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南北联姻 精心布局圆旧梦(6)
同仁堂科技分拆上市之初,按照同仁堂集团的布局,同仁堂A的产品主要面对国内市场;同仁堂科技的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同仁堂科技品种储备里二次开发以后的产品拆给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销售,而生产则由同仁堂科技负责。不过,虽然定位国际市场,同仁堂科技的产品主要还是销往内地,外销能力差强人意。2003年前三个季度,同仁堂科技的药品在中国区域内销售了亿港元,在海外仅仅销售了2900万港元。业内人士透露,李嘉诚对同仁堂的浓厚兴趣以及合资计划,是他与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联手投资50亿美元打造香港“中药港”这一庞大工程中的一部分。在成功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之后,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重点推动高科技和高增值产业的发展,以带领香港走出经济困局。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中药港”)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据业内人士估计,当今全球每年中草药产品及健康食品的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且正以年均高达两位数的速度迅猛增长。为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香港特区政府已制定出一项庞大的10年发展计划。1999年7月,香港特区政府制定的《中医药条例》获得香港立法会通过。从此,香港所有中医师必须注册,而批发及零售中药材也需领有牌照。随后,香港政府根据《中医药条例》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制定附属条例,使中医注册工作可以顺利展开。2001年5月,香港中药研究院成立。研究院计划分阶段支持中药的标准化和认证、产品研发、安全评估和药品成效临床科学研究,确保产品品质和成效,提高中药在国际上的认可性。虽然与内地和台湾相比,香港在中医药方面的基础薄弱,起步也比较晚。而且,李嘉诚打造“中药港”,在制造业方面香港并无现有资源可用,急需在内地寻找可合作的中药企业,使之与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和国际金融中心,以及丰富的国际市场销售经验的优势相结合。内地的中医药发展虽然十分成熟,却主要局限于国内市场,没有走向海外,发扬光大。而香港背靠内地,可以借助内地丰富的人才、科研、经验、原材料、产品等资源,成为引领内地中医药走向世界舞台的跳板。此前,新世界发展也在国内进行了多项与中药有关的巨额投资。李嘉诚与同仁堂的合作,正是这种发展思路的典范之作,被看重“国际中医药中心”的人士寄予了很高期望。作为有300年历史的同仁堂集团,如今拥有总资产亿元,每年生产中成药1万多吨。到目前为止,同仁堂已取得生产批准文号的中成药品种近千个,常年生产的品种四百多个,并能生产24个剂型产品。同时经营各种中药材、中药饮片三千余种,还拥有药用动物养殖厂,每年向生产企业提供纯种乌鸡和优质鹿茸。在同仁堂的产品中,安宫牛黄龙、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大活络丹、国公酒占据着同类市场的大半个江山,每年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高达上亿元。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李嘉诚与同仁堂的合资,相信没有“国际中医药中心”这个背景,单是“同仁堂”这个金字招牌,以及净资产溢价倍的价格,已经对李嘉诚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有人说,不知《大宅门》里将百草厅老匾带进棺材的白景琦,知道了此情此景后将会作何感想。无论如何,双方都是重量级的人马,这是一次“门当户对”的婚姻。新公司成立后,将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实体项目,从药品制造、药材生产直到在国内外开设零售药店,只要项目有良好前景,投资公司都将给予积极的支持。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医药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比世界药品市场年均增长高出12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年均增长的水平,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据参加第四届亚太地区医药产业圆桌会议的亚太地区医药企业负责人和医药专家们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医药市场年收入达140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之后的世界第5大医药市场。有分析说,中国正步入老年社会,有望寿命升至70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购买力也将越来越大;这些因素将使中国医药市场年收入保持较高增长度。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7大医药市场,2000年的药品收入为68亿美元。近20年来,世界处方药收入以约10%的年均速度增长,2000年达到3300亿美元。亚洲医药市场的增速在此之上,而中国在其中更占有突出的位置。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对外资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但是,由于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因此,这一直是阻碍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道难题。多年以来,国内的中药出口基本以中药材为主,中成药仅占我国出口额的20%~30%。而日本、韩国则凭借发达的中药产业及其技术开发优势,通过对由中国进口的中药材原料进行深加工后,垄断了90%的国际植物药材市场份额。