿街头“热闹非凡”。在连接国会和白宫大院的华盛顿市宾夕法尼亚大道两旁,正集合着几支意向不同、装束各异的队伍。一支是等候参观宣誓仪式结束后即前往白宫大院上任的新总统尼克松及其车队的观众队伍;另一支是抗议美国继续进行侵越战争、抗议尼克松总统上台执政的群众示威队伍;再一支是由从北卡罗来纳州布雷格堡营地紧急应调前来首都的美国陆军空降八十二师等部队组成、准备镇压群众游行示威、保护新总统车队通过的武装军警队伍。军警荷枪实弹,如临大敌。这种使人欢快而又不安的气氛,笼罩着美国首都。

即将卸任的总统约翰逊和副总统汉弗莱带着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政治伤疤和大选中失败者的耻辱,前来出席这个典礼。约翰逊在执政期间,根据美国垄断资本的意志,把越南战争大规模升级,触怒了广大美国选民,致使自己名声扫地,在和自己属于同一阶级甚至同一政党的政敌面前处于虚弱的地位。人民的反战压力逼得美国侵越战争主要发动者约翰逊走向反面,用缩小战争规模的许诺来帮助自己的民主党拉选票。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显出多大效果。作为总统和副总统的约翰逊、汉弗莱,难以完全推卸掉他们在侵越战争中的重大责任。尽管他们累得精疲力竭,但还是在这次大选中以失败告终。历史就是以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显示出人民的力量。约翰逊们的失败,使共和党的尼克松以微弱的多数赢得了大选。

新当选的尼克松以胜利者的姿态,走上讲台,站在一个防弹玻璃罩里,发表了自己的就职演说。他一开始就迎合美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尼克松说:“由于世界人民希望和平、世界的领袖们害怕战争,现在这个时代第一次成为有利于和平的时代。”“历史所能授予的最大的荣誉,是和平缔造者的称号。这种荣誉现在正在向美国招手——这就是把世界最终引出动乱的深渊而登上人类自文明伊始以来所梦寐以求的和平之高峰的机会。”

尼克松在回述了30多年以前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时的情况后说:“今天我们在物质方面是充裕的,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是贫乏的,我们能够极其精确地飞往月球,但是在地球上却陷入了吵吵闹闹的不和之中。”

“我们陷入了战争,需要和平。”尼克松说,“我们陷入了分裂,需要团结。我们看到我们周围的人们的生活是空虚的,需要充实。我们看到各种任务需要完成,等候着有人去做。”

“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代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新总统说,“我今天已在上帝面前,在我的同胞们面前,宣誓要维护、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除了那一誓言之外,我还要补充这样一个神圣的保证:在我在职的时间里,将把我的精力和全部智慧,贡献给国际和平事业。”

“让我们定下这样的目标:在那些不知道什么叫和平的地方,使和平成为受人欢迎的东西;在那些和平不牢固的地方,使和平牢固起来;在那些和平只是暂时存在的地方,使和平成为永久的东西。”尼克松指出,“我们想要赢得和平,并不是对任何其他国家人民的胜利,而是一种有‘妙手回春’之妙用的和平,一种给那些苦难的人民带来同情的和平,一种对那些反对过我们的人表示谅解的和平,一种使地球上所有各国的人民都有机会选择他们自己的命运的和平。”尼克松还说,“我们经历了美国精神的漫漫长夜。但是,当我们瞅见朦胧初露的曙光的时候,让我们不要诅咒尚未完全消失的黑暗。让我们促进光明的到来。”

尼克松为了争取人心,虽然口口声声讲和平,但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易事。他在进入白宫初期,战争仍在升级,而且有些命令就是这位新总统下达的。

1969年3月18日,美军开始出动B-52战略轰炸机轰炸柬埔寨。这是尼克松总统进入白宫后下达的第一道扩大战争的命令。

1969年5月8日,尼克松总统到了佛罗里达州南端比斯坎岛上的“南部白宫”。在这个海岛上,尼克松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一起,研究了出席巴黎会谈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团长陈主剑当天在巴黎提出的“十点建议”。这个建议的核心是:美国必须从越南南方撤出美军和其他外国的军队,不提出任何条件;在越南南方的越南武装部队问题由越南各个方面自己解决;越南南方人民通过普选成立联合政府。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建议中提到的外**队,指的是南朝鲜、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队。当时,这些国家在美国的指挥棒下,也和美**队一起,出兵参加了侵略越南南方的行动。

1969年5月14日,尼克松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对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十点建议”提出了自己的对案,即所谓“八点方案”。这个对案的核心,是“一切非南越”的部队撤出南越,就是要把北方的军队同美国等外**队等同起来,从越南南方“共同撤退”。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000多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被打死1,000多人。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000人,当时,巴黎和谈并无进展。这将是美国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

1969年6月19日,尼克松在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前一天,6月18日,前国防部长克拉克·克利福德著文,提出1970年年底以前撤出美国在越南的全部地面部队,1969年年底以前先撤出10万人。尼克松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本人“已经开始向撤军的方向前进”,并且希望能够超过克利福德提出的时间表。

尼克松比约翰逊聪明之处,在于“从实际出发”。他认为从越南撤军,无论从长远和眼前看,都是符合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最高利益的。尼克松说:“战争的‘美国化’破坏了越南人的士气;战争的长期化又破坏了美国人的士气。”

“民主国家没有打持久战的良好条件。一个民主国家在它的士气由于敌人的进攻而激发起来以后,在它增加军火生产以后,会打得很好。”尼克松说,“一个民主国家只有在舆论支持战争时,才能打得好。可是舆论不会继续支持一场拖延不决而没有明显进展迹象的战争。当战争是在远隔重洋的地方进行时,更是如此。2500年前,中国古代战略家孙子写道:‘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胜利正是美国人民没有得到的东西。”

尼克松说:“我们美国人是愿意自己干的人民。在那个时期,我们却不懂得:我们不能替南越人打赢这场战争;归根结底,南越人还得由自己来打赢战争。美国鲁莽地进入越南,试图按我们的方法打这场战争,而没有认识到,我们的使命本应是帮助南越人民加强军队,使他们能在战争中取胜。”

“我在任总统以前,同一位亚洲国家领导人交谈时,”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他明确地指出当时美国对南越政策的弱点:‘在你们设法帮助另一个国家捍卫其自由的时候,美国的政策应该是帮助他们打仗,而不是替他们打仗。’这正是我们在越南所犯的错误。正像南越副总统阮高其后来所说的:‘你们夺走了我们的战争。’”

尼克松接着写道:“我在1969年上任的时候,美国对越南的战略显然需要做根本的修改。我的政府决心制定一种能结束美国对这场战争的卷入并能使南越胜利的战略。”

当时尼克松制定的“战略目标”是:

——改变从1965~1968年期间战争“美国化”的状况,集中力量实现“越南化”。

——优先开展绥靖活动,以使南越人更能扩大对农村地区的控制。

——摧毁敌人在柬埔寨和老挝境内的庇护所和供应线。

——用一种不会使南越垮台的方式,从越南撤出50万美军。

——谈判停火协议和一项和平条约。

——表明如果河内违反和平协议,我们愿意并决心支持我们的盟国;向南越保证,它将继续得到我们的军事援助,就像河内从它的盟国苏联以及从中国得到的军事援助那样。

1969年7月25日,也就是在尼克松入主白宫半年之后,他以总统的身份第一次访问越南的途中,在关岛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在会上阐明了后来被称之为“尼克松主义”的新主张。所谓“尼克松主义”就是尼克松出任总统后,面临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美国内外交困的严重危机,对美国全球战略作的一次重大的调整。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发表关岛声明,提出美国收缩战线、越南战争越南化、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

之后,一系列旨在以“当地人打当地人”为目的,配以许多绥靖措施的越战越南化计划在驻越大使埃尔斯沃思·邦克和新任驻越军援司令部司令克雷顿·艾布拉姆斯的炮制下出台。美国赋予南越总统阮文绍分配美国财政援助的权威,并大大增加了财政援助的数量。同时,在美军军事顾问的直接指导下,大大扩充了南越的军事武装力量。南越正规军和辅助部队在短时间内增加了10万,以美国金钱和武器支撑起来的“人民自卫部队”则达到100多万。美国人还以自己最新式的武器和军事顾问为南越训练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部队,以执行一些特殊的作战任务。这支如充气般涨大的南越部队使美军得以从越南战场脱身。

美国在向南越政府提供大量新式武器、舰艇、飞机、直升机的同时,还扩大了加速安抚运动和乡村发展计划,甚至在1970年5月促使南越政府进行土改,以加强南越政府的统治基础。

越南化计划是一种以“美元和土地改革来赎买美国人生命”的做法,一度曾取得了成功。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在一份备忘录中写道:“南越人承担了作战行动的较多角色……美国人的伤亡减少了。根据越南化计划,我们扭转了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趋向。”但由于南越政府和军队的委顿,并未取得多大实际效果。为了在巴黎和谈中增加砝码,尼克松决定采取其两头政策中的另一头,给北越施以武力。

1970年2月,尼克松发表对外政策报告,把新亚洲政策推广于全世界,并提出对外政策三项原则——“实力地位”、“谈判时代”、“伙伴关系”,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即在实力地位的基础上同苏联谈判,在对盟国的政策上从发号施令转到更多的强调伙伴关系。同时,对军事战略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将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推行的灵活反应战略和逐步升级战略,改为现实威慑战略,放弃“两个半战争”的理论而改为“一个半战争”,在保持充足的核力量和相对的核优势的前提下提高常规力量,减少亚洲驻军,加强欧洲兵力。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讲话,提出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即美国、西欧、日本、苏联和中国,宣布“变化不定的多边外交活动新时代”的开始,企图在美国国力不足的情况下,施展均势外交,加强自身地位。尼克松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结束了对越战争,打开了同中国的关系,对苏关系从“冷战时期”进入“缓和时期”。尼克松主义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由进攻型转入防守型,其实质是:以苏联为主要对手,视中国为“潜在威胁”,争取改善对华关系,谋求从印度支那脱身,以便稳定国内,集中力量保障战略重点,加紧与苏联在欧洲和中东的争夺。

尼克松所说的“越南化”的重要方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使南越军队成为一支强大的独立战斗力量,它要能够顶住**人——既顶住游击队,又顶住当时正在进行常规战的北方主力部队。”他说:“在大力强调越南化和绥靖以后,首要的军事任务就是袭击敌人在老挝和柬埔寨境内的庇护所和供应线。”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1969年3月,北越对我们在南越的军队发动新的大规模的进攻。为了对此作出反应,我下令轰炸柬埔寨境内的敌人占领的基地区。当时没有公开宣布这种轰炸,因为我们担心,如果公开宣布,西哈努克就不得不反对轰炸。”

“4月初,越南**部队开始发动攻势,稳步扩大基地区。直到4月底,他们势将把整个柬埔寨东部地区变为他们能随心所欲出击金边和南越的一个广大基地区。”尼克松说,“在整个4月份,我们表现了克制态度,而越南**部队却在柬埔寨到处横行。我们给柬埔寨的全部军事援助(意指给“自由高棉”山玉成的叛军)就是暗中提供的3000支步枪。越南**没有表现同样的克制态度,他们明确表示,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控制柬埔寨。最后,在4月30日,我宣布,我们决定对**的攻势进行反击,袭击同越南接壤的、由北越人占领的柬埔寨境内的基地区。”

这一次,不仅美国空军对“鹦鹉嘴”地区狂轰滥炸,而且美国陆军侵入柬埔寨境内21英里,屠杀了大批柬埔寨和平居民。尼克松说,“美国陆军和越南共和国陆军采取联合行动,缴获了北越的大批装备——1500万发弹药(1整年的补给)、1400万磅大米(4个月的给养)、23,000件武器(足够装备北越军队74个满员的营),还有许多其他物资。”

尼克松对这次进攻所取得的战果非常满意。他说:“由于这次行动以及第二年南越部队在老挝发动的‘蓝山行动’,河内未能积存足够的补给品对南越发动全面进攻,直到两年以后即1971年才发动。这就赢得了完成‘越南化’任务的宝贵时间。”

1970年3月,柬埔寨亲美的朗诺集团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的中立主义政府。在这种空虚状态中,美军和南越部队一脚插进了柬埔寨这口泥潭。美军先以强大的空中力量支援南越军进攻鹦鹉嘴地区,之后自身也对鱼钩地区展开了攻势。

先后10多万美军和南越军的进攻在军事上确实使北越的给养基地和补给线遭到严重破坏,但却在政治上给自己招来了致命的后果。不堪一击的朗诺集团又成了美国在东南亚的一个包袱,而且,大学校园和城市街头的反战运动又轰然爆发。国会山的议员先生们在一阵吵吵嚷嚷之后通过了禁止对柬埔寨提供军事援助的决议。尼克松不得不在6月底从柬埔寨撤出美军——冒险的结果是自己又落入了一个泥坑。

越南人民军很快调整战略,在南越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攻势。到1972年10月,北越已经基本控制了全国近4/5的土地和3/4的人口,南越军失去美军的支持,被打得溃不成军。

美国的“越南战争越南化”政策彻底破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毛泽东的危机处理艺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毛泽东的危机处理艺术
上一章下一章

四、越南化与体面的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